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20 03:29:22

浅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本质在于教学的合规律性和独特性。音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体验、音乐欣赏为主从而启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通过音乐情感体验等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运用情感的方法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运用美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16-01

本文通过对音乐教学方法的分析,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分析能力。本文从音乐教学方法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与常用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教学方法是为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与教学内容所制约,为实现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方法的总称。

(二)常用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8种,分别是: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二、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有三大方面,包括直观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其中,直观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三、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由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和声与作曲教授,世界杰出音乐教育家之一达尔克罗兹创立的。

1.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体态律动,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在音乐学习初级阶段,对学生的初步训练和基本动作的学习刚进入体态律动时,学生们随着音乐做拍手、摇摆、蹦跳,跺脚、模仿等简单的基本动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这些简单动作作为基础,在日常的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基本节奏和速度的练习。

(2)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

(3)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作用。这是体态律动训练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也是记忆与抑制有关心理控制的练习。

2.游戏教学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游戏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二)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的教学方法

柯达伊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创立了著名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1.首调唱名法。

2.柯达伊手势。这种训练可以用于课前,每节课课前都可以运用柯达伊手势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

3.节奏唱名法。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觉以及更准确地掌握节奏。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德国人,当代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

1.节奏朗读教学法。奥尔夫教育体系把节奏作为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其教育体系的最突出的特点。他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学习要从节奏学习作为起点,并将其引入节奏朗诵与歌唱活动、基本动作教学等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当中,并将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节奏朗读教学法是其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

2.律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动作分为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等方面。主要包括:反应训练、动作训练、动作的协调训练、动作游戏4个训练方面的内容。

3.声势教学法。

4.器乐表演教学法。

5.创作教学法。

四、结论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地借鉴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方法,汇入传统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使每个同学皆能发挥潜能,共同提高,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谢妤.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9).

[2]姚静.小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3]刘明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

[4]陈兆岭.我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文教资料,2006(21).

[5]陈青青.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上一篇:中药英语的翻译特点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