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2-09-20 04:44:14

与时俱进,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

摘要:新课改和农村出现的新形势对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对与时俱进,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尝试:用加倍的爱呵护留守儿童;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心;用民主开放的方式做好班级日常工作;用自主管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留守儿童;平等对话;民主开放;自主管理

Keeping Pace with Times, to Be a Good Teacher in Rural Middle School

Wu Ciping

Meilin Middle School of Taojia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new situation of the rural middle school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o teache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uthor’s some attempt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to be a good teacher who is in charge of a class: caring more left-behind children; making equal dialogue with the students with the heart; to do class daily work in a democratic and open way; to train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free-standing ability in an independent management way.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in Rural Area; A Teacher in Charge of the Class; Left-behind Children; Equally Dialogue; Independent Management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农村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留守少年儿童增多、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少年儿童民主开放意识逐渐增强等,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新课改也对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许多农村中学班级工作的理念却相对滞后,一些不科学、不民主、不开放、忽视学生“自主性”和限制学生积极性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因此,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正确面对并及时解决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用加倍的爱呵护留守儿童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形成了席卷广大农村的“农民工进城潮”,也由此催生了农村土地上的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据统计,几乎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许多留守儿童整年与父母难得见上一面,他们往往由家里的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看。这就造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寄养教育”、“隔代教育”、“单亲教育”现象。不少留守儿童出现了学习兴趣不浓,成绩较差;生活缺少管制,身心健康欠佳;安全状况堪忧,易受意外伤害;过分满足物欲,缺乏道德引导;管教约束不严,成长放任自流等现象。尤为严重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关爱,极易造成他们心灵的扭曲。因此,我们必须用加倍的爱来呵护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学校的温暖、社会的温暖,从而健康、顺利成长。近年来,我经常帮留守儿童补、洗衣服,改善伙食,为患病学生煎药、熬药,用加倍的爱呵护他们,用体贴入微的言行感化他们。连续6年来,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没有一个留守儿童辍学,没有一个留守儿童有过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二、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心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视已为一班之至尊、唯我独尊,随意对学生发号施令。这种管理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挫伤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班级工作的效果。

对话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过程;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对话的主体。对话理论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班级管理必须体现平等对话的精神。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时刻要求自己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心,在对话中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收到了较好效果。

我认为,不仅仅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在班级管理中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必须注意做到两点:①班主任要改变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学生与自己人格的平等性,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亲近学生;②班主任心中要装着全体学生,并视自己为他们中的一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平等参与、共同决策、共同管理。

三、用民主开放的方式做好班级日常工作

许多班主任认为,初中学生的自控力、自我约束能力都比较差,要保证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班主任必须严看死守。他们与学生寸步不离、如影随形。这种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守住了学生的“身”,然而却不一定能守得住他们的“心”。这种管理方式和理念与新课改的精神也是背道而驰的,班主任必须尽快将这种管理理念与方式转变为民主开放的班级管理。我的做法是:

1.民主推选班团干部。首先由学生毛遂自荐参加竞选演讲,然后由民主无计名投票选举产生班团干部,最后由当选者共同组建班委会,并分工管理,职责明确,协调统一,从而使班级形成了一个好人好事有人管,坏人坏事有人抓的齐抓共管的局面。

2.民主制定班规。开学初,我组织班委会草拟出班级日常管理的有关规定,然后交由全班学生讨论、修正、补充和完善。其班规在内容上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十条》的规定,从行为实质、态度好坏、次数多少等方面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方式上既有奖励,又有处罚;执行上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的原则。这样让学生日常行为有目标、赶超同学有方向、犯错有惩罚、改正缺点有机会。

3.民主监督管理。实施民主监督管理,是新形势下推进班级日常规范管理、增强管理效果的有力的手段。首先,为每个学生建立日常行为的“个人档案”。值日班干部负责作好当日好人好事、违规违纪等方面的记载,并于次日晨读时在教室“公布栏”里予以公布,并找当事人核认、签名,将其一一记入学生档案。接着,按照班规、依据“学生档案”的记载内容,严格执行,奖罚分明,震慑全班。原习惯不够好违纪次数较多的谢颖、张伦杰等同学自觉接受“班规”相关处理并心悦诚服,全班违规现象大大减少。

四、用自主管理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能力

传统的班级管理采用的是保姆式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由于对班级事务万事包办,导致学生自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的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成长。

新课改要求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班级管理方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班级管理方式要求班主任必须改变一人实施管理、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建立起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班主任总体负责并监督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我的做法是:①敢于放手、敢于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比如班委会由学生自主选举产生;班级事务由学生自己管理;班级重大问题由学生自己决策;②实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总体把握和监督。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班主任放手不管,也不意味着班主任地位的下降。其实,学生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与支持,班主任要随时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指导、服务和帮助。

新课改和农村出现的新形势对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教师只有认清形势,驾驭形势;认真学习新课改基本理念,学习最新的理论,转变思想,提高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上一篇:浅谈《数学广角》的教学 下一篇:教学有悔 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