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时间:2022-09-20 01:11:20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摘 要:教育学是注重学生实践的应用型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在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师范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促进学生向合格教师角色转换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设计;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52-02

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教学条件的准备

教育学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校内应配置投影仪、计算机、网络工具等接近真实的现代化小学环境;校外还要有经常性的小学见习、实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环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老师需要较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管理

教育学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应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并明确规范项目负责人职责及成员间的关系。项目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三)课程性质

小学教育学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以培养学生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能够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课。

一要充分体现师范教育专业的先进教育理念;

二要体现出“专业知识+现代化技能+职业素养”的办学理念;

三要突出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小学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的课程。心理学和教育学对突出师范特征起重要作用。

(四) 课程目标

教育学课程是高职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属于基本素质教育模块,为各师范类专业公共必修课。

该课程针对师范教育过去“培养合格教师”的滞后目标定位问题,根据当代“优秀教师期待”的实际诉求和国家“卓越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确立了培养卓越型小学教师的高端目标定位,引领师生投入教与学的创新,切实提升学生的高级创造思维、交往、关爱孩子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本课程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必达目标以及要求部分学生达到的目标主要有:

(一)必达目标

1.认真而系统地阅读、学习和探究教育学教材。

2.增强教育学学科的理论素养。

3.训练并提升教育学应用与开发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二)发展目标

1.开展一定形式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初步养成提出、研究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习惯、技能与能力。

二、小学学生单元方案设计

教育学课堂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单元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践环节,明确实训任务及案例,在注重实践的同时,每个课程单元设计还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过程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在能力训练任务的要求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实现是一一对应的。

授课内容:第三单元 小学学生课时 4课时。

(一)能力训练项目

任务一:会通过观察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判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任务二:会运用正确的学生观。

任务三:会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让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快乐、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能力(技能)目标

1.用“一句简短的话”表述案例中蕴含的学生观。

2.通过案例找出其中蕴含的学生观。

3.会从教育学角度理解良好的儿童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意义。

4.会运用正确的学生观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5.会运用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让学生在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愉快工作。

6.会运用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摸索、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7.从学习习惯的一般特点着手,了解学习习惯的具体特点。

(三)知识目标

1.理解学生观。

2.了解学生观。

3.了解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4.识记并理解多维视野中的儿童观。

5.遗传、环境、辐合论儿童观的关系。

6.了解学习习惯的一般特点。

7.了解10种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学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教育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主要采用视频教学法+情景再现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小学学生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四、课程考核方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改变以前以理论考核为主模式,坚持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的原则进行课程考核。

(一)实践操作考核

根据课程单元的设计方案,建立每个项目实践操作考核表,学生根据考核表的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和操作训练。课程分为10个实训项目进行考核,每个项目100分。

1.过程评价(30%)结合提问、教学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2.知识评价(30%)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对知识要求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实际操作评价(40%)根据学生对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每个项目学完后按照项目考核要求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和口述的结果,依据项目考核表规定的分值,给出本项目的实践考核成绩,课程结束时计算出每个学生该课程实践操作的考核成绩。

(二) 理论知识考核

在重视实践环节考核的同时,进行理论考核。考核题型以判断题、选择题为主,尽力避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题型,理论测试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积累知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收获与反思

收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合理精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核心。“教学做一体化”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和课堂内静态教学模式,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任务(或项目)的实施一气呵成,从而逐步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课题(或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职业素质。

反思: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一体;教学组织形式由理论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构成一体;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师由“主讲型”向“指导型”转变,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和学习主体客体化……要改进的仍有很多。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作为高职高专教师将其灵活应用到教学中,为国家和企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小学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3]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2004,(2).

[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试论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