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前的测试及维护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20 09:27:30

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前的测试及维护模式探讨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飞速发展,国内已开通多条地铁线路。随着地铁的发展,地铁建设及运营公司对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功能需求交日益提高,对系统的可靠性关注度增加,对运营前的筹备工作不断深入,本文针对以上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测试

中图分类号:U23 文献标识码:A

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以下简称AFC系统)采用全封闭的运行方式,以及计程、计时的收费模式。AFC系统由中心系统级、车站系统级、车站设备级三大部分组成。为保证该系统在地铁投入运营时能够安全、稳定地发挥作用,需要在运行前对其功能、技术性能、系统稳定性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一般需要半年时间。

1 运行前的测试

AFC系统在运行前的测试包括:系统交易数据的准确性测试,终端设备(包括自动售票机、闸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验票机等)的功能测试、临界值测试、压力测试以及系统的联调。

按照工程建设的进度,最初完成的是车站设备级的安装调试,然后是车站系统级,最后是中心系统级。测试的顺序也是配合工程的进度完成。

2 终端设备测试

2.1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是测试其是否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及运营提出的需求,包括售票机从投入最后一张纸币或硬币后出票的速度,纸币、硬币的防假币、防钓鱼功能,维修、操作界面的可用性,对硬币、纸币单独购买、组合购买、找零功能等;闸机通行速度,防尾随功能测试,降级模式功能测试等。

2.2 临界值测试

测试内容主要是售票机、闸机各个钱、票箱的上限及下限,包括硬币回收箱、纸币回收箱、硬币找零箱、票箱,测试其限级设置及达到限级时设备的正常反馈。

2.3 压力测试

主要对售票机、闸机进行每台不低于一定数量的走票测试(量尽可能大),测试设备在大客流压力下的可靠性,组织集成商对测试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4 车站系统测试

2.4.1 交易数据的准确性

此项测试包括终端设备上传交易的准确性,需票务部门、车站部门、维修部门等共同参与完成,需在测试前对测试方案精心策划。

2.4.2 报警信息的准确性

该项测试主要包括终端设备故障报警及操作提示报警,故障报警如终端设备网络中断、设备退出服务;售票机纸币不能使用、发票模块不能使用;闸机回收票卡模块不能使用、扇门故障等。操作提示报警包括售票机发票箱将空、已空,纸币钱箱将满、已满,硬币找零箱将空、已空;闸机票箱将满、已满等。测试对于故障报警及操作提示报警需界面显示或是声音提示是否准确并满足运营需求。

3 中心系统测试

中心系统的测试与车站系统测试在交易及报警信息准确性方面基本相似,只是测试核对工作由单站变为全线。另外中心系统需测试的一项主要内容为各种模式的实现,包括紧急模式、降级模式等,测试模式的实现是否满足运营设计需求。

4 联调测试

在AFC系统投入使用之前,AFC系统的联调至关重要,其意义有:检验系统观念、设备整体工作能力指标及技术性能是否满足运营需要;检验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具备投入试运行使用的条件;检验使用、操作人员是否能熟练操作设备;检验设备维护单位及人员组织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检验AFC系统在不同客流情况下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检验票价及各类车票票种在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检验各类数据统计是否完整、准确;检验客运组织及应急预案是否切实可行。

5 运营维修

5.1 机电维修模式

定期的计划维修,即计划修。由维修中心制定一个严格的定期维修计划和一个常规的预先维修计划,减少停机时间和机电设备对服务的影响。设备的故障维修,即故障修。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相应工区组织维修,减少故障维修响应时间和故障修复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设备重新投入运营。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每周各工区技术管理及维修中心技术管理召开一次例会,总结一周设备故障,利用故障和趋势分析方法找出潜在的故障隐患,针对定期检修程序和方法制定一些必要的改进措施,使设备保持长时间的定运行。综合后勤支持。做好备件周转统计、消耗数量,做好补充,保证一线设备能够在最短时间修复。根据设备常见故障、易损部件统计,对设备进行改造,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5.2 维修方法

5.2.1 计划修。根据供货商对设备的维修修程和实际运行环境的情况,制定各专业定期维修计划,确保系统运行符合各种技术指标。计划修是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根据系统动作状态和部件的寿命,划分各种修程,按计划进行修理维护。分日常维护、月检、季检、半年检及年检等5级修程,根据不同的修程,对设备进行局部的维护维修、部件模块的替换和维护维修、全面的维护维修。制定此计划维修主要可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将系统运行影响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减少设备不必要发生类似故障而导致停机的情况。设备运营达到所要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2.2 故障修。当设备发生故障后,为尽量减少设备停机时间,设备故障的有效判断和完善的技术支持将对快速修复响应起重要作用。故障维修主要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预先清除隐患:维修工每日对所在工区车站进行巡检工作,发生预告警故障进行排除,减少设备故障次数。(2)快速响应:当发生故障后,机电工将立即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工作,如有不能解决故障,将报告给本工区技术管理,由本工区技术管理进行技术支援和故障抢修。(3)逐步升级的维修:在维修故障设备过程中,若工区技术管理无法修复故障,将报告给维修中心技术管理,由维修中心采取维修及技术支援等必要的措施。(4)故障修复跟踪:故障修复以后,由工区技术管理进行故障跟踪,及时掌握设备在修复以后的运行质量。

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针对设备故障每月进行故障趋势分析,分析设备和部件的异常故障,重视故障的异常增加,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改进)来解决故障。根据故障趋势分析,对设备进行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和操作寿命。根据各种维修修程对故障维修进行记录,建立维修文档,利用故障趋势分析方法找出潜在的故障隐患。跟踪故障设备修复后的运行情况,预测设备将要发生的故障。

5.3 综合支持

现场故障的快速解决、故障率的减少,需要维修中心的支持。维修中心的工作包括精密部件大型检修、生产物资流转、修订维修、检修规程、故障部件的返修、部件板卡维修、设备的改造工作。

5.4 精密部件大型检修

对专业设备中精密部件定期进行大型检修养护工作。定期对精密部件进行检修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寿命,提高部件的工作稳定性。制定精密部件的养护计划,管理精密部件的流转。

参考文献

[1]石慧麟.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

[2]于鑫,王富章.城轨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

上一篇: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的发展和应用探讨 下一篇:浅谈我市CNTV互联网电视系统平台建设和系统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