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与调适

时间:2022-09-20 02:26:24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与调适

摘要: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是融入社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学生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以及采取心理调适的方法,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 学生 心理压力 形成与调适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承受着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经济生活、社团工作等多方面压力。尤其对于刚跨入高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陡然变化,加之人们自身在思想和心理上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因而出现自身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的巨大变化,引起情绪上的动荡不安,产生了众多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应尽快帮助他们进入角色,分析他们的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帮助他们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激发其成才欲望。

造成学生心理压力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负担的压力

自从我国高校实行“并轨”制度以来,大学生必须面对上学交费这种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现实,这种改革的结果起码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反应和波动。不少学生来自农村,其中还有不少是贫困学生,一年收入只能勉强糊口,哪有剩余交费上学?另外,来自城镇低收入家庭有大学生也不在少数,或下岗或单亲。尽管国家已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但不少大学生仍然在经济上不堪重负,在这种生存条件下,他们自卑、敏感,特别担心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终日生活在惴惴不安中。

2、学业成就压力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业成就上的竟争。一方面他们必须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中学截然不同,有好多新生到大学快半年了,却仍然没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听课、不会记笔记、不会自学、不会利用资料,一但学习上遇到困难就感到思想压力很大,并且学校为了促进学习,实行教考分离,严格考风考纪,他们必须面对考试过关的压力,面对外语、计算机过级的压力。另一方面,到了人才济济、群英荟萃的新环境,有相当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已不再存在,面临的是竟争的严峻局面,而上进心越强的大学生,尤其是中学时的尖子生,他们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但是往往适得其反,有的新生不仅不像在中学时学习拔尖,而且连一般的水平都达不到。有些学生心理承受力差,一临近考试就提心吊胆,甚至住院休养。有个别学生入学不到一个,有几门功课不及格而降级甚至退学。

3、人际交往的压力

大学生来校之前大多以家庭为根据地,群体关系比较简单,接触的同学又都来自同一个区域,语言、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城乡的差别,地域的距离,就会产生交往的困难。有些新生不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在新的人际环境中感到被动、不自如,不会主动接触和了解别人,而是筑成堡垒,防备他人侵犯自己,自己眼中的陌生人都很可怕,不可信任,小心谨慎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种猜疑和冷漠导致自己与集体和他人格格不入,尤其遇到困难而得不到帮助时,更觉得苦闷和烦恼。

4、择业就业的压力

自从建立市场经济引主竞争机制之后,大学生不再由国家统包纺分,他们就业必须进入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而过去那种考上大学就等于捧到“铁饭碗”的认识已被彻底打破,职业稳定已荡然无存。尤其这几年高考中的扩招现象,竞争对手的骤然增加,更是让他们深切地感到择业就业的压力,出现了摆脱的新的困扰。他们认同竞争,赞同双向选择,希望找到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拼搏一番的机遇,但既担心机会不均等,找不到合乎自己心意的工作。在择业时他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工资收入的高低,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失业风险的大小等。几种情况的衡量比较,使他们难以决断而静不下心来学习,于是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5、角色变换的压力

大学新生是高考学生中的佼佼者,在中学有着辉煌的成绩、荣耀的地位,可谓个个是“尖子”,人人是“宠儿”,在得知被高等学校录取时,他们受到的夸耀和赞扬升到了顶峰。但进入大学后,他们很快发现大学里藏龙卧虎,多少高中时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在学只是普通的一员,多少受中学教师特殊偏爱的宠儿中是平等竞争的对手,曾经在赞美声中长大的他们突然有失宠的冷落,甚至与人相比总感觉相形见绌。因此许多同学的自尊心和优越感受到了挫伤,有的甚至产生了消极情绪和自卑感,这使他们对现实缺乏信心,一遇到挫折便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当代大学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然而他们却承受着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应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调适他们的心理压力,为其提供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宽松、舒适的环境。笔者以为,应着力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求实观念,养成进取、奉献、自信、自立的良好意识,消除害怕风险、爱面子的不良心态,培养健康心理,使其懂得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竞争,就是优胜劣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态,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才能迎接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

2、界定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心理学研究认为,大一新生入学初期表现出来的空虚失落、意志消沉、无所适从,根本原因是缺乏长远的生活目标和自我激励机制,所以要帮助学生及时审视界定新的生活目标。人生常有生活目标断档的时候,而中学到大学就是一个目标的断档期,所以大学生只有树立坚定的人生信仰和长远的生活目标,才能具有经久不衰的学习和生活动力。我们要帮助大学生从实际出发,确立远大而又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鼓励他们去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使他们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追求中得到满足和喜悦,在奋斗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3、提高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展的潮流和改革的趋向,正确理解新与旧斗争的辩证法,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和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尽快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使大学生沿着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成才的方向发展。其次,要了解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调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水平。

4、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习、生活,因此,要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我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以拳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要教育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以心换心,用真情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要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5、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要重视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和学习生活需要,在他们遇到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时要加以指导和帮助,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满足他们在学习上的需求。低年级的学生都有适应环境的问题,应帮助他们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又面临着择业就业问题,应对他们加强择业就业指导。创造条件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帮助解决部分特困生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

6、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

根据当代大学生交往沟通的特点,积极拓展心理健康咨询渠道。如QQ、博客、电话、Email、校园邮箱以及面谈等。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档案。通过心理咨询,了解大学生心理波动变化的轨迹,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郭永风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季磊 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及其化解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3、李正云 学校心理咨询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下一篇:对3G无线移动传输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