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オ

时间:2022-09-20 06:10:04

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オ

从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上可以看出,采用微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微课教学的形式众多,不仅包括演示类、而且还包括实验类和表演类等等.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来采用不同形式的微课内容.从现如今微课教学方式的应用上看,已经初具成效,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微课教学必然会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一、微课教学的主要作用

1.借鉴微课资源,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主要是教学环节中耗时间较多,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的教学内容.而利用微课资源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前的网络相对比较发达,学生们可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同时进行网络搜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微课形式.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网路上关于“基因表达”的知识点总结和讲解共有6个模块,包括讲授型微课、实验性微课、混合性微课类型以及练习型的微课内容等等.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设备以及电脑等来对基础的知识点进行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还能够高效地提升课堂效率.可见,微课教学的重要性比较突出.

2.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实现真正的实验

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的形式比较常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为重要,不仅可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但是实际的实验教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授课时间,授课的各种仪器以及实验地点等等.为了打破这些因素的限制,教师会应用微课的形式来进行实验.通过观看视频了录像的形式来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同时还有真实的操作.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了解程度,还可以让学生们对一些细微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比较典型的和常见的就是在生物教学中探究细胞分裂这一章节.要进行实验的话,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难度也比较大,学生们不仅要做好实验之前的设计工作,还应该等待细胞分裂的过程.如果采用微课的形式来对这一实验进行探究,必然会在短时间之内了解到实验的宗旨,而且学生们还可以对细胞分裂的进程进行了解.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教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知识点比较庞杂,而且有很多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预习、导课、知识讲解、实验研究和复习等环节.具体[JP3]来说,将微课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JP]

1.预习

一般微课多用于课前和课后,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这其实就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的高中生物教师开始实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例如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前,可以先制作光合作用科学发现史的微课,学生先自学,通过观察几个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课堂再通过学生反馈情况设置相关习题巩固.

2.导课

导课就是对课程进行引导,最终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设计导课形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渗透作用这一章节,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探究上可以看出,只有让学生们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够对和实验有关的数据和参数信息进行了解,其中包括氧气的浓度以及蛋白的数量等因素.因此,将微课引入到生物教学的课堂,不仅对教师的导课有一定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导课方式各异,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新闻趣事以及广告等形式.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制作微视频,进而起到高效地导课效果.

例如在讲授“酶的特性”一节时,可播放洗衣粉的广告,展示其成分,待学生观看后,教师提出问题:“该洗衣粉能清洗哪些污渍,洗衣为什么会立白、洁白,并不伤手?”由于广告出自于生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度迅速被激发,并产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

3.知识讲解

知识的讲解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微课应用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微课进行知识讲解,可以使繁琐的知识点滴化,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合用微课教学的知识点很多,例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基因的表达等,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而言,单调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实验研究

以有丝分裂观察为例,通过显微镜来观察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实验内容.实验的重点就是对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分观察和分析.一般来说,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们找到分生区细胞,如果实在找不到就通过对教材上的图片来了解实际的结构.经过进行显微观察,学生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事实上,教材中的图片和所观察到的显微影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教学障碍和难点.为了对这一教学难点进行排除,教师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影像绘制成微小视频的形式,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验课堂上,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掌握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自行实验.

5.复习

在复习的环节中采用微课的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能力,还可以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基因遗传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将教学的流程以及内容的结构等绘制成图,然后设置成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对基因遗传的过程进行了解.对于一些复杂程度较大的知识点和系统结构,形成微课的形式来进行讲解,不仅直观性较强,而且学生对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但是,在应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就是视频的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要将具体的答案显示在视频中,这样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中学习还是课后的复习,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一些难以掌握的技能上,这种微缩型的课程都是很有效的.

上一篇:浅议校园高坠现场勘查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下一篇:西周玉器的斜刀技法实验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