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9-20 03:16:15

学分制下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

摘 要:学分制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多种特性。改革课程考试制度是新建本科院校保证学分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创新性改革的必要选择。

关键词:新建本科;学分制;管理模式;考试制度

一、实施学分制是新建本科院校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必要选择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为中心。实行学分制是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体制创新性改革的必要选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改革的基本趋势①。

(二)实施学分制,其灵活动态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弹性的学制,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来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同时,学分制模式也有利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大学应用型、开拓型、复合型等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实施学分制,核心的选课制,有利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学分制的核心②是选课制,选课制最终是选择任课教师。建立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实施学分制,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才环境和运作机制的形成,而且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形成,更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办学能力,优化育人过程,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四)实施学分制,自主的选课制,有利于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从而提高本科办学能力。学分制的灵活多样的本质特征③集中在五个方面:①自主的选修;②强调个性发展;③严格的目标管理;④灵活的学制;⑤培养计划的开放性。由于具备这五个特征,实施学分制将导致学习成绩的衡量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学习方式、考试方式、考试制度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无论从广度到深度,从形式到内容,学分制都会较学年制发生很大的改变。

二、考试制度改革是专升本学校顺利实施学分制模式的重要举措

(一)考试制度改革是保证学分制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考试制度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既属于创新教育的途径、方法,又属于创新教育体制保障的重要举措,它是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过程的方向并起着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它会通过影响学校教育和考试选拔的各类人才的质量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不同的考试制度会因其考试内容的确定和标准的掌握,影响到学校为社会培养的人才质量。尤其当直接通过考试而选拔社会所需要人才时,考试内容的选择和标准的掌握对这些人才质量的影响就更直接,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考试制度既可以促进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也可能对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而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对实现学分制的最终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分制管理模式要求考试制度改革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分制赋予了学生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等各种权利。这种具有个性化的学习选择,将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使教育实现民主化、终身化的需要,也将大大推进考试制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尽可能实现:解放头脑,使学生能想;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解放嘴,使学生能说;解放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学习;解放时间,使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学分制模式下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思考

(一)学分制下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改革考试制度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人才质量标准的时代性与社会性。

学分制具有“以人为本”的主体认定功能,在教育理念方面,反映的是教育民主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具备激励学生、指导工作、弘扬民主和调整关系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在教学保障方面,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教育目的上,能培养符合21世纪需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根据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学分制下的课程考试制度,①使每门课程的教学、考核,不局限于学生只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教学、考核,使学生“透过书本”,达到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为中心的考试观念,建立新型的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考试的反馈和激励功能,彻底改变那种“会考试而不会做事”的“高分低能、有分无能”现象。③树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全人教育”理念,确立考试管理的质量观念和目标监控观念,将考试作为教学及课程质量、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测评工具。

(二)学分制下考试管理的特点。

考试管理是高校一项最基本的教学管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校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分制下的考试有①课程多、人数多、层次复杂的特点。由于选课制,课程小型化,选课打破了专业班级的界限,因此,考试周期普遍缩短,考试课程门类增多,考试批次也大幅度增加,并且考试层次复杂,加大了考试管理难度,对考试管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②课程考核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由于弹性、灵活性是学分制的基本特点,学分制下学生考试如果不及格,可以重修或重考。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另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基本一致的学分还可以互认。有灵活的变通性。③考核方式新颖、多样化。实行学分制,可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程进度,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

(三)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课程考试管理的改革方案

1.建立适合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校情的各项考试管理制度。制度是对教育思想、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和设计。考试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科学性、合理性,影响学生能否及时纠正学习方向上的偏差,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考试制度不当,则助长应试教学的不良风气,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

新建本科院校每个学校都有他的独特性,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在吸取学年制专科考试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科管理的学分制考核模式,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应对挑战,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改革各项考试制度,去掉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培养的落后的考试方法,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查轻导向、重结果轻过程的陈旧考试观念,树立融拓展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新意识。将学生从学年制下被动接受考试的模式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考试时间和考试方式、考试成绩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对考试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加考试,提升学生对考试的认知,要让学生理解到考试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资源。因为学生的考试结果是教师再次教学的参考资料,从而可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

2.设置符合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特点的考试管理机构

本世纪初许多地方专科学校抓住机遇,实现了专升本的“历史性跨越”,可这一机遇也避免不了这类院校存在的多重困难:资金、人才、制度以及发展。如我校这类由“师专”升为“文理”的本科,向本科升格、向非师范拓展,由师范单一型向文理工经管多科型同时发展。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刚刚从专科学校脱胎出来,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而学分制改革后,又出现课程多、人数多、学生杂、弹性大的情况,因此学校考试管理工作更为繁重,考试就会出现批次多、标准多等不同状况。为了保证学分制下各项考试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学分制考试管理工作效能,促进考试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仅靠教务处来完成这些工作,难免在考试管理上会出现不足。因此,在学分制下,必须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考试管理机构,使考试管理工作机制渐趋完善,使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结合学分制的特点和新升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关的考试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考试管理机构应附设专家组。专家组应由各系各学科的资深教师、专家组成,以便对考试的学科和专业、教育和教学要求、考试形式和内容、学生适应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认定,进行与考试有关的研究。作好题库建设、试卷审定及考试质量分析等,对考试进行专门化、科学化的管理,为“人文”化教育起到保障作用。

3.建立适合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考试形式。

由于扩招,学生规模扩大了。要实施学分制考试管理,首先跟上的除师资建设外就是场馆建设。新升本学校都面临有新校区的建设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需投入大量资金,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仅仅是教学仪器就要求5 000元/生。由于资金严重短缺,一些建设项目没法开工。设施不齐,校舍、教室、仪器设备等硬件相对较差。加之一院两校区办学,实施选课制,开课和考试所需要教师、教室、其他设施等都给管理部门带来很多以往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受到挑战,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地点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上课、考试,这无形加大了考试管理的难度。因此,只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借助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资源,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机制,达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增强教师对学分制的参与度,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合理考核方法,分析和评价考核结果,检验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建立适合新升本学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考试形式。尽可能实现:

①考试内容综合化。就是要求考试试卷内容科学化。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实行教考分离,试题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全面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②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网络考试以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有的课程还应多种考试形式相互结合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方面,给予教师自,使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考试形式。加强对开卷考试、论文考试、口试、实践性教学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的应用。

③成绩评定科学化。评分是考试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成绩评定一定要应用科学的手段,两个校区必须统一标准进行评分,才能有效地反映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④量化形式多样化,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的不同,用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如开卷、闭卷、口试、动手操作、撰写论文、答辩、课程设计等,或采用几种形式的组合,以使考试更有效、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④。重视考试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意见反馈,任课教师要对考试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⑤建立重修、重考、免考制。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试,并将其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引导学生向此目标努力,并通过考试结果的比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这也是学分制考试管理的实质内涵。为了使学生既能完全掌握知识,又能自主地选择学业,可以建立重修重考制度,使考试更趋科学。同时合理应用免考制度,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使考试发挥教师教学个性、学生学习个性,努力形成教学特点。

⑥加强考风建设。学分制考试一大难点和重点就是对考风的建设。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直接或间接地对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们在学习上失去了动力,想投机取巧、甚至想利用作弊手段通过考试,获得学分。种种作弊行为,破坏了良好学风、校风建设,严重违反了考场纪律,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相对削弱过程管理、强调目标管理的情况下,考试作弊现象造成的危害更大,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考试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考前、考中和考后的工作,建立良好的考风和考纪。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考试态度,公平竞争,考出自己的真实成绩和水平,考出风格。

4.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考试管理,积极开发考试管理软件。

学分制条件下的考试门类多、考试周期长、考试规模大,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是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考务管理工作。只有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考试管理,达到考试管理手段现代化、科学化,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的考试管理。因此,积极开发考试管理软件,如考试安排系统软件、重修安排系统软件等,使考试管理进一步规范化,这也是适应时展的迫切要求。

注释:

①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学分制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四川省教育厅高[Z].

②刘国.浅析学分制的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报.2004.6.

③董孝壁.提高教育质量[R].2006,6.2.

④季爱华.加强考试管理的主要措施[J].淮阴师专学报,1995:(2).

⑤张钊.学分制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文化教育,2005:(6).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索 下一篇:论阅读疗法在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中的作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