浅析智能输液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2-09-20 11:21:00

浅析智能输液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智能输液系统是针对医疗输液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研发出来的。智能输液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医院的输液问题,即可保证病人的安全又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本文就智能输液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输液系统;发展;应用

静脉输液在治疗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护士在给病人输液过程要掌握病人的病情和病人适宜的输液速率等。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难以避免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伤害。所以研究智能输液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智能输液系统的内涵

智能输液就是采用科技化智能化的手段进行静脉输液。智能输液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三点:

(1)精确控制输液速率。

(2)报警非正常输液和输液结束。

(3)实现输液情况的实时通信。

先进输液方式有滴速监控仪、输液泵、注射泵以及机械泵。滴速控制仪控制重力输液方式的液体滴速实现,该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但是精准度不是很高,是使用于一般的滴液[1]。输液泵和注射泵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但是需要完善输液管和输液器材,成本比较高,一般用于如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精确输液滴率的治疗中。机械泵主要是通过机械的力量将药的液体注入体内,且体积小,安全性,一般用于量小且低速的输液中。

2.智能输液系统发展的趋势

2.1 网络化趋势

现今对智能输液系统的应用,主要是集中对输液泵的单独使用。输液过程病人的生理特征有发生改变的可能,如果输液方式没有根据病人的生理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会导致病人产生不适甚至副作用。所以合理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管理设备,将患者生理变化数据通过信息管理设备输送给输液泵[2],调整输液速度和药液的浓度势在必行。这需要通过建设智能输液系统的监控网络来实现。

2.2 设备微型化趋势

现今的智能输液系统存在输液设备体积大,不宜携带的缺点,只能将患者固定在特点的地点进行输液。有些公司已经推出了无输液管的输液泵,这种输液泵是一种贴附式泵,将输液系统粘贴在患者皮肤表面[3],针头直接插入血管,采用远程监控的方式进行监控。该种输液方式是一种新型的输液泵,具有给患者舒适感,不限制使用范围的特点。

2.3 设备专业化的趋势

输液设备要适应医院不同科室的需求。例如放射科的输液系统就必须具有抗辐射的能力,急救场合的输液设备应该具有小巧方便携带的特点。所以具有专业的特点和功能是智能输液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

3.智能输液系统的应用

以下将以两种输液方式作为智能输液系统的代表,进行智能输液系统应用的研究。

3.1 胰岛素输液泵

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而I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是通过皮下注射来实现,该种注射方法难以保证血糖处于正常。而胰岛素输液泵可以持续进行注射,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便携式胰岛素泵具有体积小、依靠电池驱动、质量轻、输液管长度小、具有防水作用、携带方便的特点。该种输液方式可以全天候不间断的注射,且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4]。

现今便携式胰岛素泵是一种闭环控制的系统,可以实现系统设定的血糖值与传感器测得的血糖值的比较,将比较结果反馈给控制器,并依照一定的胰岛素计算方法计算出相应的调整胰岛素注射量,从而确保患者体内血糖值一直处于正常水平[5]。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患者可以将日常食物输入手机,智能手机应用相关程序计算出患者的胰岛素摄入量,并将数据传给医务人员,实现医生对患者治疗情况实时的监控[6]。

3.2 自控镇痛输液泵

当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镇痛治疗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间接性肌肉注射镇痛药物来实现[7],这种镇痛办法的缺点就是用药不足无法减轻患者的痛苦导致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加大,用药过多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患者自控镇痛泵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研发的。该种智能输液系统具有精确度高的特点。该种系统的操作方法是患者的进行麻醉注射仍不能减轻痛苦时,患者按下开关向体内注入镇痛药,且系统已经设定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按压开关执行用药是无效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患者用药过多出现安全隐患。这种输液方式具有止痛效果好,患者自控、减少药物依赖、辅作用少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烧伤的外壳手术以及癌症晚期等镇痛治疗中[8]。

4.结语

智能输液系统已经从单泵控制向系统控制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输液系统将会向着更加系统化、全面化、输液设备专业化和微型化发展。在我国关于智能输液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加强研究力度,促进我国的智能输液系统向远程控制、无线通讯、人性化方向发展,促进智能输液系统实现的高效、实时、可靠的作用,使之更好的应用于医疗领域。

参考文献

[1]于向英,王永珍,孙孝红.新型弹簧输液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1(8):609.

[2]李长胜,柴石婷,马迎建等.光纤型输液器液位自动报警装置[J].激光杂志,2010,27(5):91-92.

[3]张爱华,张克平,朱亮.电容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医疗输液液位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4,2(8):9-11.

[4]李云胜.基于VC的液体点滴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2003,23(S2):457-458.

[5]刘贺,余成波,杨数强.自动输液监护系统设计[J].中国测试,2010,35(4):80-82.

[6]钟震宇,钟俊,钟泽宇.基于ZigBee的医疗输液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J].测试技术学报,2011,21(5):455-459.

[7]Mizuno Ju,Morita Shigeho,Hanaue Nobuaki.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IV-PCA)for relief of postoperative pain[J].The Japa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2011,60(8):908-912.

[8]Joseph V.Pergolizzi Jr.,Robert Taylor Jr.,Edmundo Muniz.The role of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pain[J].European Journal of Pain Supplements,2011,5(2):457-463.

上一篇:某地农网通信系统完善工程施工方案一例 下一篇:智能电能表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