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瓶颈制约 加快陇南发展

时间:2022-09-20 07:29:03

打破瓶颈制约 加快陇南发展

地处我国西北的甘肃省陇南市,正掀起一场声势空前的全民性公路交通大建设。记者专程来到陇南市,采访了陇南市市长郭玉虎同志,在郭市长的讲述中,一幅全民动员,全民参战,自力更生,战天斗地,誓将天堑变通途的交通建设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东邻陕西,南接四川,地处西秦岭与岷山余脉交汇地带,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富集,气候特征的多样性,地形地貌的复杂性,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后发优势十分明显。辩证地看,正是这种地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相应地构成了交通建设的艰苦性、长期性。凡是来陇南的人,无不为陇南的资源感到惊讶羡慕,又无不为陇南的交通感到惋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流传千古的诗句,就是对陇南境内交通状况最真实的写照。

在交通建设上,陇南既面临着国家大投入、大建设的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广大人民群众改变交通落后现实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党和政府的强烈期盼。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陇南市委、市政府决定,动员千家万户,凝聚各方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掀起公路交通大建设的高潮,“立下愚公志,万民修公路,年年大建设,五年大变样”,下大决心,下死决心,为构建和谐陇南修建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全力建设对外开放、四通八达的陇南交通大网络,利用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彻底改变陇南落后的交通条件。

陇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和气候特征,决定了陇南的公路交通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既不能贪大求洋、急功近利,也不能盲目模仿、照抄照搬,必须在更高的坐标上科学定位,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快发展,走出一条符合陇南特点、体现陇南特色的交通发展之路。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交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项目带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全力,重点突破,改变交通区位劣势,努力建设陇南富民之路。

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公路交通大建设分三个层次展开。一是全力支持和配合高速公路和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推动主要国道干线公路实现高速化。二是以打通市内省道、县乡道和连接外省、外地的断头路为重点,建设“六纵六横”12条主骨架公路,连通国道、省道和县乡道56条,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三是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全力以赴抓好农村公路建设。

陇南有山有水有林,资源丰富,气候温润,在交通大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做到四个结合,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公路交通的多元功能,使其成为安全的运输通道、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人居环境、发达的经济走廊,通过公路交通建设进一步整合、提升、放大资源优势。

一是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牢固树立生态和谐的理念,以建设生态陇南为目标,以公路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抓好公路绿化美化,从单纯种树、护路,向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多功能综合方向发展。立足陇南的气候特点,坚持把道路绿化与地域特色结合起来、与农民群众的收益结合起来,栽植特色树种、经济树种,达到既绿化美化公路,又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着眼于建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线,县乡公路为支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的公路绿化网络,做到分隔带、边坡绿化和路基外两侧绿化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使公路沿线树木连线,林带成网,绿化成片,形成一条条清洁、绿色、美丽的风景线,建成有陇南特色、环境优美的公路绿色通道,彰显陇上江南的山水风光,展现陇南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坚持以改善交通条件为契机,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把公路站场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业聚集发展、城镇规模扩大,努力建设新的工业镇、商业镇和旅游镇,加快建成一批工业生产小区、物流基地和旅游服务区,不断增强城镇的集聚和带动功能。各县区抓住交通建设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机遇,把产业发展布局与城镇化布局结合起来,合理引导产业向城镇聚集,向交通沿线布局,不断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度。

三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陇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交通不畅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开发。交通部门坚持把公路建设规划与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景点的布局和开发相衔接。对品位高、特色突出,吸引力强、开发前景广阔的旅游景区景点,优先安排交通建设项目,快速进行开发。把交通建设与旅游设施建设,景点景区开发与景区之间的通道建设,城市主干道、河道两岸的硬化绿化亮化与改善旅游景区的整体面貌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改善旅游业发展的硬环境,促进旅游大发展。

四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交通大建设中,坚持农村道路建设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让农副产品通过农村道路与终端市场对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坚持优先建设贫困乡村的道路,力争使行政村通公路率尽快达到100%,改变偏远山区行路难的现状,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加强特色产业基地的农村道路建设,为核桃、花椒、中药材、茶叶、油橄榄等产品的培育、壮大和流通提供良好的交通保证。把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转化成激发广大农民创业热情、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的过程,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在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的同时,陇南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深化市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准确把握陇南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征,在动态中审视市情,理性思考陇南发展,确定了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战略举措不动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纲,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重点围绕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四大资源,主攻以有色冶金为主的矿业基础工业产业,以特色经济为主的支柱产业,以水力综合利用为主的能源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四大产业,实现加快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作作风三个转变,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增收三增目标,建设生态陇南、文化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把陇南建设成有色冶金工业的大市,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陇上江南旅游文化的名市。

上一篇:节约型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山市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