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要备到胸有成竹

时间:2022-09-20 05:10:18

备课要备到胸有成竹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中间有一种新的观点在流传:既然课堂是生成的,那么我们就不用费心备课,应该简化备课。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备课的统筹安排和全局考虑,怎么可能生成成功而有效的课堂呢?教师怎么可能在课堂之上进行有效引导和点拨呢?要想做到课堂之上的游刃有余,那么一定要备课,并且要做到胸有成竹

对于备课,很多教师直接就理解成为写教案,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导向性错误,备课和写教案根本就是两回事,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很多教师备课就是写教案,写教案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如此备课能保证质量吗?

所以,备课首先需要对教师的备课观念进行矫正。很多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后小记都书写得工整认真,有的课程还没有上就已经有了课后小记。甚至有的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名师的教案,然后剪刀加糨糊,看似是自己的东西,其实不过是一盘大杂烩,是否适合本校学生,教师可能连想都没有想过。还有一些教师备课写教案是一回事,上课又是另外一回事,备课教案都和上课没有关系,连一些教师自己都承认写教案就是为了给领导看,自己上课该怎么上还怎么上。那么,备课写教案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备课写教案不是为了搞好课堂教学,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师又何必浪费笔墨纸张呢?

作为教师应该改变这种为了应付写教案的观念,需要从内心意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除却写教案,备课还有很多其他的内涵。这就是隐形备课。最早提出隐形备课的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他将备课分为隐形备课和显性备课。显性备课就是写教案,而备课最主要的功夫应该用于隐性备课。隐性备课包括钻研教材(备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备教法。显然,隐性备课远远重要于显性备课。

那么,教师怎样来完成隐性备课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钻研教材,熟读课文

很多教师认为课文里的文章都是给学生读的,自己都熟烂于心,没有必要再读了。如果以这种心态来对待课文,往往使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流于表面。所以,当教师拿到课本时,也要像学生一样提前读一读,并且一定要读透读懂,不要只是走形式。当熟读课文时,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太明白或者不太确定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去查找资料,弄明白,不留任何知识死角,这样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备无患。

二、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不仅仅是学生的功课,也是教师的功课。教师在上课之前也应该像学生一样放声朗读课文,要多多朗读,直到读出自己的味道来。“好的语文教师都是会朗读的教师”,这句话很有道理,文章是死的,朗读是活的,教师如果能通过朗读将课文讲活,赋予其生命力,作为学生怎能不受到感染呢?

三、读透课文

教师在熟读课文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还需要读透课文。所谓读透课文就是要充分解读文本。文章精妙之处不是通过参考教辅材料教师就可以掌握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自己理解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布局谋篇之精彩,教师自己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能细细推敲作者的感情内涵。曾经有教师指出,对于一篇课文而言,教师对其解读有怎样的高度,教师就能引领学生到达什么高度。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读透课文至关重要,这决定了学生对于语文的解读程度。

四、放开视野,读宽课文

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大语文教育有一定的适用难度,但是笔者还是倡议语文教师要放开视野,读宽课文,不论是否在课上使用大语文教学方法,教师都应该有自己足够的知识储备。常言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自己首先要有这种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完全做到。比如,作者的背景、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等,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无疑,才能在面对学生时从容坦然。教师不仅要对所讲课文清楚明了,还要对相关题材的文章进行相应的了解,教师只有把视野放宽,把课文读宽,才能真正给予学生语文化的东西,而不是平铺直叙的知识传递。

五、选择合适的教法

隐性备课的难点在于教法的选择。作为教师,肯定熟知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呢?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内容等等因素,只有把各方面因素都一一考虑详细,才可能完成教法的选择。有的教师经常困惑于这种教学方法好像也行,那种教学方法也行,那么究竟该选哪种教学方法呢?那就随便选择吧。笔者认为,对于某个教学环节而言,确实存在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权,但是如果进行针对性的学情分析,以及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等,那么一般只有一个最佳方案。能否选择出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关键还在于教师隐性备课是否用心,是否仔细钻研了。

六、学情分析

备课分为远期备课和近期备课。寒暑假备课的时候,是远期备课,笔者认为这更多的是备教材、备教师。什么时候开始备学生呢?就是近期备课。随着和学生接触的增多,教师应该对自己所带班级有个清楚的认识。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不同的班级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怎么选择不同的方法呢?这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完成学情分析了。有的教师多年教案一直不换,忽视的就是对学生的尊重。每一届学生的特点都不相同,学生换了,教学方法也应该进行调整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隐性备课的一些认识,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笔者越发意识到隐性备课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一辈子来备课,虽然课堂之上只有几十分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师教学而言,这句话最为适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上一篇:谈谈城市家庭教育的功利性 下一篇: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