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小王子》中的美学培养

时间:2022-09-20 10:53:05

析《小王子》中的美学培养

【摘 要】《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带着甜蜜的伤感向世人讲述的一个哲理童话。虽然篇幅不长,但它给人的启迪和美感,让人久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他以孩童般清新的眼光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梦幻般美丽感人的世界。文章对《小王子》中所揭示的美的特性、体现的美学培养的方法以及美学培养的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作品对美学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美的特性;美学培养;美学培养的意义

引 言

《小王子》被称作“法兰西玫瑰”,在世界各地备受大人小孩的青睐。自1943年初版以来,有关它的研究也不少。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瓦曾把《小王子》中的哲理比作一座大教堂或布满星斗的天穹一样无所穷尽(安德烈・莫洛瓦,1987)。许多其他研究者对于作品中蕴含的哲理也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爱、责任、约束与自由等角度进行探索(黄婷婷,2007年)。也有一些对作者本人、创作背景进行研究(余璐,2010),以及通过象征主义、动物意象等研究其写作技巧和手法(邬震婷,2006)。但从美学的角度对《小王子》的研究较少,其中有人从作品中的童话美、音乐美等角度探索其美学价值(邬震婷,2006)。但是,对《小王子》中体现的美学培养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分析《小王子》中体现的美的特性,如“美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美学培养的方法,即“驯服”,最后分析从《小王子》中看美学培养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洞察美、培养美。

一、用心才能看见美

朱光潜曾谈到“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朱光潜,2005:8)。小王子与地球人看美的对比,鲜明的揭示出美的特性――“美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小王子生活的星球,只有他一个人、一朵玫瑰花、两座小小的火山,这样一个哪怕是一株微不足道的猴面包树就可以摧毁的星球,小王子也对它怜爱有加。小王子和“我”谈起他的星球时,语气中无不流露出自豪和怜惜之情。最后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他也要回到那个地方。从这些地方无不看出,小王子对他的星球的欣赏和怀念。作者将地球人与他对比,他们生活的地方广袤无边,但他们依然“出门坐上特快列车,却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所以,他们就跑来跑去、忙忙碌碌,不停的转圈……”,因为行色匆匆,所以地球人的视野清贫不堪。对美熟视无睹,哪怕再怎么生活在一个千姿万态的世界里也只是一个荒芜的深渊,生活也就只是在迷失中寻找,在寻找中迷失。

二“驯服”才能培养美

(一)小王子与他的玫瑰的“驯服”

《小王子》中“驯服”这一概念是由狐狸提出来的。他说“驯服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狐狸在作品中其实是智者的象征,他向小王子揭示了培养美的真谛。事实上,小王子与那朵玫瑰花之间的美感是通过“驯服”而建立起来的。小王子从发现星球上的那朵花开始,就一直在和她建立联系、培养感情。小王子由衷地赞叹她的美,为她浇水、捉虫,听她发牢骚,即便在离开那颗星球之后还恋恋不忘她,央求我一次又一次为他画一只羊,以消除猴面包树对她的威胁……这是小王子与那朵玫瑰相互“驯服”的过程,这一切付出都让玫瑰花深深地住进了小王子的心中,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建立起了联系。一旦有了这种联系,美感就在他们之间产生了。 “驯服”的过程使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亲切、有意义。

(二)小王子与狐狸、与“我”的“驯服”

小王子与狐狸之间美感的形成也是因为他们相互“驯服”。小王子每天来看他,在见面之前,狐狸就会感到幸福;金黄的麦子原本与他毫不相关的,但“驯服”了之后,狐狸就会觉得很美,因为这让他想起小王子头发的颜色。所有与他们相关的事物都会让王子和狐狸觉得美丽起来。“我”和小王子也是通过“驯服”建立起了美好的感情。在荒无人烟的沙漠,“我”给他画羊、听他讲他的故事、一起寻找水源……星星、沙漠,这些东西在他们眼中都是美的。“正是由于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才使他们如此美丽”。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就是他们之间建立的联系,即“驯服”。如果小王子与那朵玫瑰花、小王子与狐狸、小王子与“我”之间没有“驯服”,彼此间就不会产生那么多温馨而感人至深的情谊。

三、美学培养的意义

(一)“驯服”玫瑰对小王子的意义

在“驯服”之前,小王子星球上的那朵花与地球上玫瑰园里的大把鲜花毫无两样,他并不会觉得他的那朵会给他带来多少亲切与甜蜜,会怎样激荡起他心中的波澜,她对于小王子而言,就会像小王子说其他花儿一样“你很美,但是很空洞”;但“驯服”之后,小王子的声音就留在了他脑海里,所以与他毫不相关的星星在他眼里具有了美感。“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朱光潜, 2005:71)。并且这种美感的产生不因那朵玫瑰花是否在身边而有所差异,当玫瑰不在他眼前时,“驯服”而产生的效果依然能激发美感,让他觉得幸福起来。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美的事物,或者说美的载体可能会消失,但美带给人的感受却不会随之消失。

(二)驯服对狐狸及“我”的意义

《小王子》最后的结局有种让人心碎的凄美。在蛇的“帮助”下,他向着那个属于他的星球离去,留下“我”对他深深的怀念。小王子“驯服”了狐狸,但最终还是离他而去;“我”和小王子情深义厚,也未能留住他。作品中说到“一个人听任自己被驯服,就可能流泪”。也就是说建立了联系之后,可能会因对方的离开或消失而产生悲伤。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用心去“驯服”呢?这种美学培养的意义到底在何处?

当狐狸离开小王子之后,麦田依然对狐狸有意义,因为它会一直把麦子的金黄和小王子联系在一起,麦子对它来说有种永恒的美感,“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而是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和推展生命的活力”(朱光潜:2005:204-210)。可见,小王子虽然不能永远陪在我们身边,但他带给我们的美感是永恒。

结语

《小王子》以天真而又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精致而深刻的童话。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发现美、培养美”的精神,因此,短短的一部作品,读来却让人觉得是一场美的旅程。通过小王子、狐狸发现美与地球人看不见美对比,揭示了“美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的特性。并且作品还体现了获得美感的方法,即通过“驯服”来实现美学培养。美学培养的意义,在小王子、狐狸及我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体现,这一培养过程带来了的美感永远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洪友,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2]安德烈・莫洛瓦.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利[M].袁树,译.漓江出版社,1987:83.

[3]安德烈・莫洛瓦.从普鲁斯特到萨特[M].袁树,译.漓江出版社,1987.

[4]黄婷婷.责任的约束与爱的驯养――论《小王子》中动物的意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5).

[5]余璐.简析《小王子》的创作背景[J].中国西部科技,2010(09).

[6]邬震婷.童话《小王子》中的象征与哲理[M].桂林:广西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6,27(7).

[7]邬震婷.哲理童话《小王子》的美学价值初探[J].新世纪论丛,2006(2):99-104.

[8]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71,204,210.

上一篇:职高班主任工作浅析 下一篇:对桥梁混凝土耐久性原因的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