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扶持车市?

时间:2022-09-20 09:17:49

该不该扶持车市?

一些激励政策,最终保护了自主品牌销量的那个数字,而非自主品牌。

“中考”刚过,面对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不理想分数,业界各种传闻纷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取消汽车限购、减免购置税延续、千亿元补贴新能源汽车7月出台等传闻一再引发汽车市场的震荡。但我们关注的是,车市到底该不该政策扶持?

政策对车市影响有多大

现在,有关利益方已经开始就政府当前针对车市采取的相关政策产生激烈争执,其中的核心问题便是仍在执行中的汽车限购政策是否应及时取消,以及后续其他有碍于整个车市发展的政策是否有继续出台的必要。特别是发改委申请取消汽车限购的消息,更是引发热议。

“激励政策出台时缺乏统筹考量,退出时机又过于果断,以至于企业感觉都像坐上了过山车。”某自主品牌企业的销售老总抱怨的说,在经济不景气时,刺激政策一股脑都出来了,待经济形势稍微好转或城市面临拥堵难题时,激励政策又来个“釜底抽薪”,其变化之快让企业难以适应。

此前,在2009年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大背景下,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免和节能车补贴等刺激政策的“三板斧”配合着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给中国汽车市场创造了1364万辆的销量佳绩。随后,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在这一“创纪录”的数字中,政策的推动作用接近20%。可见政策对车市的影响是多么直接和明显。

但随着激励政策的退出和城市治堵方案的出台,今年上半年,车市销量“应声而跌”。7月份,这一下滑趋势仍然没有得到遏制。

在享有“中国车市晴雨表”的北京,一场以自主品牌经销商为主体的大撤离已经吹响了“集结号”。部分奇瑞、比亚迪、长城、夏利、哈飞和五菱等品牌经销商,在“摇号限购”政策的影响下纷纷关门歇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业内关于“自主品牌抗风险能力弱”的判断。

自主企业没系“安全带”

退潮时方知谁裸泳。针对自主品牌目前发展困境,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激励政策起效时,自主品牌用销量的迅猛增长暂时掩盖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缺失;而一旦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自主品牌自身发展所面临的短板才真正“水落石出”。

上半年,国内车市急踩“刹车”,自主品牌以最大跌幅,成为最“受伤”的群体。乘联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日系6月批发销量比5月份增长了30.5%,零售销量增长了18.8%。对比之下,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在持续下降。

“刺激政策的过早退出已经让不少本土企业普遍感到压力。”乘联会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市场份额逐月下滑,自主品牌开始被边缘化,而市场环境给自主品牌带来的压力也十分巨大。”乘联会的负责人如此表示。在SUV市场,目前日韩车系在该市场的份额已达45%,而自主品牌SUV的市场份额已由最高峰时的46%,降至5月的39%,随着日系车逐步复产,这种下滑的趋势在6月越发明显。

受制于产品品质、品牌影响力和营销能力等短板,自主品牌在进军中高端市场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合资品牌更是以“一边倒”的优势力压自主品牌。来自乘联会的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国内中高级轿车中,合资与自主的比例对比为91%∶9%,而这种“一边倒”的差距到今年前5个月已经扩大到91.6%∶8.4%。

盖世汽车机构就此展开调查,共有2774位业内人士参与其中。

调查结果显示,61%的人士并不认可在车市一出现低迷行情就呼吁政府行政手段的介入;25%的人士对此抱以希望,在行政手段频繁的干预下,市场不乏对政府的“救市”举措有着强烈的依赖性;14%的人士对此模棱两可,认为是否需要呼吁政府行政手段的介入还“不好说”。

事实上,从2009年至2010年底,中国汽车在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三大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所涉及的细分市场均出现了高速增长,其中尤以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销量为最。调查机构曾就“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是否应退出”进行过调查,当时的结论是,基于国内通胀压力等因素,保证未来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汽车等经济刺激性政策如不及时退出,市场的增长动力很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将耗尽。

现在,市场出现大幅下滑,除了通胀背景下用车成本的攀升导致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态加重,以及日本大地震导致一些企业因供应链受到影响产能受限等因素,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上述刺激政策退出以及车市在前两年被很大程度上给提前透支。尽管现今的限购政策对车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能对从“政策市场”回归后的车市的正常下滑现象视而不见。

2011年北京市场的自主品牌销量大挫,一些人士将其与限购直接挂钩,而忽视了购置税减征结束以及消费提前透支的影响。

当前车市该不该救

“政策不应只鼓励企业做大销量,而应该鼓励企业多投入汽车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开发。”长城汽车副总经理商玉贵表示,最有效的激励政策往往是以更严苛的标准,倒逼企业做技术升级,或者投入更大力量做设备更新,而不是依靠山寨手段,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一个不好的趋势是,现行的一些做法,最终很可能保护了自主品牌销量的那个数字,而非自主品牌这个产业。例如,大范围推行合资自主,就很可能只会赢得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占领50%这个表象,而无利于培养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车企。这是非常值得警示的。

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北京取消这一限购政策的可能性不大,除了市场层面,对于机动车保有量逼近500万辆并被冠以“首堵”之称的北京而言,治堵俨然已迫在眉睫。更为重要的是,对北京实施限购政策可以表明政府在环保、能源压力趋紧的当下所坚持的立场,对全国而言也是一个风向标:不会因为过度考量经济增长而以牺牲环境、能源安全等为代价。

一位行业领导曾说过,汽车是最不需要中央操心的产业。其实,就在盖世汽车机构展开调查的过程中,有消息称一个由国务院牵头,工信部、发改委以及中汽协参加的内部会议在数日前召开。会议主旨是,为抵消限购带来的影响,近期政府将会有新的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出台。

此事是否成真,则需时日方见分晓。

上一篇:“生物”产业渐趋成熟 下一篇:洗牌将至 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