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

时间:2022-09-20 02:03:59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采用的审核方法,然后分析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处理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采用的审核方法

1. 全面审核法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通常采取的审核方法就是全面审核法。全面审核法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顺序有两种:一是按照工程的施工工序进行,二是按照建筑工程行业中规定的顺序进行。全面审核法是指参考建筑工程施工图,全方位详细审核相关内容。全面审核法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往往会增加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量。特别是在审核一些相对比较大的工程项目过程,往往会增加成本。

2. 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内容中最重要的环节进行详细审核。不同于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审核的内容相对较少,涉及的范围较窄。通常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中,工程量较大或者是投资成本较高的工程项目。重点审核法在进行预结算审核过程中的工作量比较小,较为方便,且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

3. 筛选审核法

筛选审核法是指要详细分析建筑工程中单位面积上的工程量、价格及用工以及工程量,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工程量及用工三个标准值表。如果在对预结算内容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发现审核值和标准值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就需要及时调整,尽可能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筛选审核法便于掌握和操作,审核效率高,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4. 标准图审核法

标准图审核法主要运用于严格按照标准图进行施工的建筑工程。在审核过程中,必须依据工程的标准图实行。同时,要单独审核工程施工中出现变更的部分。标准图审核法的实际适用范围较小,但是其审核的效率快,审核的准确性高。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的预结算文件的编制是项非常系统和繁琐的工作,需要编制及审核人员认真细致的去对待,对编制及审核人员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建筑工程专业性的设计知识、专业性的施工技术、较高的预结算业务能力等,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原理知识、法律知识及政策敏感性等,另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等,但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及审核工作中,具体的人员素质难免存在无法完美的符合以上诸多要求的地方,使预结算的审核存在不细致、不到位的地方。

无论预结算审核人员水平的高低,在具体的预结算编制及审核工作的开展中,因工作的复杂性、易变性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差错;工程造价的构成项目相对复杂,变动相对频繁,增加了预算及结算的计算难度,计算基础所存在的不一致等都容易造成预结算中存在错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材料及结构的不断涌现,使具体的预结算中存在需补充的项目、内容及定额缺项现象增加,致使产生定额核算不合理;预结算编制及审核人员因缺少施工现场的实地调查及可靠的数据资料,导致补充定额及计算定额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高估冒进现象在施工企业中其实并不少见,施工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不是立足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以及提升企业社会信誉等,而是以多计算工程量、巧立名目、高额套用定额单价等不正规的手段来获取经济利益等,提高建设工程造价而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问题的处理方法

1. 强化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意识,树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切实的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实现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树立起正确的预结算管理理念,在预结算文件的编制、审核及执行等过程中逐步开展全面预结算管理,将预结算审核管理确立为创新型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推行,对企业内部的预结算编制、审核等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部门进行准确的定位;对参与预结算编制及审核的人员进行重点的业务培训,首先强调预结算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再对其进行造价控制、经济学原理、施工设计、施工技术等其他专业性知识的提升,最后在预结算审核人员中培养起经常走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及及时的获取第一手的工程造价资料的习惯,使编制及审核人员逐渐的形成全面化的预结算审核管理的模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全面的参与和直接的介入到预结算管理工作中,从管理权限的手段、预结算的审批、预结算的执行结果的评定等全过程中落实全面化、系统化的预结算管理。

2. 采用更加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及审核办法

企业及预结算编制审核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不同的预结算编制方式所存在的优缺点,对预算编制方式进行合理的创新来规避传统的固定式预算编制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从预结算的编制过程中就强调科学性与完善性,减少审核的难度及工作量,固定预算的编制方式较为适用于业务比较稳定的企业中,对于其他的企业可适当的采用滚动式预算编制方式,在确保预算的连续性及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预算实施合理的调整及修订,使预算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更为吻合,有效的发挥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指导性作用。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过程中,要想实现系统性全面性的审核,就要依据从粗到细、查找误差、对比分析及简化审核的原则,科学的采用审核方法,而常见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分组计算的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解对比审核法、全面审核法、重点抽查法、手册审核法、筛选审核法等。不同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具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在具体的审核过程中,要依据施工现场条件、具体的工程内容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有效提升工程预结算审核质量及水平。

3. 加强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

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办理预决算模式,改革为国际上市场经济通用的招投标模式。工程造价原则上已从政策定价改变为市场竞争定价,在工程设计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做到市场竞争,一锤定音。但是由于工程的多变性,尤其是在设计考虑不周,设计不够深入、到位的情况下,招投标又往往会流于形式。尤其是土建装修工程,在业主考虑不周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从质式,材料进行大量修改,这就为工程造价的变化埋下伏笔。例如:某办公大楼,工程装修工程,原中标价约1亿元,工程竣工时,承包商办理结标时达到1.7亿元。当然,这里面由于业主当初的考虑不周,设计的多变性,给承包商多估多算提供了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显得非常必要。该项工程历经中介单位的严格审核,该工程造价从承包商报送的1.7亿元,核定为1.2亿元。

四、总结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门专业性、政策性、知识性、技巧性及系统性的工作,面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专业人员要不断的对自身拥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实,在不同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管理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不断的进行专业技能及管理经验的提升,企业也要立足于培养综合型预结算编制审核人才,全面提升预结算审核质量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和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2]古伶.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J].建材发展导向,2012(01) .

[3]吕风华.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4]景瑾.浅析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审核[J].价值工程,2011(32).

[5]葛强,张勇等.谈建筑企业对项目造价全过程的控制[J].新疆农垦经济,2010.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下一篇:评析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