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0 07:53:33

浅议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要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评价工作。落实中专语文教学目标,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中专语文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6-01

语文课程是中专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根据中专培养目标的要求,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教学中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语文教学的整体程序及其具体环节进行精心策划。详细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整体优化,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中专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具备一定素质的劳动者。即应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工程型、应用型、技能型中级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2)具有中专技术理论。(3)具有中专实际操作技能。达到了这三条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成为具备地方特色的“特色人才”。因此,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好中专教育。由此中专语文教学目标定位,要实现“三化”,即“人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工具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人际交往服务;“专业化”,在语文教学中有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 有效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中专语文教学方法,重点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的权威,尽管“独角戏”唱的有声有色,教学效率却不佳,使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的手、口、脑动起来。

让学生动手:即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实践发现,让学生动手,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让学生动口:即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内学习讨论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每一次讨论、交流中得到锻炼。读书也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自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这样既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加强学生朗读、背诵、对话、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让学生动脑:即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养成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设疑法。设疑法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与反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2)案例法。案例法即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对特殊情境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3)竞赛法。即依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竞赛活动。如朗读比赛、即兴作文比赛、模仿性游戏比赛、辩论性比赛等。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4)项目法。即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职业能力。学生通过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

3 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评价的目的是促学生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要采取多元化评价,不能仅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要从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使评价更为全面、真实。评价内容注重综合化,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总之,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推动教学改革的开展,实现培养目标。

3.1 评价的基本原则

中专语文评价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1)评价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民族性、实践性。评价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尤其是体现能力本位。即体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标。(2)评价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评价的方式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评价的内容来源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人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3)评价体现专业培养的需要。中专语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现实,重视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评价必须考虑学生专业、就业的需要。(4)评价体现科学性。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素质目标的构建,决定其评价的形式由单一评价转为多样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3.2 评价的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中专语文评价的内容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评价。语文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评价中要突出“基础”二字,因为基础知识对语文能力的形成是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评价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将积累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熟练化。(2)语文基本能力评价。即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因此,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必须作为整体评价。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3)语文修养评价。这主要是指语文人格要素,即情感、意志、习惯、性格、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体现在自律性、自信心、竞争性、开拓性、学习态度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

上一篇:中学生物学问题引导法教学的构建与实践 下一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