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他汀时代”的选择

时间:2022-09-20 08:17:14

“后他汀时代”的选择

2001年7月12号,74岁的天津老太邢淑芬突感胸闷、气短,被送进天津市胸科医院抢救。经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间壁心肌梗死”。医生开具了当时最好的降血脂药物“拜斯亭”抢救,每日一次,每次0.3毫克,连续服用一个月。

老人抢救过来了,但是她却渐渐感到浑身乏力、肌肉疼痛,后来竟发展到别人不能轻轻碰她一下。至8月15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诊断一栏写着“横纹肌溶解症”。

后来经过三次全身性血浆置换治疗,老人被抢救过来,但下肢已永久性瘫痪。这是我国第一例因降血脂药物“拜斯亭”引发肌肉横纹肌溶解症的公开报道。

实际上,就在邢淑芬老人被“拜斯亭”反复折磨、几近垂危之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于2001年8月9日向全国发出“立即停用拜斯亭”的紧急通知。

“拜斯亭”是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第三代“他汀”类降血脂药物“西立伐他丁”。

但是,有三万分之一的病人在服用西立伐他汀后,会出现肌肉溶化成蛋白的横纹肌溶解症,或肾功能急性衰竭。到2001年8月8号,也就是邢淑芬老人入院抢救的第27天,仅美国和欧洲已有52名患者因服用“拜斯亭”死亡。拜耳公司不得不在全世界永久性地停售这种药物,并开始了数百亿美元的赔偿谈判。后来统计,全球有582人死于这种药物的副作用。

尽管“拜斯亭”惹来这么大的麻烦,但是全球的心血管患者和医生仍然不得不继续依赖“拜斯亭”家族的其他成员!这实在是因为在抗击心血管疾病方面,除了“他汀”类药物外,人类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选择。

自198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世界上第一个降血脂药“洛伐他汀”上市以来,各种“他汀”类药物被不断地开发出来,极大地壮大了人类与心脑血管疾病抗争的力量,有人甚至把“他汀”类药物的问世与青霉素比肩,称为20世纪对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发现。

但是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它可能产生的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它在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同时,也阻断了人体对辅酶Q10的自主合成,导致体内神经传导受阻和细胞能量供给不足,进而发生致命事件。

2001年9月,在全球爆发“拜斯亭”事件一个月后,国际辅酶Q10协会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提交声明,警告说,“由于他汀类药物阻断了体内辅酶Q10的生成,会造成患者体内辅酶Q10不足!这种现象在老年患者身上更容易发生,特别是已有心衰的人更易因‘他汀’类药物诱发辅酶Q10不足,导致心肌功能进一步恶化和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必须同时服用辅酶Q10”。

2004年3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沉默了30个月后,终于正面回应了这一警告,将心脑血管患者服用辅酶Q10的建议剂量猛增了4倍,从每天30毫克提高到每天120毫克!

上一篇:五禽戏(二) 下一篇:单一补钙,为什么不能防治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