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方法 领悟文本表达特色

时间:2022-09-20 09:44:24

习得方法 领悟文本表达特色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叶老在这里告诉我们“内容寄托在形式里头,形式怎么样,也就是内容怎么样”。因此学习一篇文章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

一、从文章的精妙处入手,引导学生领悟独特的表达特色

(一)从题目入手,领悟独特的表达特色

上课初始,我先结合课题引发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有的说:“看到题目让人感觉这是描写作者童年的骆驼队。”有的说:“在冬天的阳光下,感觉暖暖的,让作者想起了童年。”有的说:“这个题目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以前没见过这样写的。”我想:无论学生怎样说,这都是自己的一些看法与理解。教师完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学习中让学生对课题影射的含义有所疑,有所感。那么经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逐渐明白了作者使用这三个词语的用意。从中真正揣摩、领悟到了这三个词语不仅描写了作者童年中印象最深的事物,表现了文章要写的事情的内容,更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情一种意境与心境。

(二)抓住重点段落,领悟独特的表达特色

语文课标指出:教学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崔峦老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的讲话中曾说:课文题材、体裁不同,所处年段不同,特别是自身特点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抓住每篇课文的独特之处、有用之处有选择的使用教材。当然这种选择与使用,除了要符合课标的要求,编者的意图外,更要参考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着重处理了课文第4、5、8、15、16这几个自然段。

(三)从文章的体裁入手,领悟独特的表达特色

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人写相同事物的文章,但由于作者所表达的方法、所选的材料不同,自然文章所表达的感想感情也各异。教学中我们就应特别引导学生去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体会作者选材的别具一格和表情达意的多样。如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第四单元是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在同一单元共安排了四篇写动物的文章,其中有丰子恺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两篇文章同是在写“鹅”这一动物,但由于作者所选的材料不同,表现出的两只“鹅”的特征也就不一样了。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对比阅读,在对比中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从中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懂得要想抒发自己的某情感就要用相应的材料去表达。正如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内化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运用多种方法,辅助学生领悟文章独特的表达特色

(一)换词法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我们一向认为“字词是阅读的基础”。这一说法当然没有错误,但是字词的作用仅仅是“阅读的基础”吗?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论著中强调指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其实,每一个汉字都有浸润着丰富的表象,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教学中不应是理性、枯燥地去分析词条的意思,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味词语的细微差别,推敲用词的精妙,感知词语的鲜明形象,这样才能达到像维果斯基所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二)比较法。阅读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语言。我们期望这样一种教学境界:当学生在看到一段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一个视像的时候,他头脑当中能显现出相应的文字。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与“春去冬来,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比较,学生感觉到原句中语言的真诚与质朴;感觉到原句中包含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深深的怀念,恋恋的不舍,淡淡的忧伤;感悟到作者真的想在这书中,在这纸上留住岁月,留住儿时的美好,可是这些在实际的生活中却不能了。

(三)读中感悟法。朗读是要把无声的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并且要进行语言技巧的处理和语音的多种变化,因而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把作品中的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趣味以及文章语言的节奏、韵律、行文的语调气势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把文章中的人物再现出来,甚至可以把书面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出来。朗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朗读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对一篇文章有较准确的理解,才有可能朗读好。反过来说,按要求、高质量,反复朗读又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读能够细致体察作品的语言特点,掌握文章的间架结构。领悟作品的写作方法,感知不同文体的风格特色,这样就可以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

(责任编校:蓉莞)

上一篇: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构建高中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