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时间:2022-09-20 09:16:41

民用建筑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摘要:民用建筑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楼板裂缝,对于裂缝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综合考虑,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楼板开裂的现象继续出现。本文主要谈谈民用建筑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关键词:民用建筑;楼板裂缝;成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混凝土硬化时受环境温度、湿度以及混凝土本身的凝结硬化体积收缩的特性,很难通过详细的分析计算进行处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从设计和施工中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考虑,弄清裂缝出现的原因,严格遵守设计和施工相应规范,再加以正确的处理措施,裂缝是能得到控制和预防的。

一、民用建筑楼板裂缝的种类

楼板裂缝的种类是多样性的,我们先了解裂缝的种类与形式,以此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结构型裂缝

由于设计、施工、非正常使用等原因而造成结构裂缝,如结构配筋,楼板厚度,施工过程中主筋位置放置错误,使用荷载不合理等原因,此裂缝一般多出现在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角部,裂缝呈45°角蔓延。

(二)温度裂缝

多为贯通裂缝,纵横交错,裂缝宽度沿结构受力方向蔓延,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冬宽夏细,一般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出现此裂缝。

(三)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由于材料特性和施工养护不足而产生干缩现象,多发生在混凝土构件面层上,裂缝浅而细,形式多为不规则。

(四)构造裂缝

因建筑物体型布置突变,薄弱部位处理不妥造成,一般为贯通型裂缝,多在造型不规则的楼板中产生此裂缝。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设计方面原因

(1)在楼房的设计中,设备专业特别是电气专业,大多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而且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 7―8 根,并且这些管线的直径多为 2cm,由此就会使该处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

(2)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证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3)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

(二)施工方面原因

1、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振捣不密实、不均匀,使粗细骨料分离,,漏振、过振,出现混凝土离析的现象,导致楼板混凝土质量得不到保证,易形成薄弱环节,诱发现浇板开裂。

2、现浇板混凝土初凝前不及时抹压、操作不到位,后期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裂缝。

3、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养护时间不足,混凝土受周围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的影响使混凝土自由水分很快蒸发,其干缩速度加快,易引起早期表面裂缝。

4、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穹矩造成横向裂缝。

5、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起口缝;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三、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一)在设计阶段预防楼板裂缝

在楼板施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楼板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制定与管理。要严格按照楼板施工方案,将钢筋混凝土的厚度、质地、性能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楼板施工的要求。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结合以往工程设计的经验以及楼板施工经验,同各个相关部门有效的结合,共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楼板裂缝防止措施。设计人员在楼板设计阶段,要对楼板有可能出现的裂缝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楼板施工之前,制定完善可行的预防方案。在选择配筋时,要在最大可能上选择小直径、且不易形变钢筋。

(二)在施工方面防治楼板裂缝措施

1、现浇板防裂

(1)采用有效措施保证楼板的厚度和钢筋的保护。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看护钢筋,仔细检查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变形、错位的钢筋及时采取措施。

(2)现浇板浇筑时 ,必须保证混凝土捣均匀、密实,避免漏振和过振。在混凝土终凝前,应用铁抹子摸压一遍,以减少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3)严格按规范要求采用相应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养护龄期和质量,覆盖草席并定时浇水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避免裂缝产生的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4)穿线管宜布设在板的中轴线上 ,如遇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线管不宜立体交叉穿越,造成叠加,线管一般应沿楼板的短向铺设;同时应在沿预埋线管上另行铺设不少于400mm宽的钢丝网片作为加强措施。

(5)少留施工缝 ,当必须留缝时应增设钢筋网片。

(6)应安排合理的拆模时间及顺序 ,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和工程设计要求。严禁在混凝土构件(尤其是悬挑构件)尚未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就拆除模板,以防裂缝产生。拆模的顺序一般应执行相应规范要求。

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板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方向时,就容易发生楼板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给予加强,根据经验,当两根管并行时,水平间距不宜小于 50mm,增设抗裂短钢筋采用 G8,G10,间距+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6300mm,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线,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采用放射形分布,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严禁三层及以上线管交错叠放。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浇顺利和振捣密实。

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板裂缝防治

(1)科学安排楼面施工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左右,可做些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允许暗柱钢筋的焊接工作,不允许大材料的吊装避免冲击振动,产生负载。砼终凝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暗柱和剪力墙柱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少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装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2)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浇筑完成后的必要养护时间必须获得保证(一般不宜+24 小时),主体结构阶段的楼面施工速度宜控制7天一层。

(3)在模板安装时吊装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集中荷载。

(4)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位置应避开楼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楼板造成的冲击。

(三)加强楼板的养护工作

在楼板施工完成后,要加强混凝土日常养护工作,严格按照养护工作的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的实施。在浇筑混凝土一天后要对混凝土本身进行有效的保湿、覆盖等工作;在浇筑混凝土时,通常需要七天或者是超过七天的时间;另外,有的混凝土具备着抗渗水性能,这时就需要14天以上的保湿、覆盖工作。混凝土浇水的次数要根据混凝土内外表的湿润程度确定。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参建单位都十分重视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特别关注楼板裂缝导致的渗漏问题,分别从设计、施工方面来进行综合防治,以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国,胡冬梅.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与防治[J].才智,2011,13:31.

[2]黄承英.民用建筑楼面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1,07:120.

上一篇:南安乡村委办公大楼防雷工程设计 下一篇:浅析黄河金三角一个半小时经济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