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人体断层解剖的制作

时间:2022-09-20 05:26:52

刍议人体断层解剖的制作

摘要:目的 对人体断层解剖的制作方法进行探究,旨在满足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的需求。方法 通过选择尸体、表层划线、低温冰冻等步骤,再采取木工带锯机将其切锯为断层标本,最后进行固定、冲洗、摄像以及有机玻璃封装塑性等。结果 成功制作出连续成套的断层标本,合拢后成为完整的一个人体外形。结论 采用此类方法所制作出的人体断层解剖标本,不仅色泽美观、层次分明,而且结构清晰、定位准确,能够满足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的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制作;人体断层解剖

1.前言

近些年以来,医学影像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发展,使其逐渐的成为继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之后的一门尤为重要的人体解剖学学科。观察标本作为形态科学,是最为有效、最为便捷的一个学习途径,所以,制作出具备代表性、薄层、连续的人体断层解剖标本,是促进断层解剖学发展的可靠保证。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的迫切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采用冰冻锯切法来制作人体断层解剖标本,现做如下报道。

2.工具与材料

尸体:根据尸体来源中的死亡原因,对无显著器质性病变、身材适中、160厘米至165厘米(女)或165厘米至170厘米(男)、年龄介于30周岁至40周岁的尸体加以选择;冰柜:选择370L爱尔兰超低温冰柜;带锯机:选择型号为MJ344—1细木工带锯机(生产厂家为江苏省东台市家具机械厂);封装材料:按照标本封装的相关要求,选择使用厚度介于3毫米至5毫米的有机玻璃封装,粘合剂选用四氯乙烷和三氯甲烷;一般器材:电炉或烤箱,角尺,直尺,钢锯,圆盘锯以及电动砂轮等。

3.制作方法

3.1划线及冰冻

对尸体进行洗刷,拔去牙齿,剃净毛发,摆正姿势,按照科研、教学亦或是临床要求,划好切锯线及基准线于尸体表面,并且将其放置于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到零下25摄氏度的冰柜中,维持1周的冰冻。

3.2锯切

在带锯机上放置已经冰冻好的尸体,安装调试锯条,将挡板与锯条的距离调整好,平稳的沿着切局限推进尸体且切锯,按照方位和顺序将切锯下的标本放置在塑料薄膜或者玻璃板上,以避免颠倒顺序或者丢失。(1)水平切面:一般基准选取胸骨角平面,划线切锯,首先沿着基准线锯开,把尸体分成上部分、下部分,然后以切锯面作为基准,进行上切锯和下切锯;(2)矢状切面:一般以前后躯体正中线作为基准,把尸体划分成左右两部分,再以此切锯面作为基准,划分为左切锯和右切锯;(3)任意切面:按照科研、教学或者临床的实际需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切锯关节、脏器、局部,对任意断面标本加以制作;(4)冠状切面:通常以左右的躯体腋中线作为基本,把尸体划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再以切锯面作为基准,进行前切锯、后切锯。

3.3清洗及固定

为了有效的避免因解冻而导致标本断面上细小结构的移位、分散亦或是遗失,应当尽快的使用细丝线把处在游离状态的组织块进行原位固定缝合,并且流水冲洗胃肠内容物、血管内凝块及断面锯屑等,拍照编号,以图片资料的形式予以保存。

3.4封装

按照断层标本的厚度,在电炉上或者烤箱内加热软化裁好的有机玻璃条,按照各个断层标本的实际外形加以塑型处理,然后把多余的部分锯去,使用三氯甲烷对接粘合,这样就能够得到基本上与断层标本轮廓外形一致的有机玻璃框,将有机玻璃框的上下缘磨平,对底板加以粘合,详细的检查渗漏与否,检查完毕后在相应的断层标本框中放置好,据去底板和表面多余的部分,粘接好面板,抛光打磨妥善后注入保存液。

4.结果

通过选择尸体、表层划线、低温冰冻等步骤,再采取木工带锯机将其切锯为断层标本,最后进行固定、冲洗、摄像以及有机玻璃封装塑性等,成功制作出连续成套的断层标本,合拢后成为完整的一个人体外形。

5.讨论

所谓断层解剖学具体指的是采用断层切锯法来对人体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该学科属于应用解剖学的范畴。断层解剖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能够保证机体切实的保持原位状态,将断面位置毗邻关系以及断面形态变化准确的显示出来;其二,能够借助于计算机或者追踪连续断层进行三维重建;其三,与介入放射学与影像诊断学有着紧密联系。所以,熟练的掌握且应用断层解剖学知识,可以将更为坚实牢靠的形态学基础提供给临床医学。质量较高的断层标本是一个断层解剖学知识得以获取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研究和探析,成功制作出连续成套的断层标本。

在人体断层解剖标准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1)确定切锯线。断层解剖作为临床影像学的重要基础,应当尽可能使其断面保持一致与临床所需,要正确的选择切锯线部位,因为这往往会对据切面的准确性带来直接影响。在划切锯线时,一般要以体表骨性作为标志,比如乳突的连线、眶上缘等;(2)切锯。制作人体断层标准的中心环节就是切锯,该步骤对标本质量的优劣发挥着决定作用。所以,在切锯之前应当将机器调试好,使用软木块或者已冰冻好的废肢体进行试锯,详细观察锯耗大小、锯齿锐利性、锯条松紧度等,将锯条与挡板的间距调整好且固定。当尸体上锯后,要切实的调整好锯条和尸体的位置,保证锯条和尸体对准且垂直切锯线,保证切锯质量,适当提高张力;(3)固定。对于已经切锯好的人体断层标本,由于冻冰的溶解,部分细小结构非常容易发生移位、脱离甚至遗失等情况,使得标本质量大大降低,所以,在室温较高的条件下进行切锯时,应当使用塑料袋将切下的断层包装好且及时复冻,并且还要逐层的、有计划的解冻,避免过紧、过多的缝合点,以防止组织器官变形、移位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尸体、表层划线、低温冰冻等步骤,再采取木工带锯机将其切锯为断层标本,最后进行固定、冲洗、摄像以及有机玻璃封装塑性等,成功制作出连续成套的断层标本,合拢后成为完整的一个人体外形,因此,采用此类方法所制作出的人体断层解剖标本,不仅色泽美观、层次分明,而且结构清晰、定位准确,能够满足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的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辑.浅谈人体断层解剖的制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9(8):27-29.

[2]李艳君,韩淑云.人体断层解剖标本制作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5(17):80-81.

[3]陈光平,孙博.三叉神经颅内段横断层解剖与MRI[J].解剖与临床,2013,2(3):167-169.

[4]程昊,王玉林.人体头部断层解剖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J].医学信息,2009,11(12):126-127.

上一篇: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 下一篇:病理科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