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探讨

时间:2022-09-20 05:59:57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探讨

摘 要:近年来,带地下室的建筑已经屡见不鲜,而防水仍是地下室工程中最重要、最难处理的难题之一。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就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可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设计;施工工艺

近年来,城市建设用地相对紧张,地下室的建设也就越来越多。地下室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资源短缺的难题,但是地下室工程一些较难处理的质量问题逐渐表露出来,尤其是地下室防水质量问题,可以说是地下室工程中最重要、最难处理的难题之一。如果防水施工质量不合格,将会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和建筑使用功能、寿命。因此,对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施工。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86217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12542万m2。该工程有如下特点:①防水施工正处于雨季,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大;②防水施工面积大;③施工工期紧、任务重。

2 防水设计

整个地下室防水工期较短,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进度,尤其是底板的防水施工进度决定了该项目是否能按期竣工交付使用。本工程防水等级为Ⅱ级,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层相结合的防水设计,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抗渗等级为P6,柔性防水层选用CPS反应粘聚酯胎防水卷材。

3 施工工艺

防水工程施工前,应对紧前工序进行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基层养护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各种预埋管件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事先预埋,并做好密封防水处理。

3.1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基层细部加强层处理调制水泥凝胶涂刮水泥凝胶铺卷材滚压卷材上表面晾放养护收口处理蓄水试验质量验收。

3.2 操作要点

3.2.1 清理基层,细部加强层施工

1)清除混凝土基层的灰尘、杂物,使基层坚实、洁净,基层缺陷应提前处理完毕。

2)阴阳角部位做半径为50mm的圆角。

3)干燥的基面应预先洒水湿润。细部卷材加强层选用材料及施工方法同大面卷材施工。

3.2.2 调制水泥凝胶

将水泥和水按1∶(0.7~1)的质量比进行机械搅拌。加水量多少根据气温确定,气温高加水量可适当增大。

3.2.3 涂抹水泥凝胶

完全去除卷材一侧的保护薄膜后,将撕去保护层的卷材一面及混凝土或砂浆找平层基层表面,均匀涂抹2~3mm厚水泥凝胶。

3.2.4 铺贴卷材

铺贴卷材的原则是:先细部,后大面;先低处,后高处;先平面,后立面。铺贴的方法是:平面立面相连处的卷材,应先铺平面,然后由下往上铺贴立面,并使卷材贴紧基层,不得空鼓。在地下室底板永久性保护墙(兼做混凝土底板砖胎模)上应满粘卷材,粘贴牢固。卷材端(保护薄膜不去除)压于保护墙上部,用砂浆或压砖封闭保护,保证在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前,甩茬卷材完好。卷材纵向及横向搭接长度不小于80mm,上下两层卷材应纵向平行铺贴,纵向搭接接头间隔1/2卷材幅宽;横向搭接接头最小间隔为1幅卷材幅宽

3.2.5 滚压卷材上表面

用滚子滚压和轻轻拍打卷材上表面,排出卷材下表面的空气,使一部分多余水泥凝胶从卷材一边挤出,实现卷材与水泥砂浆紧密粘结。

3.2.6 晾放、养护

卷材铺贴后,晾放24~48h(具体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水泥凝胶固化前不宜上人。如气温较高,还应适当采取遮阳措施。对于局部出现的气包,可及时用砖等重物压平。

3.2.7 收口处理、固定

卷材四周末端收头伸入立墙凹槽内,再用专用密封胶密封后,用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3.2.8 防水层破损修补措施

在防水卷材隐蔽前,如发现防水层存在破损,应将破损处卷材清理干净,并根据破损尺寸重新裁剪一块圆形卷材,尺寸要超出破损边界100mm,并将新加卷材撕去保护膜后,平整压覆于破损处。

3.2.9 质量验收

当粘贴的水泥凝胶固化后,即可按常规要求进行蓄水试验;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工保护层。

3.2.10 成品保护

施工过程中或水泥凝胶硬化前,如遇雨时宜采取遮雨措施,以防水泥砂浆成分稀释分离。禁止在大雨中进行施工。防水层砂浆硬化前(一般为48h内)不得上人,以免破坏防水层。

防水层施工中或防水层已完成而保护层未完成时,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严禁穿带铁钉、铁掌的鞋进入现场,严禁尖锐物体撞击扎伤卷材防水层。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不能在防水层上开洞、钻孔安装机器设备。立面防水卷材的临时甩茬,应有固定和保护措施,以免防水材料断裂损伤。

4 细部节点做法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附加层做法见图1,地下室顶板阳角处防水做法见图2。

图1 地下室外墙处施工缝防水附加层做法

图2 顶板剪力墙阳角防水做法

5施工注意事项及成品保护

5.1施工注意事项

(1)自贴性卷材防水层采用冷粘法施工,材料进入工作面后不得以任何形式动用明火,施工现场及材料仓库均严禁吸烟。

(2)各类材料的堆放、标志和使用过程必须严格区分和控制,避免混放误用。

(3)自粘卷材及其配套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贮存期12个月。避免阳光直射、受潮,且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

(4)卷材应为卧式码放,其下架空防潮,码放层次最多不超过5层。

(5)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以免多层接头重叠而使得卷材粘贴不平。

(6)自贴性卷材搭接宽度为长边不小于65mm,短边不小于80mm,允许偏差-10mm。重要部位的卷材搭接缝、剪裁缝、卷材收头等,应采用专用密封膏进行密封。

(7)卷材铺贴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处,后高处;先远处,后近处。即所有节点加强层铺做好后,方可铺贴大面卷材;大面卷材粘铺须从低处向高处进行;先做较远的,后做较近的,使操作人员不过多踩踏已完工的卷材。

(8)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尽快做保护处理,不宜长时间暴晒。通常在防水层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24h内隐蔽。特殊情况下(如地下室外墙等部位)可稍延迟,但也不宜超过72h。

5.2成品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也是防水工程成败的关键,为确保防水工程质量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成品保护应特别注意:

(1)在防水层施工中或防水层已完成而保护层未完成时,是成品保护的最关键时期。在此其间,严禁任何无关人员及穿带铁钉、铁掌的鞋进入现场,以免扎伤防水层。必要的人员、物料进入,必须遵守轻拿轻放的原则,严禁尖锐物体撞击扎伤防水层。

(2)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严禁在防水层上随意开洞或钻孔安装机器设备。如不得已须在防水层上开洞、钻孔的,必须先征得防水公司同意,并玩善后续的修补工作。

(3)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防水层遭到破损,应尽快通知专业公司及时安排维修。

(4)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应加强保护措施,拒绝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受损坏。

(5)穿过墙体的管根,施工中不得碰撞移位。

(6)防水层施工验收后,应及时组织保护层、保护墙等下一道工序施工。

6 结语

总之,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功能、寿命,而且还关系到人们居住配套的使用环境、卫生条件等。因此,我们参与建设者不但应高度重视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以降低或避免地下室渗漏质量通病的情况发生,还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从而使我们的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祁俊福.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2] 肖玉娥.新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12(03)

上一篇:室内装修污染的发展趋势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合理低价中标及其风险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