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住院患者失眠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9-20 02:50:24

青光眼住院患者失眠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青光眼住院患者失眠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进行失眠因素风险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影响青光眼患者失眠的主要因素。 结果:本组研究显示,67.44%的青光眼住院患者存在失眠问题,经X2检验发现青光眼住院患者失眠原因是多因素造成的,包括疾病困扰、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结论 临床必需根据导致患者失眠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关键词】 青光眼;失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77-01

据资料显示,青光眼住院患者的失眠存在普遍性,失眠可刺激丘脑的植物神经中枢发生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的病情[1],若青光眼患者同时伴有失眠,无疑会加重其病情,而良好睡眠对于患者的生理性保护作用极为关键。本文将以问卷式调查,了解住院青光眼患者的睡眠情况,分析导致失眠的因素,通过对青光眼患者失眠情况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便从护理的角度提高青光眼的治愈率,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12年9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病房中,按照方便取样的原则,随机选取86例青光眼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49例;年龄在45~64岁,平均年龄为52±2.5岁;平均住院天数在(9.5±2.5)d; 以上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全身检查,排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其他重大疾病,入院前均无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全部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1.2 方法

1.2.1 工具

自行设计的《影响青光眼住院患者失眠因素调查量表》,此问卷为作者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经专家评议检验,具有一定的信度及效度。具体内容包括三部分:①阿森斯失眠量表,筛选失眠患者。总分小于4分:无睡眠障碍;总分为4-6分:可疑失眠;总分为6分以上:失眠。②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就诊次数等。③作者预设影响青光眼住院患者失眠的因素,包括四个维度,其中,疾病本身带来的困扰中包括4项,环境因素中包括7项,心理因素包括12项,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中包括4项,由患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统一指导语,介绍此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采用匿名的形式,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文化程度较低或视物不清者采用听题,由研究者代填答案。本次调查发放86份问卷,有效回收86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失眠发生率及类型

由表3可知,在疾病本身带来的困扰中,流泪、环境中消毒水的味道对青光眼住院患者失眠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胀眼痛、头痛、视物模糊、湿度过高、担心术中疼痛、术后复发等,均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3.1 疾病困扰导致失眠的护理对策

在本组调查中,眼睛胀痛、视物模糊两项对青光眼患者失眠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眼压是青光眼患者发生失眠的主要影响因素,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容易升高,眼压过高后会导致眼胀、眼痛以及患侧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等[2],患者因躯体症状的痛苦而出现失眠,而失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房水分泌增加,眼内容物骤然增多而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对此,降眼压是护理干预的关键,尽量降低更多的不适,如眩晕、气喘、脉速多汗等症状。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是必要的,对于眼胀眼痛特别严重,应立即给予1%的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滴患眼,滴眼次数根据患者眼压的高低,每次滴眼时应嘱患者压迫泪囊3-5分钟[3],以减少药液被泪道吸收,还可以使用美开朗滴眼液,减少放水的形成而降低眼压[4]。必要时遵医嘱给患者使用镇痛剂,还可以采用听音乐、与患者聊天、局部冷敷等,分散患者对眼部不适的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2 环境因素导致失眠的护理对策

在环境因素中,温湿度、环境陌生两项对青光眼患者失眠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它们对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产生了影响。有对于患者而言,已习惯了家居的环境,来到医院后环境的突然改变,使之感到陌生陌生并缺乏安全感,同时因同病房其它病友的影响,使周围的环境不能保持安静,从而产生心情烦躁的感受。因此每位患者刚入院时,责任护士即应介绍病房的环境,以消除或减轻患者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介绍病房的管理制度,便于共同遵守,减少公众噪音的产生,避免互相干扰;在进行治疗护理时,各项操作应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以减少护理工作给患者带来干扰[5]。为使患者能够较好地进入睡眠状态,除做好外在环境准备外还应加强患者个人方面的准备,嘱患者尽量白天饮水,以少量多次为宜,控制饮水量,尽量避免晚间饮水,以减少夜间去厕所的次数。应鼓励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告诉患者睡前应洗脸漱口,用温水泡脚,必要时可协助患者完成,使患者身体尽量放松;告诉患者睡觉时将枕头稍稍抬高,使颈部尽量自然放松,不要过度弯曲。另外,可以鼓励患者喝些牛奶以辅助睡眠。

3.3 心理因素及疾病认知度低导致失眠的护理对策

患者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本组调查显示,心理因素也是影响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患者因担心术中疼痛、担心术后复发、担心术后失明、担心治疗费用等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导致情绪波动而致患者失眠。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可使闭塞的房角重新开放,房水循环恢复正常,眼压下降,减轻不适[6],使患者更易入睡,心理干预在心身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已有诸多文献报道,护理工作者应加以重视,要以真诚、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诉求做耐心的倾听,以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本组86例患者中第一次来医院就诊者为51例(59.30%),对要进行的眼部手术不了解,对于手术是否成功,如何配合,视力能否恢复等更是知之甚少,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应注重建立全面而规范的疾病健康教育路径,通过积极传递与其病情和治疗相关的信息使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加强患者的治疗认知度,应尽己所能为其解惑,消除其忧虑,增强其治疗信心。若手术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心情低落、抑郁,此时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用成功病例给以正面引导,通过护士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度过疾病不平顺的过程,从而起到药物和手术所不能取代的心理治疗作用。

3.4 总结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的身心疾病,除先天解剖因素外,心理精神因素和神经衰弱及失眠是导致该病的诱发因素,失眠不但增加患者痛苦,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必须针对失眠风险因素,积极予以有效干预,以改变患者不利于睡眠的行为和习惯,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睡眠方式,以保证躯体及心理状态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王静,段宣初.青光眼与睡眠[J].国际眼科杂志,2007,7(6):1662-1664.

[2]袁征,叶秋萍,单,等.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1):61-62.

[3]梁鑫,宋艺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8(23):1721.

[4]王卫星,孙宇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9)2:13-214.

[5]陈琼瑶,周天天,周金梅,等.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6):33-34.

[6]张绍蓉,邓雪莲,叶飞,等.不良心理因素对高危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理杂志,2009,7:13-14.

上一篇:重症监护室进行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病人的心理护... 下一篇:53例新生儿脓疱疮的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