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见李春蒸

时间:2022-09-20 09:59:50

她平日和一般的村民一样喂猪、做饭、带孩子,但她的存在却悄悄改变着苗寨村民们的生活。她自己也被央视评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我结识贵州省从江县大塘村的乡村医生李春燕,是在上海宏康医院。2006年春节,她被央视评上“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尔后,她应邀来沪介绍自己扎根苗寨行医的经历。

在报告会上,李春燕穿一身自家纺制的紫色亮布制成的苗族衣裙,头上盘一个苗族高髻。她用平静的语调介绍自己的生活和行医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个听众。她和一般的村民一样喂猪、做饭、带孩子,但她的存在却悄悄地改变着雍里乡大塘村苗寨村民们的生活。她和村民们一样买不起油盐酱醋,但她却收留身无分文的患者,给无钱就医的五保户免费治疗;她看护没钱住院的孩子像“自家仔”,而自己的孩子却吃“百家饭”;为维持她那间小小的卫生室,她卖掉了自家的牛和出嫁时的金饰,用光了丈夫打工的血汗钱;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医药费,只得记帐赊欠。李春燕从医三年,为许多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丈夫带来了5000元的债务。她说:“爱人打工挣了几百元,我拿钱进药,我的小小的卫生室就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在送一个刚出生、体内含有羊水的婴儿的途中,在其它办法无效的情况下,她毫不犹豫地对婴儿实施了嘴对嘴的人工呼吸。她当然懂得,此举对她个人带来的危险,但她全然不顾了,直到平安地把孩子送到医院后,李春燕却瘫倒在地、呕吐不止。

2006年4月,李春燕第一次访问上海,获得了三件礼物:上海宏康医院聘任李春燕为医院的“名誉职工”,每月发给她1000元工资,宏康医院将派出医疗队为当地的百姓看病。这对李春燕来说,真是莫大的鼓舞。

第二次见到李春燕,是在被誉为“轮椅上的天使”的陈海新的家里。此时,李春燕已被评为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她因公出差来沪,听到陈海新的动人事迹,提出要探望陈海新的父母亲。当李春燕看到这对老人,她含着热泪拥抱了他们。她对陈海新的父母亲说:“你们失去了一个好女儿,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女儿,以后我每次到上海,都会来看望你们。”她的这番真切而动情的话语,令听者无不动容。

第三次见到李春燕,是时隔半年后在她的家乡。前些日子,李春燕给我来电,说医院出资的两处卫生室已建成,问我有没有空来看看。5万元建一间卫生室,究竟有多大的面积?李春燕的近况如何?我也很想知道,于是促成了这次贵州之行。从上海到贵州的大塘乡要花一天半的时间。先乘飞机到贵阳,第二天换乘汽车,适遇大雾,能见度只有十米,穿越一座雷公山,花了一个多小时。4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足足开了8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走进龙江村和美德村,只见新建的两座卫生室矗立在村里的中心位置。它们各有154平方米,两层8间房,计有2间诊疗室、1间留观室、1间药房和4间能放3张输液床铺的病房。这样低廉的造价,和上海高昂的房价相比,令人不胜感慨。李春燕对上海宏康医院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这两所卫生室的建成,可是我们十里八乡没有人不知道的好消息,真是雪中送炭啊!现在原材料和人工涨价了,否则,5万元还可以建一所面积更大的卫生室。”据悉,这两所卫生室能解决周围6个村的5000多名村民的看病难问题。”宏康医院又为两个卫生室提供了一批医疗设备和药品。李春燕告诉我,这大半年来,她尽量减少参加不必要的社会活动,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当地百姓看病。她说:“我的根在苗寨,我的生命只有扎根在苗寨,才能体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这次见到李春燕,她的精神面貌更好。她还告诉我,今年可以说是“三喜临门”――三个月前被选为省党代会代表,两个星期前又被新选为省人大代表。她的卫生室最近增加了4位新成员:她的黎平卫校的同班同学王丽珍和来自贵阳中医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3名志愿者,也来到大塘乡卫生室工作。她的家庭经济生活有了改善:从江县安排她的丈夫在县信用社做警卫兼司机,有了固定的收入;今年柑桔收成不错,卖了1万元;李春燕还养了30多只鸡,有600多元的收入,可以贴补卫生室为乡亲们看病的开支(因为李春燕每月的津贴仅100元)。但是,李春燕有喜也有忧――荣誉多了,压力大了,怕做不好工作;卫生室人员增加了,水电开支也增大了;有了B超等医疗设备,但只有一位志愿者会用,迫切需要的是提高运用先进医疗设备的能力。上海宏康医院院长廖传平得悉后,即和从江县卫生局局长敖家辉商定:明年春节过后,欢迎李春燕带一批乡村医生来医院作为期一至三个月的进修。

我期待着在上海第四次见到李春燕。

上一篇:建筑大师贝聿铭谈自己 下一篇:《灾后重建应尽快展开》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