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40例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时间:2022-09-20 07:30:11

新生儿呕吐40例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造成新生小儿呕吐现象的原因,总结临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以我科40例出现呕吐现象的新生小儿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呕吐原因与护理干预策略。结果 病理性原因所致呕吐患儿为29例,其中,食管反流、胃肠道感染、咽下综合征分别为8例、10例、11例,所占百分比为72.50%,非病理性原因为11例,喂食过多6例,喂食方法不当5例,百分比为27.50%,病理性原因显著高于非病理性原因,P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临床护理

呕吐为新生儿出生早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疾病、生理特征、喂食不当等均是其发病原因,呕吐严重时,容易造成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疾病,能致使患儿死亡[1]。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理反应,以呕吐原因以及预发性表现为依据,为患儿进行早期预防与诊断,并为患儿实施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我科此次选择发生呕吐反应的40例新生儿作为对象,分析其呕吐原因,并总结了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发生呕吐现象的新生小儿为我科新生儿科病房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出生的患儿,男23例,女17例,其中,33例为足月儿,7例为早产儿。体重如下:2.5kg者各为5例、16例、19例;起病时间如下:出生后

1.2方法 回顾分析40例新生小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造成呕吐现象的原因,对病理性原因、非病理性原因进行归类,比较病理性原因所致发病率与非病理性原因所致发病率之间的差异。由护理人员对40例新生儿提供护理服务。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完善临床观察:新生小儿发生呕吐现象后,密切观察其呕吐物的总量、颜色、气味、形状,合理控制喂食次数、食量、喂食时间,做好临床记录。观察患儿的心率、体温、血压、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皮肤弹性、四肢温度、尿量、精神反应,查看是否出现显著变化,及时做好对于各项变化的应对,避免出现窒息、吸入性肺炎等疾病;②病理所致呕吐干预:⑴食管反流:新生小儿消化能力较弱,平卧时常因为胃食管反流而出现吐奶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喂奶后,护理人员将小儿调整为右侧卧位或是半卧位。若呕吐严重,则给予其小剂量的吗丁啉混悬液治疗;⑵胃肠道感染:根据具体感染情况,进行细菌分析,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给予治疗,在治疗中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以加强原发病灶控制;⑶咽下综合征:此症状多由于分娩时粘液、血液、胎粪、羊水等物质进入咽部,刺激消化道粘膜所造成,开始喂奶后,容易加重。护理人员及时对患儿进行洗胃治疗,或给与患儿碳酸氢钠,以降低呕吐现象的复发率;③非病理所致呕吐干预:针对喂奶可致的呕吐现象,及时对父母进行喂奶教育与指导,帮助父母依照正确的方式为患儿喂食。同时,选择大小适当的奶嘴,合理控制喂奶量。新生儿喂奶量具体如下:足月儿每天的用奶量控制为10~20ml,早产儿每天控制为5~10ml[2]。喂奶之后,及时将新生儿的上半身适当地抬高,并轻轻拍打其背部,以辅助排出进入胃部的空气。然后,将新生儿的调整为右侧卧位,以避免出现误吸或者反流问题;仔细观察有无呛奶、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并对这些症状进行及时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12.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以χ2法对数据差异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P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40例出现呕吐现象的新生小儿中29例(72.50%)为病理性原因,11例(27.50%)为非病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所致呕吐的总发生率显著地高于非病理性所致呕吐,P

3 讨论

新生儿科为医院中的高风险科室,患儿在医院期间的所有操作皆由护理人员开展,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理反应,以呕吐原因以及预发性表现为依据,为患儿进行早期预防与诊断,并为患儿实施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我科此次调查分析40例新生儿呕吐的原因,结果显示,72.50%的患儿呕吐为食管反流、胃肠道感染、咽下综合征等病理性原因所导致,其中,咽下综合征所致呕吐发生率尤其多见。27.50%则由喂食过多或者喂食方法不当造成,这主要是由于患儿父母对于正确喂食的知识缺乏了解。针对这些原因,护理人员给予患儿以对应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密切观察患儿生理变化及喂奶后的反应,在患儿呕吐时,及时给予其恰当的治疗。

综上所述,食管反流、胃肠道感染及咽下综合征等病理原因,是造成新生儿呕吐现象的主要原因,此外,喂食过多以及喂食方法不当等非病理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周根秀.50例新生儿呕吐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38-239.

[2]张淑玲,朱霞.50例新生儿呕吐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59-60.

上一篇:肠易激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下一篇: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