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校园浅析

时间:2022-09-20 03:32:57

生态型校园浅析

摘要:从该校区设计理念的创新及整体的设计思路出发, 归纳总结了新校区突出的方案特色。以进一步的理解和解读作为生态校园的含义。

关键词:生态; 校园;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背景

沈阳建筑大学在沈阳城的东南部置地约76hm2作为新校区用地, 新校区位于浑河南岸的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内, 城市规划为沈阳大学城用地的一部分( 如图1) 。地形平坦、方整。东西长约1000米, 南北长600米。用地北侧是一条横穿开发区的宽为80米的城市规划主干道, 南边界是一条由沈阳到抚顺的铁路线, 东临张官河, 西为开发区的规划次干道( 此路上空将设有向北跨浑河通往市中心的高架轻轨线) , 一期规划设计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此设计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 突出沈阳建筑大学的生态功能, 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发展迅猛, 但是在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上仍存在不足之处, 这难以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由此也引发了建设高校新校园的热潮。21 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伴随着现代化交通发展和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水体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逐渐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型校园设计已成为未来校园规划设发展方向。

正如有学者所说“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社会意义上高度综合的生物有机体, 他融汇理论和思想, 进行创造、学习、发明和发展, 但他同时还必须吸收自然资源并消耗资源, 校园作为这一生物有机体的栖息地应是功能完备的、适于居住, 但更应是能够赋予学者以灵感, 能够在其中更有效进行创造、学习与发明的环境。”大学校园是一个社会意义上高度综合的生物有机体, 在这个系统里, 师生、植物、知识等相互融洽, 形成和谐的生态系统。在这里不仅要谈生态建筑更多的是关注人文生态。

整个建筑设计是采用空间集约化的设计理念, 即使由分散化的空间形态走向整体性。从整体上看, 组成一种网格状的布局形态, 把各个教学单体通过长廊连接在一起, 在教学理念上体现复合化的办学思潮。长廊是整个建筑设计的标志性所在, 堪称亚洲第一建筑长廊, 其功能多样化, 具有一定的艺术效应。

生物廊道通行顺畅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校园的特点。一条长廊将学生生活区与教学区相互联通,成为整个校区平面构图的线性主干。它的二层和三层分别为师生提供了一条室内通廊和一条露天通道,无论严寒或酷暑,无论外面的雪、雨、日晒,还是夜深人寂,师生们穿梭其中,都会获得通畅便利、安然自得、舒适安全的感受,又可以通过开敞的南向落地玻璃窗带,充分享受到阳光、水面、绿化等优美的校园与自然景观。由于它的作用,通常大学校园内令人伤脑筋的自行车存放和管理问题在这里迎刃而解:人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校园自行车族”的身份,而选择了室内步行的方式。长廊靠近教学区部分,又与教学楼空间结合一体,布置有教室、制图室和各个学院的办公室等用房,它成为校园利用率最高,也是极具特色的一部分。

底层架空的教学楼群, 使生物畅通无阻。同时这种设计手法, 可以方便学生在廊道底下行走。上面为学习教学安静区。教学楼下面则是行走, 通透的活动区, 动静分离。

新校区将人工建筑、自然保留景观等结合的协调设计, 增加了校园自然景观生态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自然生态环境与校园人工空间是相互作用的。这样才能实现校园的功能效益最大化。

教学区建筑是以80m×80m的“口”字形平面作为基本单元组合而成的网格状布局。它是由多个用作室内交通转换和空间过渡功能的“节点塔”将一幢幢一字形的教学建筑相互连接在一起,并围合成若干个内庭院所构成。所有大大小小的教室和院系办公室等教学用房都布置在这个网格体系之中。在建筑之内可以通达任何一个学院或任何一个班级,也可以进入到同样用连廊与教学楼联系在一起的建筑博物馆和图书馆之中。它们以及分布在教学区中的各个学院亦都有属于本部分的单独出入口,既可相互联通,又可单独对外。

建筑群强调实习实验设施与图书资料的综合利用、资源共享和对社会开放。将试验中心设在用地的西南角上, 有室内通廊与教学楼相连,也便于与社会联系。图书馆与建筑展览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在一起, 毗邻水面, 也与教学楼有连廊相通, 它同时可以便捷地接待来自社会的使用者。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对外联系的便捷性要求、动静分区要求, 将建筑内部划分为若干区域。通过广场、院落、连廊、平台等空间元素, 使彼此之间取得紧密的联系, 丰富建筑的空间形态, 并强化其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层次感和场所感,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空间支持, 增强建筑内外环境的活力。建筑形体设计追求简洁明快, 以单纯几何形体的穿插与拼接作为主要创作手段。建筑主体外饰面可采用多样性石砖砌制, 突出多样性。建筑立面构图采取现代构图手法, 着力推敲形体尺度、比例关系。

开放的知识生态环境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采用网络型教学楼, 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知识的交流。网络化的学科生态环境的特点就是:

(1)学科之间互为依赖

(2)知识与实验设施的共享关系

(3)学科交叉产生新学科的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与实验已不再是学生单纯的学习形式, 而通过网上自学, 师与生, 生与生之间的讨论, 参与研究课题与实践, 创业等社会活动而学习等变为同样重要的学习形式。归纳总结下来。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有这样一些因素: 网络、图书馆、课堂、研究课题、实验市、校园活动、竞赛、校外活动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 产生知识的生态环境。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设计不仅为师生提供宽敞的教学、科研与生活空间, 更是为了创造一种先进而新型的办学模式和育人环境。它的构思理念立足于建构一种与传统办学方式有所不同的现代化的模式。主张打破原有封闭的办学格局。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问题与不足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具有独特的设计手法, 但是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当然这也不诋毁它是一个优秀的作品。网格式布局、学科间互相交融的办学方式使新校区独具特色。另外一方面这种布局造成了交通空间过多, 使用上的浪费。此外网络状的走道系统, 纵横交错。使学生在上课时容易迷失方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寒冷气候的关注不够。偏大比例的护结构面积、某些部位对玻璃的大面积使用、北向阴影中的室外大台阶设置等等忽略。给建筑节能、结构寿命、日常维护与管理和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损失。在以后的时间里, 学校一定引导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 1] 陈伯超,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设计解读, 建筑学报, 2005.

[2]汤桦.十一个半院落和建筑里的城市[J].时代建筑,2007,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蜂窝式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