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技术分析

时间:2022-09-20 02:29:09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临近,使得建筑的能耗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其中以水资源的对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而给排水系统是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所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因此本文对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energy crisis approaching quickly so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becom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mong them with water to people's life most close relations, an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recycling, so the need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Therefore this paper the energy saving of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building water supply for analysis.

Key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Energy saving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给水系统中的节能技术

建筑的给水系统主要包括有水泵、水箱、管道、稳压箱以及室内消防设备和局部给水系统等。其中给水系统是通过管道以及其他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消防要求,有组织地输送到用水点的网络称为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以下就对建筑给水系统中的节能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一)利用太阳能给建筑供水系统进行加热

太阳能是一种非常清洁而且可以再生的能源,所以应该结合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尽可能的使用太阳能对建筑的供水系统进行加热,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根据现阶段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来分析,按照集热器形式可以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其中平板型是在建筑中试用的小型热水器,利用自然循环的方式将集热器内被加热的水引入储水箱中提供使用;真空管型是在玻璃管中对水进行加热,通常是将真空管直接接入非承压水箱中,采用落水法取热水。

(二)热回收

在建筑当中由于采用集中加热供给,而且对于热水有较高的需求时,可以通过热回收的形式,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例如可以使用热回收型的冷冻机组,回收电动机产生的热量,而且冷冻机组的冷却循环水还可以为生活热水提供余热,从而有效地节约能源,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但是由于热回收型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成本,因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三)废水回收

建筑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所以可以将这些生活废水进行汇总集中处理,然后在通过排水管通往公共卫生间进行二次利用,实现了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虽然在废水回收过程中,由于需要增设废水回收装置会对投资成本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废水回收将会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四)雨水回收

通过回收雨水可以有效的够解决绿化、地下车库以及水体景观等用水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市政供水以及地下水源的消耗,是倡导节约资源、发展绿色建筑的又一重要措施。对于普通建筑来说,屋面雨水回收系统主要工作流程包括雨水收集、初期径流弃流、储水池沉淀、过滤、消毒以及澄清。其中初期径流弃流以及储水池要求有独立空间,为了不占有楼层,通常设置在地下室外墙,以便面雨水回收管线对建筑内部结构的影响。

二、建筑排水系统设中的节能技术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CJ164-2002以及《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DGTJ08-801-2004中的相关规定,结合现阶段建筑的排水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下就对建筑排水系统中的节能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一)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供水量以及供水能耗。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中的有关规定,建筑的生活用水额定系数可以按照建筑的类别、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以及区域差异进行确定,如下表1所示:

建筑类别 卫生器具设计标准 用水定额(L/R人•d) 小时变化系数(Kh)

Ⅰ 有大便器、洗漱盆 85~150 3.0~2.5

有大便器、洗漱盆、热水器以及沐浴设备 130~300 2.8~2.3

Ⅱ 有大便器、洗漱盆、洗衣机、集中热水供应以及沐浴设备 180~320 2.5~2.3

别墅 有大便器、洗漱盆、洗衣机、家用热水机组以及沐浴设备 200~350 2.3~1.8

表1 建筑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二)消防用水系统的节能设计

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以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为主,按照国家颁布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设置场所危险等级以及管道水力计算都有相应的要求。在室内主要以消防栓系统为主,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设置消防栓,要能够确保在防控区域内任何部位都有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充实水柱能够同时到达,而且楼层较高或者在地下室等水压不稳定的区域,采用减压稳压消防栓,确保消防栓有正常的出水水压,另外通过设置消防水箱可以将消防排水返回到消防水箱中,进行重复利用,减少消防用水的损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能源的保护与节约问题。而且给排水系统是建筑节能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节能系统。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生活用水的水质却越来越差,这无疑给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就使得城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问题已成为了建筑设计者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一个建筑拥有先进的给水排水系统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居民用水的供需矛盾,解决高峰期缺水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李胜才;刘建荣.建构兼具传统理念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

[2]王铁宏;水伟厚.强夯技术与节能环保[J].节能与环保,2005年.

[3]任丽明.给排水管网信息系统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郑州大学,2006年.

[4]邹家虞.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J].广东建材,2009年.

[5]刘承伟.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图表示方法的分析[J].福建建筑,2006年.

作者简介:全仰红(1979.6-),女,福建人,本科,给排水工程师(中级职称),苏州广厦建筑设计院,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设计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分析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加强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必要性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