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实践在创新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0 04:42:46

论艺术实践在创新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和大众的需求,一个显著的缺陷是艺术人才的实际演唱能力弱,音乐表现力较差,究其缘由是在高校缺乏艺术实践的磨练,因此,创新和改革声乐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艺术实践和教学的完美结合,明确它的作用,发挥它的优势。

〔关键词〕声乐 实践 创新 对策与措施

声乐艺术虽是一门独立性较强的学科,其内涵还是比较丰富的。具体而言,它的表现手法多样,种类较多,有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等等,还有与其它艺术形式和学科的交织。比如舞蹈、戏曲、诗词、电影、表演学、心理学等等。因此,它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纵观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尤其是实践性,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演唱能力及水平没有一个展示和表现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声乐教学的目的就难以实现。

一、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的意义

课堂上声乐教学的过程,教师主要是讲授声乐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发声技巧的原理,没有理论性的指导,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水平就没有基石,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艺术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具有其它任何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在当前高校中普遍提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前提下,重视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的好与坏,都直接关系到声乐艺术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声乐艺术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甚至关系到社会、W生家长对这所高校的满意度与认可度。一所充满活力、生机、具有创新和改革精神的高校艺术教育,离不开艺术实践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学生作为艺术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校期间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到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活动中,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演唱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磨练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在强调高校教育素质化的今天,强调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当下,只有创新、改革、打破旧的声乐教学模式,加强艺术实践活动这一重要环节,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甚至更加突出艺术实践的地位与作用,形成“以检验促教学,以检验促创新”的声乐教学新思维,才能真正改变高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艺术实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的作用

艺术实践在高校教学的环节上,必须得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重视,因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作用,且教师层面,它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唱好,演唱,但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教学的质量,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一预期,各个老师都有不同的见解。本人的做法是组织自己的学生每半个月开一场小型的演唱汇报,让学生站在舞台上,面向学友们演唱。通过这样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教师能做到更直观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演唱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帮助解决。这样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善了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层面,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生在舞台表演中的心理障碍。我的学生在上述小范围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好的学生在享受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得到了肯定和认同,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更加注重音乐表现的细节,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希望通过更好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演唱能力和水平。其实,这种艺术实践活动对于稍差一点的学生的作用更大,他们看到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的自信心并没有受到打击,而是更加地鼓励他们向上,鼓励他们热爱声乐,热爱学习。在舞台上的站姿、手势、动作、表情、心理素质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不同于课堂上只有一人演唱的方式都表现出来了,他们才真正从心里知道了自己演唱上需要提高和改善的地方。只有艺术实践活动具有检验好与劣、高与低、差距与距离等功效,它对声乐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勿容置疑。

三、艺术实践的对策与措施

艺术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开展好高校艺术实践活动,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是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层和教师层必须关注的焦点。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改革,只有找到有效的对策与措施,结合学生的实践和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才能发挥艺术实践的功效。

(1)开设定期、专门的艺术实践课程。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突出的问题是声乐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只注重课堂、只关注理论、发声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艺术实践性的表达。其不良后果是,学生普遍性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声乐演唱艺术的欲望逐渐丧失,学生不上专业课的人数和次数在增多;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态度以及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停滞不前。针对这样的声乐教学状况,开设定期、专门的艺术实践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它是创新和改革声乐教学现状的一剂良方。笔者所在的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从今年起,每一学期规定两周作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实践,一方面、学院开设了专门的艺术实践课程供学生选择,参加;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自己带领自己的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自己设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这一举措,在制度上为学生和教师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如果能很好地加以规范和引导,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成为一种常态,对声乐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有效的。学生在艺术实践课程中的学习,既可以逐渐增强发声的技能、技巧,又能在各种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同时,还融入到了团体的合作、演唱当中团体意识合作精神得到了塑造。

(2)以艺术实践活动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只有与声乐的课堂教学很好地交融,相互促进,高校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艺术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无论是演唱的技巧,舞台的表现都是其中的重点,但同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所包含的团体合作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人文素质的塑造,却又是课堂理论与技能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发挥艺术实践活动的作用,教师也需要勤思考,重改变,改变一成不变的单一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1、 利用科技信息设备的声乐教学。科技信息设备对声乐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十分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青睐。它不仅可以给师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比如视频演唱资料,理论讲座资料,文献资料等等,还可以通过录音设备对学生的演唱声音进行鉴赏。学生在这种声乐教学方式的启发与引导下,既能观看到各大艺术表演家精湛的技艺和风采,又能激发他们不断加强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2、 利用开放讲座式的声乐教学。开放讲座式的声乐教学不是一种特别新颖的教学方式,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来开展这种教学,其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开放讲座式的声乐教学多半是请名家、大师、校外的导师来讲,而对于本校内的声乐教师,特别是从事多年声乐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业务能力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组织他们精心准备的相关主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形成一种既是传授和普及理论知识,又能突出实践性的课程讲授模式。

3、 利用组织排练表演的声乐教学。排练表演的声乐教学是一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关注度、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和提高表现力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在排练表演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和在某方面的潜质能够得到较好地发挥,在模拟的情景中,导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语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的表演歌曲或者小音乐剧的音乐魅力,塑造人物形象,塑造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同时,这种带有合作性,集体意识的排练表演教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克服学生在演唱中的心理障碍,增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克服学生的一些不良的习惯和作风,学生可以了解自我,相互促进。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充分意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就必定要转变定式的思维观念,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学生是实践性声乐教学的主体,他们对于艺术实践活动是欢迎的,接受的,喜爱的。因此,高校声乐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探索促进实践性声乐教学的有效机制,途径,为丰富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高质量声乐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雄安新区开启水环境治理千亿元市场 下一篇:静若处子 本真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