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师爱无言

时间:2022-04-23 07:24:49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05-02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是师德的最佳体现。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学习成绩却非常好。这个特殊的学生很快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便主动找他谈心,交谈中我发现他其实很健谈,并不像在教室里表现的那样。原来他是因为怕同学笑话才不敢上课举手,不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我告诉他,其实你很优秀!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上课时也敢于举手回答问题了。与此同时,我又发现了他身上的一个潜质――有朗诵方面的才能,只是常常一个人在早读时“自我陶醉”,却不敢展示给大家。为了增强他的自信心,课堂上我让他领诵课文、活动课上我让他讲故事给同学听,一段时间下来,他的变化非常大:升旗仪式上他能代表班级进行演讲了,学校的演讲比赛他也能积极参加了。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他穿的衣服大多是别人给的,在征求了他的意见后,我把自己一些不穿的衣服挑他能穿的送给他,他也欣然接受,不过这是我俩之间的秘密。

如今的他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他还是经常来找我,要参加作文竞赛了,让我给他改改习作;要代表班级参加演讲比赛了,找我给他指导一下。看到他如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真为他感到高兴。每逢教师节、元旦,他总会给我发个短信或寄张贺卡,说的最多的便是感谢我对他的赏识和教导。他说:“没有老师您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句话我固然承受不起,但我越发感到,作为教师,我们理应当好“伯乐”这个角色,努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特质。我们也要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让学生因我们的扶持而自信、而自强!

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同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尊重和关注弱势学生是面向全体的前提和关键。在每个班级里都会存在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这些学生身上普遍存在一个特征:自卑且缺乏自信。作为班主任,对待此类学生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因为我们的关注会让这些落单的孩子重拾自信。

当然,爱这样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但是这种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道。或许这种爱,未必一定能在学习上显出效果来,但是它使人心热,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从而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对于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听说做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威严”,于是,初登讲坛的我,为了拉开年龄上与学生过于相近的距离,掩饰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弥补初登教坛在教学上存在的许多不足,一句话,为了叫孩子们信服我,我课内课外板起了我本来友善和蔼的面孔。果然,半学期过后,我的“弟子”们变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们见到我,想笑,但脸上的肌肉扯不开来,因为怕我,想视而不见又不敢,因为我明文规定,见到老师要有礼貌,于是,他们只好颤着嗓音,挤出一句“老师好”,随即便低下头去,一溜烟地不见了。有时,他们在教室门口嬉耍,只要听说我“驾到”,变吓的鸡飞鼠跳,最后钉在座位上,大气不出。这种场面,虽然多少使我感到某种隐约的失意与不安,但终究制服了学生,并因而获得了纪律优胜流动红旗,期末还被评为先进班级,我也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这些胜利,一下子便将那些阴影一扫而光,我陶醉在自豪与得意之中。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击醒了。班上有位男孩子叫小军,他学习基础差,经常不完成作业,而我对他不是挖苦就是讥讽,要不就是板着面孔。有一次,他作业没完成,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补。”他鼓起勇气,怯生生地说“老师,我在学校补吧。”我冷笑一声,幸灾乐祸地说:“怎么,怕挨打?还是回去好,挨打不要紧,只要记住疼,以后就会写作业了。”他走了,我的心也“宽”了。然而他下午没有来,我的心不安了。我的良心促使着我走到了他家,他并没有回家补作业,只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念书了,我给您喂猪。”我形容不出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只觉得像有一只巨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自责、忏悔、镂心蚀骨的痛楚阵阵袭来。小军渴望谅解,渴望温暖,渴望关怀,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孩子的班主任,对他是什么态度?真正把他看作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希望了吗?羞愧啊羞愧,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被我亵渎了!

于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并将它跟孩子们的心融汇到了一起。孩子们变的爱笑了,活跃了,不再怕我了,爱上我了。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用师爱为师德冠以最绚丽的光环吧!

上一篇:向图画老师学习教作文 下一篇:“带班”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