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测井地质一体化解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0 08:51:33

浅析测井地质一体化解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摘 要:测井地质一体化解释目前在国内多个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好解决了勘探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对深层气藏、多层层状油气田、复杂断块油气田等储层问题。有效实现了增储建产,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测井;地质一体;解释;评价

1 针对油藏特点,结合评价需求,以测前设计为依托,应用成象测井技术

目前开发的重点已从构造油气藏向复杂、隐蔽性油气藏转移。要全面提高复杂油气层的评价能力,不仅在评价阶段要着力应用各种适用的评价技术,更要在采集阶段加强重点井的测前设计工作,针对不同的油藏特点,以测前设计为依托指引整个测井评价过程,各油田先后研究和制定了测前设计的内容、技术规范及工作要求,纳入QHSE体系管理,确保了成像测井资料采集的针对性和地质应用效果。

测前设计不仅关系到测井施工的安全性、时效性,更关系到测井资料的质量和有效性。采用针对性不够的测井参数采集的资料可能是合格的,但不能有效反映储层的特点和含油气性。在采集常规测井资料的基础上,依托5700测井系列采集的高精度成像测井资料,结合油田地质需求,开展了重点领域勘探和开发测井系列适用性分析、不同类型储层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图集、成像测井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并相应开展了储层测井评价需求研究。同时研究和制定了核磁共振、阵列声波、高分辨率阵列感应、声电成像等测井项目的测前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了成像测井资料的针对性采集和地质应用效果。

2 以核磁共振为代表的成像测井、处理解释技术

成像测井技术是测井技术发展历程上的一个巨大跨越,不论是测量的精度、蕴含的地质信息量,还是通过后续处理消除测量环境影响的技术、提供的直观图像信息等,都是测井技术的巨大进步。5700测井新技术资料信息丰富、数据精度高,在油气水层评价及解决开发领域测井解释难题方面有明显优势,为复杂储层、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井壁成象、裂缝、孔洞定量分析、孔隙结构分析、阵列声波成象、岩石力学参数分析、电阻率径向特征等方面丰富的测井评价技术。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是目前唯一的一种能够反映原油性质的测井方法,其与常规测井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确定孔隙度时,不受骨架固体的影响,确定流体饱和度时能够避开地层水电阻率,而且,可以把不同赋存状态的水,如束缚水和自由水区分开来,不同粘度的原油,其在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上分布位置不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在认真研究区域地质背景、搞好精细测前设计工作的基础上,采集过程中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质量控制技术保证其资料的可靠性,评价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观测模式,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开发了时域分析评价技术(TDA)、扩散分析评价技术(DIFAN)、扩散增强分析技术(DMR)、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原状地层含油饱和度综合评价技术(MRIAN)等,解决了储层评价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在准确计算储层参数、提供孔隙结构分布、评价复杂岩性储层、岩性低阻油层、低孔、低渗储层、稠油水淹储层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例如储层岩性、物性变化大,油、气、水层电性特征紊乱,普遍存在泥质含量高、粒度中值低等特点,导致毛管发育、束缚水含量高,从而造成油、气层的低阻,该类储层只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流体性质有一定难度。

3 利用测井新技术,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开发储层精细描述分析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目前勘探开发中遇到的复杂砂岩储层主要有纵向上岩性粗细变化较大的砂岩储层、含砾砂岩储层、钙质砂岩储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常规测井技术和解释方法在评价复杂砂岩储层中或多或少存在多解性、不确定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解释结论、储层参数等方面的偏差。

储层精细描述不仅提供常规的岩性分析和储层参数计算,更能充分利用测井资料中蕴含的丰富地质信息,结合测井资料处理技术,提供岩性细节特征、储层参数精确分析、岩石沉积特征等更为丰富的测井和地质信息。利用以高分辨率阵列感应、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交叉多极阵列声波测井技术为代表的测井新技术和解释评价新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复杂砂岩储层精细描述和评价中的问题,也是测井综合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4 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果

以高温高压测井技术,岩性及储层识别,储层类型划分和有效性分级,储层的孔、渗、饱及裂缝、溶孔、溶洞等参数的定量计算,流体性质识别,裂缝与层理、应力场、断层的组合关系评价技术为主的潜山油气藏测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针对砂泥岩裂缝性性储层、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火成岩裂缝性储层储层的分类评价技术等。

利用测井方法探测裂缝的主要依据是裂缝与基质(岩块)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物理特性,然而,测井响应也受地层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识别裂缝、流体的精度和可靠性,我们研究了多种技术进行裂缝识别、裂缝储层参数定量、流体性质分析及定量评价。

5 根据“三低”储层特点,围绕评价难点,研究相应的储层综合评价技术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地质对象越来越复杂,勘探开发目标逐渐转向“三低”(低阻、低孔低渗)油气藏,其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岩石的导电性复杂,形成了低阻油层以低电阻评价难为特点,而低孔低渗以高电阻评价难为特点的不同难题。多年来,“三低”储层的测井解释一直是影响测井解释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测井解释领域的一大难题。

低电阻率油气层从成因上可分为以下几类:泥浆侵入轻质油气层,造成测量环境均为水层特征;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地层束缚水含量高,相对含油饱和度低;储层岩性纵向变化大,薄互层发育,测井分辨率不够;储层性质特殊,岩电参数发生明显变化;低矿化度复合成因低阻油气层;受储层内导电矿物影响;极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常子恒主编.石油勘探开发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西门子PCS7系统在小棒材轧制系统的应用 下一篇: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