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音乐广播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0 11:08:33

近年来中国音乐广播研究综述

从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大力实施“广播发展年”计划至今,中国广播专业频率迅速成长,其中以广播音乐频率的强势发展为代表。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从广播音乐节目自身的特点来看,随着“全国卫星音乐协作网”的成立,广播音乐节目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平均制作成本降低,而性价比在广播节目里是最高的;另外,近年来拥有汽车的人数不断增加,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不必付出过多脑力并可缓解压力的伴随性媒介,而音乐广播以其音乐与广播的独到结合及从内容到理念的不断革新已然成为现代受众生活中越来越融洽的伴随。因此,大环境的改变为音乐广播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而当下学术界对音乐广播的研究与探讨也渐成规模。乘此东风,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发表在核心期刊、报纸上的60余篇相关学术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汇集精华,以期总结音乐广播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播音乐也要以“内容为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媒介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节目是媒介竞争的核心领域,也是媒介发展的基础资源,内容可以说是音乐广播的重头戏,没有好的内容,只是一味地追求形式,就会使音乐广播黯然失色,有时即便形式不够新,但是内容好也会受到受众的喜爱;可见,内容对于媒体至关重要。

北京音乐广播是国内发展比较早、办得比较成功的音乐广播电台之一。北京音乐广播的成功经验就是能够有自己准确的节目理念、好的节目定位和好的节目内容分类。邵军在《北京音乐广播节目理念的发展变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1期)中,总结北京音乐广播的经验,把北京台音乐广播节目分为四类:严肃音乐节目、通俗音乐节目、环球音乐节目、综合音乐节目(各种分类方式叫法不一但同质)。北京音乐广播对其实行“四化”原则,即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艺术化、环球音乐旋律化、综合节目音乐化。对广播内容的分类没有政策倾斜,使其在市场环境下参与公平竞争。

但以市场为基础的竞争环境本身即对竞争主体存在着偏向性。时下流行音乐所占比重比较大,而传统音乐和严肃音乐却相对比较少,这主要是受到市场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结果。袁h在《武汉地区广播音乐节目调查――中国传统音乐节目在现代传媒中的生存空间》(《音乐研究》季刊2003年第4期)中提出,流行音乐所占比重甚大,中国传统音乐和外国严肃音乐所占比重较少,说明各类音乐节目的时间比例并不是十分均匀的,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造成这种失衡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音乐广播与市场挂钩的结果。广播电台的发展受经济利益制约,音乐广播节目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其播送内容主要是流行音乐。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究竟以“引导听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主,还是以“适应听众”考虑自己的经济收入为主。此外,也有音像制品受市场制约选择传播体裁的因素,以及主持人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其主持的传统音乐节目对听众的吸引力不强等原因。

要坚持科学的、艺术的引导,而不是适应与迎合,这应当是坚持“内容为王”的根本。要坚持正确的音乐导向,营造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系统;要认真研究传统音乐节目编辑制作的流程,努力提高节目质量。针对传统音乐节目的定位和受众群体,收集资料、信息来充实节目内容,在编辑过程中使节目雅俗共赏、既能吸引听众,又能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当然,提高主持人的文化修养,音乐编辑应有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也是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不可缺少的途径。

面对流行音乐的挑战,如何传播和推介传统音乐以及严肃音乐,对受众加强引导是吸引听众的关键。吴木青在《民族音乐是广播音乐节目之魂》(《声屏世界》2005第5期)中,举鹰潭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音乐之声”精心策划的民族音乐节目《声音的旅行》为例,探讨应如何制作介绍优秀中国民族音乐节目和知识的专题性节目。该节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以及器乐、音乐家、曲目等等,并引导听众积极参与,对推动民族音乐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节目主持人也获得了老中青听众的喜爱和欢迎。从吴木青关于民族音乐节目的举例,可以得出的观点是民乐节目的策划应首先考虑如何尽快吸引并且引导听众去欣赏民乐,只有这样,传统音乐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而对于流行音乐,时下各地音乐广播频率几乎普遍存在着通俗音乐庸俗化的情况,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卓乐在《试谈广播流行音乐节目的“回归”》(《声屏世界》2004年第5期)中提出,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媒体较少挖掘并且推广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平庸了一些原本深刻的(流行音乐)作品。不培养不提高大众流行音乐审美的品位,仅仅从音乐节目中开发音乐的娱乐属性,仍是当前大部分广播流行音乐节目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当今广播中无论传统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需要编辑和主持人精心编辑推介,使其雅俗共赏;更应当从流行中寻找严肃元素,从古典中寻找通俗元素,避免那种个人原因影响到听众所带来的“门户之见”。

针对这种状况,有责任心的人们都呼吁改变,我国著名音乐广播专家莅昆在昆明“音乐广播改革创新研讨会”上(见《坚持改革创新 振兴音乐广播》(《云南日报》2005年8月5日)提出广播音乐节目面对多元化的传媒竞争格局,要想有新的作为,应坚持“内容为王”的观点,要用最好的形式和最精彩的内容锁定听众。

笔者认为,这应当是一种明智的主张。要发展音乐广播,就要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提高音乐广播主持人的自身素质,树立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音乐,扶持和引导流行音乐的信念,不断探索新的编辑播出方法和手段,更要在开掘音乐广播的内容上狠下功夫,坚持正确的音乐导向,增强传统音乐的吸引力,使音乐广播节目做到雅俗共赏,针对现代人参与意识强的实际,努力让广大听众参与到节目当中,让参与的人和广大听众都能在参与、欣赏、娱乐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鉴别水准。

音乐广播的传播模式正发生改变

音乐广播在相当多的时候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严肃对待,因为它关系到音乐广播的健康发展甚至生存问题。我们应当寻找新的突破口。

现阶段在中国广播市场中广播广告市场所占份额较小,电台缺少资金,地区性精品栏目缺乏,也无法拥有跨地区的品牌栏目;而由于各个电台各自为政的独立状态,造成了部分电台资源浪费,多数电台节目资源极度匮乏的现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广播音乐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探索新的传播模式,“整合资源”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科技的进步,卫星网的建立在资源整合方面带来了许多优势。“我们的目标是以网为基础,形成经济实体,实现产业化经营,创建全国广播媒体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新模式。通过我们的努力,强强联合,占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建立影响力巨大的广播联合体,改变广播弱势地位。”全国卫星音乐广播协作网沈阳宣言中的声明展示了音乐广播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国卫星音乐广播协作网”的实践,对节目资源跨区域的整合与传播具有极大的优势。陆群在《音乐广播的整合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4期)中指出了“全国卫星音乐广播协作网”的四点优势,其一,可以实现各地电台的资源互补,迅速提升每个频率在当地媒体市场中的竞争力;其二,它可以集合各个电台的智慧,群策群力,探索新的节目形式,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联合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强势品牌节目;其三,推广现代广播理念,规范广播运作,改变广播广告在广告主心目中随意、不规范的形象;其四,拓展频率资源,开发节目附加值。这四点优势使音乐广播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加速了不同区域资源的整合,也扩大了音乐广播的传播。

音乐广播的整合与发展,还要运用多样化的行销手段。它是新近在广电传媒中出现的一种软广告形式,和传统的硬广告相比,事件行销侧重听(观)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其内容主要有三种:包括重大音乐事件的行销;以节目为中心的演出、活动行销;以音乐事件为契机的音乐之旅活动行销。较之硬广告,多样化的事件行销成本较低,效果更好,是很值得推广的一种软广告形式。

多样化的事件行销使其事件本身成为一种品牌,而品牌化战略正是音乐广播发展中必须树立的一种观念。西安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为此采取的两种举措:一个是“内容为王”――个性化、差异化的节目策略;一个是品牌价值链的延伸――个性化增值服务的开发。音乐广播频率不仅要打造品牌节目,更要延展品牌的含义,开发品牌的附属价值。

音乐广播的新的经营理念正在形成

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是产业就要加以经营,在经营中,理念是起决定作用的,许多从业者都把经营策略作为研究对象。人们已经把关注点从传统的模式中转移到更宽广的领域。因此,在面对全社会,开办大广播的经营理念的指引下,尽快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开拓视野,开发新的领域是音乐广播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首先,人们在各专业频率的节目策划上有所突破。卢文海在《广播专业频率节目的策划探讨》(《东南传播》2005年第4期)中认为,专业频率的节目策划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应关注整体效应;重视本土化,注重地方特色;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同时延伸媒体触角,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优势互补。音乐广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其他媒体的资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个思考无疑是正确的,音乐广播既要考虑到自己的专业特点,又要结合地方特色,才会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才会吸引受众。

其次,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广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借助网络的平台,广播开始从原来的“窄播”,向真正意义的“广播”发展,广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传播到有网络的地方,极大地扩大了广播的收听范围。在《音乐广播的下一场革命》(李世嘉、徐冰《中华新闻报》2005年2月2日)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广播与窄播并存的观点:一方面,面向空间大众的音乐广播依然在进行,而另一方面,面向任何个人的窄播同时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得到传播,而且这种传播可以延伸到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音乐广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网络音乐广播不仅使收听范围扩大了,也给音乐广播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新特点。李强在《第四媒体与音乐广播》(《视听界》2003年第6期)中提出,音乐广播节目借助因特网的直播,将使自身的时效性进一步加强;只要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发出“在线收听”功能,便可使音乐广播节目的传送得以延展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由于网络打破了一直以来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与第四媒体的合作将为音乐广播开发出新的互动手段,便于扩大受众群,提高节目质量;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为音乐节目丰富了资料的来源,以往主持人要储备大量的磁带、CD等,现在,可以利用网络找到想要的歌曲和乐曲,快捷、方便、省时。不可否认,网络为音乐广播带来新的机遇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舆论导向、网民素质等问题,这就要求主持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判断力,做好把关人。

随着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的出现,其影响力借助因特网的平台迅速扩大,一群利用音频不断义务音乐的音乐博客们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介,他们被称为博客里的“播客”。播客以其“草根”特点和自由的传播方式给传统电台带来了挑战。事实说明,传统广播必须清醒地面对“播客”带来的挑战,同时,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广播完全可以融合“播客”。在一些地区,广播电台已经同时开办了网络广播,为那些习惯于从网络上汲取信息和欣赏音乐的朋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于是,将“播客”纳入自己的网站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我国音乐广播的研究中,侧重于经营理念、传播模式、发展空间、内容以及主持人风格特色的题材较多,但是音乐广播盈利模式的继续探索有限,现阶段我国广播行业90%以上的收入仍来源于广告,这意味着广播盈利模式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盲点,如何扩展音乐广播盈利途径,这是业界应该关注的问题。缘于国情,音乐广播的商业化运作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我们不妨将视野更多倾注于如何开发广播国有资源优势上,倾尽全力办好广播音乐,为“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做出不懈的努力。

收稿日期:2007-04-09

上一篇: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路径 下一篇:我国媒介管理运行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