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0 07:08:07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以2013.1-2013.12我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且术后造成胆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保守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进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比较该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症状得到缓解,腹腔胆汁引流消失,黄疸消退, 对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无胆漏复发的症状和不良反应。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P

【关键词】:内镜;胆道支架;肝胆外科;术后胆漏;

本研究以近段时间来我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且术后造成胆漏的患者共2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3.1-2013.12我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且术后造成胆漏的患者共2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55岁,平均年龄为40.5±2.3岁。其中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共5例,因化脓性胆囊或胆囊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共2例,因左肝损伤肝叶不规则行左肝外叶切除术胆漏共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2 周拔 T 管胆漏共5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胆漏共3例。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的患者进行统一病理、B超腹腔穿刺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后均确诊,并且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1.2胆漏临床分型

根据术后胆漏的临床分型标准,[3]结合本研究行肝胆外科手术且术后造成胆漏的患者,进行术后胆漏的临床分型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术后胆漏的临床分型标准及术后胆漏患者分型结果

胆漏分型 临床标准 例数

Ⅰ型 胆囊管漏 6

Ⅱ型A

Ⅱ型B 肝外胆管漏,漏口直径小于胆管小于直径1/3 2

肝外胆管漏,漏口直径大于胆管直径1/3 3

Ⅲ型A

Ⅲ型B

Ⅲ型C 肝内胆管漏,肝内胆管盲端漏 2

引流肝段以下的肝内胆管漏 2

引流肝段以上的肝内胆管漏 3

Ⅳ型 Luschka管漏 2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的保守治疗。包括取患者右侧卧位或半坐卧位,禁食,采用原腹腔引流管引流,避免感染的同时补充水、电解质结合胃肠外营养和相关的生长抑素等免疫治疗手段。另一组为治疗组,进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后,比较该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的检测统计学数据采均用 SPSS18. 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进行表示,数据均经由SPSS18. 0软件进行t检验。 P

2 结果

治疗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如表2所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得到缓解,腹腔胆汁引流消失,黄疸消退,对患者实施3~6个月随访,经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无胆漏复发的症状和不良反应,且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有效率为95.47%,明显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P

表2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患者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 例数

(例) 治疗有效率

(%) 治疗无效率

(%)

对照组 10 37.15 62.58

观察组 10 95.47* 4.53

3 讨论

肝胆外科手术术后胆漏,是行肝胆外科手术过程中引发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造成的原因复杂多样。[1]近年来,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得到了推广应用。[2]在肝胆外科手术时,由于对胆道系统切开、引流、缝合等操作过程的不当,极易导致胆汁排出通道和胆管壁不能够良好愈合而导致胆漏。术后胆漏的治疗首先应该保证及早的诊断和引流,内镜的应用,可以及早的对胆漏做出判断,明确胆漏的原因和部位。胆漏新临床分型能够更客观的分析术后胆漏病人的病情,这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比较该传统保守治疗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可知,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有效率高达95.47%(表2),可见在治疗术后胆漏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并且通过术后随访发现,患者无胆漏复发的症状和不良反应,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值正常。

综上所述,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正确有效手段,疗效较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微创、费用较低,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波,麻树人,周文平,张宁,李顺明,展德廷,程广明,杜晓矩,朱善德,李荫山. 胆道术后胆漏的内镜微创治疗[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04)

[2] 徐建光.内镜在诊治肝胆手术后胆漏中的应用[J]. 浙江实用医学. 2009(01)

[3] 黄小兵,梁平,李靖等.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临床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7(9):851-853.

[4] 寇声涛.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7(6):123.

上一篇:低温等离子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治疗中的价... 下一篇: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