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时间:2022-09-20 12:19:35

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阅读理解的过程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本文试图从语文阅读心理出发,探求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联系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是学生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大为提高,图式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系列心理加工的过程,学生的阅读理解需要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性地同化和顺应。因此,学生原有的关于阅读的背景知识以及对原有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以及在学生新知识的构建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变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一.图式理论

“图式”本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他认为,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联系起来才具有实质意义。而现代图式理论中的“图式”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鲁墨哈特为代表的现代图式理论,并成为阅读心理学领域研究阅读理解过程的主流理论。鲁墨哈特将“图式”称为认知的建筑块料(或“组块”),是所有信息加工所依靠的基本要素,所谓的图式就是“世间典型情景在大脑中的反映。他认为人脑中所保存的一切知识都能分成单元、构成“组块”和组成系统,这些单元、“组块”和系统就是“图式”。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图式理论被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运用于阅读研究,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在联系。该理论认为阅读理解就是文字符号的解码和读者根据自己已有的图式进行意思重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的图式起着重要作用,读者会将自己的态度、兴趣和期望带入其中,以致不同的读者会因阅读目的或知识经验(图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现代图式理论已远远超过了先驱者们对图式的理解,其研究成果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的内在联系

图式主要功能是用来说明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过程,而语文阅读理解是运用图式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加工和评析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指出,理解的主要机制是,当阅读材料中的线索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图式之后,图式中的变量就会被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具体化,使他们会用图式去同化新知识,或者改变旧图式,用以接受新知识。

语文阅读活动是一个阅读主体和客体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旧有的阅读图式不断得到补充和调整,从而使其阅读能力不断提高。阅读是阅读的主体和客体双向交流的过程,首先,主体把眼睛所能接受到的信息输入到大脑中储存、加工,这个过程需要主体原有的语言知识,一旦与阅读目标相关的知识被激活,另外的与之相连的图式也随着活跃起来,这种状态即联想。对于阅读来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大脑就开始把收到的信息同原有的语言知识图式进行联系,并不断加工整合,这样就实现了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的双向动态交流,达到了阅读的目的。这也就是图式理论所说的阅读主体被激活的图式与阅读客体之间的互动。

三.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材料的意义并不在于文字符号的本身,文字符号只是向读者提供了调用图式的线索和方向,阅读材料的意义存在于读者的图式之中,是读者赋予的,不同的读者就同一篇文章可以根据自己的图式赋予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我们说一个读者读懂了一篇课文,就是说他已经建立或找到了一些适当的图式,这些适当的图式对于这篇课文的各个方面作了一致的合理的说明。如果一个读者在阅读一篇课文时无法找到这些图式,那么,对该读者而言,这篇课文便是难以理解的。

(一)图式理论对语文知识结构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图式理论指导下,语文知识可以被浓缩成框架,框架是事物的组织、结构,也是图式。它具有指向性和开放性。指向性是指构成图式框架的元素是各种变量,这些变量为学生理解课文确定了目标。例如,说明文中概括结构图式的框架:(1)每个段落中含主要思想;(2)大多数语句都是为主要思想提供证据;(3)含有表达定义、原理、法则的句子。若学生掌握了这种图式框架,他们就能够很容易地分辨出课文的某个段落属于这种图式。

(二)合适的图式是正确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

阅读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以往的生活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阅读时他们会借助头脑中这些知识、经验组建的图式,与文本信息进行拟合、比对,如果有相应的图式,就能形成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否则便不能形成正确的理解。

(三)图式的选择决定阐释的丰富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个体因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的差异会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做出不同的解读。图式具有选择性,每个人依据其选择的不同,对同一篇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其图式选择的合适性和丰富性也决定了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四)丰富的图式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根据图式理论,读者阅读时出现理解障碍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读者可能不具备适合阅读客体的图式,二是读者虽具备适合于阅读客体的图式,但不能为文本信息所激活。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图式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各种图式,并不断进行整合,组织;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文章理解的过程中不断激活旧有的图式,运用旧有的图式不断将新信息具体化,并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中小学阅读教学应注意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图式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中应确定的一个目标就是丰富学生的知识网络系统。除了通过书本途径,即大量阅读以外,还要让学生理解实际生活中的知识,如生活常识、社会经历、社会见闻、科学知识和文化习俗等。

参考文献:

[1]吴萍.图式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马笑霞.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研究,1997,(5).

[5]李国忠.图式理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3,(6).

[6]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黄立宇.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段落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下一篇:浅谈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