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9-20 07:59:12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DOI:10.16658/ki.1672-4062.2016.18.055

[摘要] 目的 研究和探讨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内在该院进行血糖检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确定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划分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实进行FBG和HbA1c配合测定,而对照组患者仅实施FBG测定,然后对比该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率。结果 经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19%、18%,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7,P0.05),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是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患者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6,P0.05)。 结论 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中,可通过FBG联合HbA1c测定来获得准确的血糖信息,该测定方法对于糖尿病的的诊断与早期预防有着很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生化检验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055-02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类的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与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糖尿病的发病率每年亦在以不同的速率增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遏止病情的扩展,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1];现阶段,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诊断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即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组织抗体、还有血糖与血糖调节激素等;该文采取FBG配合HbA1c测定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目的在于给临床检出糖尿病提供一个及时、有效、准确的方法,现将具体情况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内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确定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划成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患者年龄都在3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7±6.1)岁。并且都符合WHO给出的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已排除肝肾心肺存在重度功能者及患有别的内分泌疾病者,检查之前全部患者都没有控制进食、饮水,及使用能够降糖的药物。观察组中,女性共47例,男性共53例,对照组中,女性共51例,男性共49例。该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等临床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FBG测定,抽取患者在早上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量2 mL,存放于含有氟化钠物质的血糖专用管内,将血清分离出之后,采取葡萄糖己糖激酶法来进行FBG测定,正常值的参考区间是3.9~6.1 mmol/L;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测定的基础上还要实施HbA1c测定,抽取患者在早上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量2 mL,存放于EDTA-K2抗凝管内,采取高效液相层析法来进行HbA1c测定,正常值的参考区间是4%~6%;以上这2种检查方法所用的设备都是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率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并做出统计。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专业软件对全部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

2 结果

经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19%、18%,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7,P0.05),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是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患者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6,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一种多发性的疾病,近些年来,因为受到各类不同因素的作用,使该病的患者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2],其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3项,即易于出现并发症、病程长与难以治愈,其对患者的工作与平时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的死亡。通常情况下,在对糖尿病患者做临床诊断时,需要依据下列4个标准[3],①空腹血糖值超出7.0 mmol/L;②糖化血红蛋白值超出6.5%;③出现高血糖现象或者典型血糖危象患者的随机血糖值超出11.1 mmol/L;④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2 h葡萄糖值超出11.1 mmol/L;患者只要符合以上4项中的一项,就可被确诊为糖尿病。由于血糖检测方便且价格便宜,所以,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上的诊断时,一般都以其作为主要的检测指标,它不仅能够准确的筛查出糖尿病之前的血糖异常波动与糖尿病,而且也是了解病情进展与判断血糖控制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4],其数值大小和病情进展存在着紧密联系;但是,它属于判断糖尿病患者病情状况的一个临时性临床指标,在短期内可出现大幅的波动,抽血时间、胰岛素治疗与活动量等因素都易于对其产生影响,所以,要注意其局限性。HbA1c是属于血红蛋白A成分与葡萄糖分子这两种物质在红细胞之中通过非酶促反应而得到的一种酮胺类的化合物,当血糖浓度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时,它就会结合愈来愈高的糖化血红蛋白,可见,血糖浓度和糖化血红蛋白二者之间是处于正相关[5],但是其中不包括采血时的血糖浓度,也就是和采血时的血糖浓度之间没有联系。通过FBG仅可检测即时血糖水平,而通过HbA1c不仅可更加准确、及时的了解血液里面的葡萄糖水平,还能非常详细的获知患者在以往2~3个月内的血糖水平,当了解患者血糖在一个长时期内的控制水平时,可将其作为一个金标准[6]。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19%、18%,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是94.7%,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6,P0.05)。说明通过FBG和HbA1c联合测定,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患者血糖状况。

综上,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中,可通过FBG和HbA1c联合测定来获得准确的血糖信息,该测定方法对于糖尿病的的诊断与早期预防有着很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志贵,高绪锋.糖化血红蛋白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9(7):224.

[2] 樊华英,成兴波,陆轶群,等.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12(8):165.

[3] 牛鉴庭.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空腹血糖受损106例临床报道[J]. 中国医药指南,2010,18(29):157.

[4] 蔡彩君,李再忠,翁志霞.宁波市7620例企业退休人员空腹血糖调查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2,10(4):108.

[5] 廖远泉,朱大武,王玲玲.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测定诊断糖尿病临床价值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29(9):224.

[6] 左惠芬,商小丽,左惠娟.18~44岁门诊就诊者空腹血糖及血脂化验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6,7(10):139.

(收稿日期:2016-06-13)

上一篇:中新高校课堂教学组织比较分析 下一篇: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