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的真谛

时间:2022-09-20 02:19:55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13-02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是管理者,也是引路人;是良师,也是益友;是慈母,也是严父。多年来,我就是用下面三句话带班,也带好了班。

一、“孩子,你能行!”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果实实用而冷落花,也不会因为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了草。”每个家长教孩子呀呀学语、学走路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每个家长都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于是孩子在家人的鼓励下成功了。我一直担任中学班主任,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学生的行为能力、个性品质还没有成型,也正是一个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品德行为等形成的重要阶段。好与坏,将会影响其一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是,我始终坚信:优秀的孩子是可以夸出来的。平时,我就从一些平凡的小事中对学生加以鼓励和鞭策。如果教室地面干净,我会说:“感谢今天的值日生,为我们创造了整洁的班容,让我们为他们鼓掌致谢!”如果谁的作业字写得认真、漂亮,我一定会不忘在全班展示。如果哪一个学生课文朗读的好,我会笑着打趣:“电视台的播音员什么时候来到我们班了?”如果谁为班级做了好事或者帮助了同学,我一定会及时奖励他。每当孩子们听到这些表扬和受到奖励的时候,我总能在他们的眼睛里捕捉到异样的神采。

杨阳是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年龄大,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经常出入游戏厅、网吧。为此,我特地多次到他家里走访。我发现他的父母读书不多,在城里靠出力气打工,也不怎么重视孩子的学习。一次我拿出杨阳的作业本对他父母说:“你们看,杨阳的作业本上字写得多认真,可以看出他是个有基础和有能力把学习学好的孩子。只是他目前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不好。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他一定能行的!”我发现他唱歌不错,就每星期安排他领一次唱歌。他个子大有力气,主动帮班上倒垃圾。我就当面对他大加表扬。双休日,我又常常打电话到他家里,和他谈上几句话,提醒他要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多看书。每当我发现他进游戏厅和网吧时,就毫不留情地制止。还做通他父母的工作,让他们天天亲自接他回家。他父母没空时,我就亲自陪他回家。渐渐地,他对学习开始充满了热情,作业的正确率高了,也再不玩游戏和进网吧了。他的父母都说:“真没有想到,我们的杨阳一回家不是做作业,就是看书。听话多了,也懂事多了。”现在他已毕业,进入高中学习。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好多孩子,就是在老师的一声声的鼓励下,一次次的表扬中,找回了自信,激发了信心。自强、自立的种子一点点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孩子,我爱你!”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而脆弱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班主任老师的呵护和珍爱,为他们带去阳光雨露;也需要班主任老师的提醒与指导,为他们除去旁逸斜出的杂枝病枝。在工作中,我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记得在上一届班上有个叫秦丽的女生,她的家庭极为特殊,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可是她妈妈却有间歇性神经病,母女俩靠低保生活。艰难的家庭条件,使得她小小的年纪就在求学的道路上遭遇到种种困难。我常常在她的抽屉里偷偷放些学习用品,也经常在生活上接济她们家。班上组织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我会为她买好可口的食物,让她高高兴兴地和别的孩子一样参加集体活动。她很努力,也很懂事,学习成绩好,学习委员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升入高年级后,还担任了校广播站的播音员。

可是有一次,班长告诉我,秦丽把捡来的10元钱花掉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猛地一沉:这孩子怎么……我把她叫到一边,温和地询问她是不是缺少什么学习用品,有没有喜欢什么书。并说:“秦丽,如果你缺什么东西,跟老师说好吗?”她点点头。我又不动声色地让其帮我填写班上的好人好事记载本,把班上同学捡到东西交公的事情记下来。记着记着,她突然哭了起来。我拍拍她的肩,说:“秦丽,别哭了。如果有什么心事,回家写到周记里吧。”之后她在周记里向我坦白了一切,还向我保证再也不会那样做了。我在她的周记后面写到:“哪个孩子在生活当中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呢。经过这件事,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懂得更多,你会成长的更完整。”

近几年来,“留守生”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上一届我班就有10来个“留守生”。据了解,有的父母一月或几个月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才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他们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在读书就万事大吉尽到责任了,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与交流。由于这些孩子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甚至走上极端,导致一系列悲剧发生。看到这些孩子,我经常想起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我对班上的“留守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在班上,我建立了“留守生”档案,并定期和家长保持联络,互通孩子的情况。时间一长,这些家长也经常打电话给孩子问这问那、沟通交流。亲情连线,孩子高兴,家长放心,老师安心。至今,许多上了初中、高中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还和我保持联系,叙说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三、“孩子,要爱他人!”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不懂得关爱他人,集体意识薄弱。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做到“心中有他人”,让他们不仅享受爱、接受爱,而且学会付出爱。我总向孩子们灌输:“成功与人分享,快乐便会加倍;痛苦与人分担,痛苦便会减半。”

《论语》告诉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次带班参加劳动,正碰上下雨。因为赶时间,我带着学生冒雨打扫清洁区。任务完成时,学生也大多淋成落汤鸡了。我急忙取来毛巾,一一帮他们把头发和衣服擦干,并从办公室提来开水倒给他们喝。事后,有学生偷偷对我说:“郑老师,你知道吗?您那天给我们擦头发和衣服就像我们的亲妈妈。大家都说以后要向您学习。”我听了心里一震,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收到这样的效果。平常总是说得多,做得少。须知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不光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相信学生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一定会懂得去关爱他人。因为爱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萌芽、生长。

20多年的教师生涯,在摸索---学习---实践中,我渐渐悟到了“带班”的真谛,那就是:爱心、责任、智慧。

上一篇:润物无声,师爱无言 下一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