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9-20 06:12:51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飞升,建筑行业领域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并没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获得相应的发展和丰富,相反,在当前阶段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能够很好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所以,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亟需改革和创新,以便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管理现状

从国内建筑行业现状来看,多数施工企业都以粗放型管理方式为主,以至于施工效果并不理想。而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尤为激烈,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建筑工程包括决策、投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涉及诸多领域,加上现代化建筑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工程更为复杂。为保证工程各个环节能够正常运行,必须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否则任何一环节出现混乱,必将影响到其他环节,从而阻碍整个工程的开展。

施工阶段极为关键,综合性较强,涉及诸多方面,因而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很多企业在此阶段都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尽快竣工、如何提高业务水平上,对管理有所忽略。而现场施工管理覆盖了技术、人员、组织、质量、安全、材料、成品保护等多项管理内容,每一项都与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因此,为实现高效、高质的施工效果,必须树立起管理意识,加强施工管理。

二、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状态,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更。只有生产力的三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如果这三者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则不能发挥相应的效应和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力的要素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先进的设备逐渐投入使用,需要劳动者具有先进的知识储备,才能保证生产效力的有效发挥。因此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的过程中,创新的方向和原则都要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施工管理的创新,同时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市场是随时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才能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企业加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对于企业开拓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施工质量落后,施工进度不能保证,则对企业的社会形象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要进行施工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创新,包括全过程的创新和管理,是为了使得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创新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采取一定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创新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和承包商来说,想要更好地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工程科技含量,保证施工设备和施工理念的先进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二)工程科学管理的需要

只有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实际中得到应用,才能够对工程管理模式有所创新,实现科学的工程管理,才对建筑企业生产水平能够有一个切实的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不断地科学化,才能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创新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将会更好地满足工程科学管理的需要进而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创新发展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能够优化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保障不同岗位都有相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小的方面来说可以促进施工队伍组织建设的科学性,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行业准则。

四、企业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措施

企业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观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等。

(一)观念创新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观念的创新,只有在新观念的指引下,才能保证各种生产要素不断改革发展,凝聚共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企业所有员工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无论是高层的管理人员还是具体的施工人员,都要将企业的创新发展当作自己的一种使命,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工程项目管理观念的创新,将促进各种施工管理方案的创新,促进工作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

(二)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使得企业在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将工程项目定义成为签订合同之后所规定的范围和项目,这使得项目的内容以及定义范围存在一定误差。项目管理部门也会随着合同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终止,项目管理没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相应的改革,明确企业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权益。当前很多企业的工程项目部往往只是对自身的利益考虑较多,没有将项目部的运作和企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有效的衔接,为企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项目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阵地,项目经理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和指挥权。当前,项目部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的约束。一般说来,建筑施工企业同时进行多个建筑项目的施工,企业、项目、员工三个方面的协调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可以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提到更高的层次。从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为企业的发展进行全新的定位。

(三)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的组织和机构进行创新改革之后,还要进行机制和体制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得新的组织和机构发挥相应的效应。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是合同期,进行项目管理的项目部的建立,应该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机制和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比如建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各种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制定具体的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明晰,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可以用股东的方式来加强自己职责的体现。同时要加强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建立,根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法人的地位,使得项目部能够真正地走向市场,独立承担法人责任。还要形成科学的法人管理结构,促使项目部分公司对各种合同的有效执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避免出现由于管理不善和合同缺陷所带来的风险与问题。

(四)加强技术的不断创新

工程项目的技术的创新,指的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应用各种新的知识和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创新。结合生产经营方式的管理和创新,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附加值,实现市场价值。工程项目技术的创新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具体的产品的类型,根据产品来确定具体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根据生产技术和工艺来确定技术和工艺是自主研发还是合作研发,从而对生产技术和工艺进行改革。工程项目的管理要采用这种顺序进行管理和改革,才能创造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技术的创新也是为机制和体制创新提供条件的基础,是其他方面创新的一个坚实的保障。

结语

对于我国的创新管理来说,技能创新是关键和重点。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创新技能的引入能够增强建筑的活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加强建筑的创新管理,对建设工程的整体项目进行提高。严格按照相应的建筑标准来实施,对项目管理进行完善和加强,对相应的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对于整体建设的技术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所以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就要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新思维进行融入,在施工中对创新策略加以利用和实施。不断提高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从伟.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161.

[2]曹作义.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及创新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278+312.

[3]周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0,10:91-92.

[4]王斌,张涛.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2:449.

上一篇: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探讨 下一篇: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