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20 01:49:17

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使用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聚焦超声技术进行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并观察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使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疗效。显效85例(85%);有效12例(12%);无效3例(3%);总有效为97例(97%)。患者未有中耳炎、鼻中隔穿孔、鼻窦炎、鼻腔黏连、支气管哮喘、嗅觉障碍、黏膜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过敏性鼻炎,聚焦超声技术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小、疗效显著。

关键词:聚焦超声;过敏性鼻炎;疗效分析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的多发和常见的变态反应疾病,发生于鼻腔粘膜,打喷嚏、鼻腔粘膜红肿胀大、鼻痒、流鼻涕为其主要表现,可引起中耳炎、鼻中隔穿孔、鼻窦炎、鼻腔黏连、支气管哮喘、嗅觉障碍、黏膜萎缩等并发症[1]。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单纯依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其中男患者68例,女患者62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为5个月~17年。入选参加此研究患者的标准:①常年患有过敏性鼻炎疾病;②给予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无效;③符合2004年兰州会议制定的有关过敏性鼻炎的标准;④给予药物治疗无效,自愿接受使用聚焦超声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排除参加此研究患者的标准:①上下呼吸道具有急性感染;②伴有鼻中隔偏曲、鼻息肉;③伴有心、脑血管疾病;④肾脏、肝脏功能不全;⑤计划处于或处于孕期、哺乳期;

1.2 方法在使用聚焦超声技术进行治疗时,所有患者均仰卧,使用2%的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在鼻腔粘膜进行表面麻醉,麻醉3次。使用CZB型超声鼻炎治疗仪,将功率参数设置为III档,发射头扫描速度2.5~6.5mm/s,扫描线的间距为2.5~4mm,每条扫描线扫描两次,治疗头超声发射窗贴紧鼻黏膜,发射头对准扫描时对准鼻丘、鼻腔外侧壁的前上方、鼻中隔两侧的前上方、下鼻甲的前部、两侧的蝶腭孔。治疗时间为350~650s,在局部停留的时间不超过2s。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鼻腔情况调节总治疗剂量。

1.3 治疗疗效的评价: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进行评定治疗结果。依据2004年兰州会议制定的有关过敏性鼻炎的标准:症状改善率小于25%,视为无效;症状改善率在26%~65%,视为有效;症状改善率大于66%,视为显效;计算公式为:症状改善率=(治疗前的得分―治疗后的得分)/治疗前的得分×100%;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分级(见表1)。

2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使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疗效。显效85例(85%);有效12例(12%);无效3例(3%);总有效为97例(97%)。患者未有中耳炎、鼻中隔穿孔、鼻窦炎、鼻腔黏连、支气管哮喘、嗅觉障碍、黏膜萎缩等并发症发生(见表2)。

3讨论

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因素有很多,如螨虫、动物的皮毛、灰尘、空气中的刺激物质、花粉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涕等,同时还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如中耳炎、鼻中隔穿孔、鼻窦炎、鼻腔黏连、支气管哮喘、嗅觉障碍、黏膜萎缩等。如能早治疗、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就可控制呼吸道的过敏症状,可延缓支气管哮喘发作时间,可有效减少呼吸道病变和心肺发生,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容易操作、定位准确、组织的穿透性好、有效、安全的特点[3]。治疗过敏性鼻炎时,超声所具有的能量于鼻腔黏膜下聚集,导致聚集处的组织凝固性变性或坏死,而对非治疗部位因能量不足而不至于造成损伤[4]。聚集处的组织凝固性变性或坏死后,于局部发生炎症反应,鼻甲组织发生减容反应,改善患者鼻塞症状。鼻腔组织受到破坏后,鼻腔组织的腺体分泌能力下降,从而控制患者的鼻涕症状[5]。

本研究表明,使用聚焦超声治疗治疗过敏性鼻炎6个月后,显效85例(85%);有效12例(12%);无效3例(3%);总有效为97例(97%)。患者未有中耳炎、鼻中隔穿孔、鼻窦炎、鼻腔黏连、支气管哮喘、嗅觉障碍、黏膜萎缩等并发症发生。使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小、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J].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 ( 3) : 166 - 167 .

[2] 袁伟,黄闯,张学渊.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 18) :828-830.

[3] 朱谨.变应性鼻炎治疗新技术:聚焦超声治疗[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6 ,21 (1) : 26 - 30 .

[4] 熊奇斌,刘绪光,罗许勇,等. 鼻内镜下射频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J].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 ,10 ( 3 ) : 141 - 143 .

[5]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5-78.

上一篇: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颈椎外伤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