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集体怀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时间:2022-09-20 02:16:22

一座城市的集体怀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木架式照相机、电影放映机、唱片、黑白电视、“大哥大”手机、红卫兵勋章、粮票、轿子、“三大件”、火柴盒、煤油灯、沙包、玻璃球、弹弓……这些平时只出现在年代剧中的物件,在一场名为《追寻时光印记——半世纪生活大型老物件展》上齐整亮相。于是,重庆这座城市开始了“集体怀旧”。

珍贵的“长江”牌照相机

在朝天门码头坐一块钱的轮渡,十分钟就可到达对面江北嘴重庆大剧院,老物件展就在那里。舒缓的嘉陵江如同一个时光隧道,当踏上岸那一刻,我已经在开始“致青春”了。

走进大剧院展览厅,沿着指示首先来到《老照片、老相机》展区,只见一条不长的甬道内,左侧放着各种年代的相机,右侧墙壁挂满了上世纪普通老百姓家里的照片,从生活照、百天照到全家福,一路看下来,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家庭史”。这是一块很有趣的展区,不停地听到旁边的老者发出感慨,“你看,我以前就穿过这样的衣服照过相,只是后来搬家的时候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摆放在甬道左侧的那两架最老式的木架相机,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仿佛右手捏着气阀的摄影师随时都会从黑布后面探出来叫你坐端正,就在那一瞬间,摄影师潇洒地捏下气阀,木架相机传出一声沉闷的“咔嚓”,一张登记照就拍好了。

后面的玻璃展柜里摆放着一排足以令摄影爱好者发疯的东西——海鸥、珠江、百花、凤凰、红梅、孔雀、蓝天、友谊、东方、华夏……各种牌子的老式相机整齐排列。在上个世纪,如果一个家庭拥有这展柜里其中之一,绝对会收到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投来的羡慕眼光。

据重庆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此次会展负责人之一的杨晓琴介绍,在他们历时八个月搜集老物件过程中,有款几近崭新的“长江”牌照相机,其背后的故事给她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1959年,在南岸区文化馆工作的童芝春,因为工作需要,迫切希望能有一台自己的照相机,不过当时的照相机价格对她来说实属“天价”。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她终于攒下100多元钱,买了这台“长江”牌照相机。由于当时的胶卷既贵又不好买,所以她除了工作需要和偶尔给亲戚结婚时拍两张,其他时候都没怎么用。她像爱护自家孩子一样爱护着这款照相机,因此这款照相机直至今日还崭新如初。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了相机却没怎么用的童芝春,却让儿子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杨晓琴说,这里展出的好多照片都是童芝春儿子的作品。

放映机里的半世纪爱情

跟着指示继续走,刚到《老电影放映机、音像用品》展区,就看见两位老人夫妇驻足在“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的画报前。女方说:“还是王心刚那个时候最帅!”老伴则说:“凤最漂亮!”走近细看,白杨、陈佩斯之父陈强、上官云珠、于洋、谢芳……老一辈的艺术家们都在这张画报上。两位老人依旧幸福地“争执”着,经询问才得知,原来当年二人正是在电影院里看王心刚、凤演的电影才情定终生的。

在这个展区内,墙上贴着各种唱片,地上摆放着10多台老式电影放映机,还有90多个铁箱子,里面都是老电影拷贝。在铁箱子的封皮上可清晰地看到电影名:《秋翁遇仙记》、《闪闪的红星》、《钢铁战士》、《兵临城下》……杨晓琴介绍说,这些老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拷贝,来自72岁的市民傅加生和李贵祥夫妇,这还只是夫妇俩收藏的一部分。从2005年至今,他们收藏了13部老式电影放映机和600多部老电影胶片。

1978年,傅加生夫妇从重庆水泵厂双双调到原重庆电影机械厂,正是这次转行,培养了傅加生夫妇后半生的兴趣爱好。退休后,出于怀念,傅加生夫妇开始收集老式电影放映机。为了收藏,几年来,他们几乎跑遍了重庆所有的区县。每当买回一部新的老电影拷贝,傅加生夫妇就会用白墙做屏幕在家中放映。傅加生说:“从我和老伴在一起开始,就和电影放映打交道,它们几乎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收藏它们就如同珍藏我们的爱情。”

站立在展区前,我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场景。那是上个世纪最“时尚”的生活。电影院异常简单,广场、坝子、大院都可以临时充当。一张硕大的幕布挂在远端,人们带着小板凳拥挤在一起,美滋滋地看着黑白电影。而眼前展出的一盒盒胶片便是那个时代人们最丰盛的“精神食粮”,老式的放映机射出一束强光打在幕布上,胶片上的影像开始在幕布上“动”起来。孩子们对电影似乎不感兴趣,只对那束强光充满兴致,几个调皮的孩子把手伸向强光,于是,幕布上立刻出现手影,惹得津津有味看电影的大人们一阵怒吼,而孩子们自知闯了祸,一哄而散。

上个世纪数票,这个世纪数卡

走到《陶瓷搪瓷、生活用品》展区时,看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流行起来的“大哥大”。这是那个时代的“数码产品”,能拥有这样一部电话机,则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如今不值一提的“板砖”,在一个时期内就好比现在女人手里提着的限量版的LV。在我的记忆里,当年拥有“大哥大”只有两类人:港商和港片里的黑社会老大。不同的人使用,“大哥大”的待遇也不同:港商的“大哥大”放在包里,黑社会老大的“大哥大”则是拿在手里;港商更多时候会对着“大哥大”说话,黑社会老大更多时候是把“大哥大”放在桌上,对着一帮小兄弟说话……

相邻的《时期生活用品》展区里,玻璃柜里摆放着头像、红卫兵勋章,墙上挂着一套红卫兵衣服、挎包……这些物件自然吸引了很多中年人驻足停留,因为这是他们的少年时光。而在《农民生活用品、用具》展区里展出的一个小板凳上,依次摆放着纸、笔、墨水和文具盒,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儿时放学回家乖乖在凳子上做作业的时光。

来老物件展之前,就听朋友说起,这里面有几张“第一夫人”年轻时候的照片。从进入会展开始,我就在不停地寻找。原以为会在《老电影放映机、音像用品》展区内看到,将其看了个遍,最终却未能寻到。

“第一夫人”的图片其实藏身在《票证年代、书画报》展区内。来到这个展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证:布票、粮票、油票、肉票、菜票、发票、股票、邮票、电影票、车票……如今的年轻人面对一张张窄窄的票证是不会有太多感触,它们只属于父辈。如果时光倒退几十年,这些票证就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卡,不管买什么,都必须支出相应的票,否则有钱也难买东西。一位上了年纪的参观者看着票证很风趣地说道,“年轻的时候数套票一大把,老了数卡一大把”。

看完了五花八门的票,终于见到了苦苦寻找的“第一夫人”年轻时的图片。同一个展区的一侧,展示着各个年代的书报画,包括上个世纪的主流报刊《人民日报》、《重庆日报》、《大众画报》、《重庆画报》。在一期《中国广播电视》杂志封面上,梳着那个年代流行的马尾辫,青涩地笑着。我开玩笑地对工作人员说:“这张照片应该寄到北京去。”

当一台年老的小霸王学习机出现在眼前时,我已经走到了《儿时记忆用品》展区。这里停留着的则是像我这般大的80后们的童年时光。那时,只要哪家买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就预示着这里将成为整栋楼或者整条街的孩子们寒暑假的“大本营”。虽然名义上是学习机,但更多时候它被当作一台珍贵的游戏机。魂斗罗、坦克、影子传说、采蘑菇、俄罗斯方块……孩子们不分昼夜地坐在电视前,操练着。小小的手柄是每一个孩子最渴望的东西,为了争手柄不知吵了多少架,打了多少架。那时,小霸王学习机的广告家喻户晓,孩子们认识成龙大哥不是从电影里,而是在这个广告里,那句“小霸王,其乐无穷”的口号也成了当年风靡全中国的广告语。

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

几十年前,你的家是什么样子?

或许斑驳的记忆早已让你忘记许多,但是当走到第十展区《普通家庭场景复原》,看到一个个年代的家景重现,记忆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在50~60年代的家中,我们可以看到方桌木椅油纸伞;在70年代的家中,有了书房和台灯;到了80年代,三转一响(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和收音机)已经流行开来;到了90年代,彩电、音响、电脑已经成为必需品;而到如今,个性化、数字化成了主导。

杨晓琴说,如果前面《老照片、老相机》、《老电影放映机、音像用品》、《陶瓷搪瓷、生活用品》、《时期生活用品》等九个展区是一种对青春或者童年时光的缅怀,那么第十展区就是一个重庆人居住生活的变迁史。“办这个老物件展就是为了展示重庆人生活的变化,让人们在这样的变化中找到共鸣。”杨晓琴说。

临走时,杨晓琴告诉我,他们搜集老物件的工作现在并没有结束,只要家里有老物件都可以拿来参展。正说着,一位老人走了过来,“我家里有一张1953年时候的土地证和一张穿着赤卫队衣服卖菜的照片,你们愿意收吗?”

上一篇:吴长江 创始人的低调回归 下一篇:沽水福源度假村:领略坝上草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