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那几天,好好养自己

时间:2022-09-20 02:00:23

女性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月经恐怕是很多女性终身都无法适应的东西,因为每次来那玩意儿太不舒服了,烦躁、痛经、坐立不安,这似乎是女性无可避免的宿命。幸运的是通过中医调理与改善生活作息,生理期也能舒服度过。

虽然做了种种检查,确定子宫、卵巢都健康,但每次月经来都要忍受胀痛、小腹闷痛、水肿、拉肚子、腰酸背痛,光是脑海中浮起的难耐感,就对心理造成不少压力。

如果是健康的人,月经来时不应有不舒服的感觉,事实上,中医认为,月经期间种种不适的状况,代表相对应的五脏六腑某个地方有弱点。“不通则痛”是中医的基本观念,经络或是脏腑气血不畅通,就容易产生痛症。

现代人因为作息不正常,饮食高油高盐,几乎都处于亚健康状况。虽然还不到中、西医认定的生病,但身体较弱的部位会出现不适感。此时若能做好调理,就能避免未来走入疾病。

举例而言,许多患有不孕症的妇女,年轻时期的月经就不大顺畅,也会伴随很多不适感。因未能提早调理,等到想要怀孕时,需要花更大力气受孕。经期不适,久了以后也可能造成器官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问题。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专家解析的6种常见生理期不适原因,以及他们提供的保养方法,让生理期也能舒服过:

困扰1:脸冒痘痘、口臭

成因:体质燥热。

治疗:用清凉降火中药祛除体内的热。

提醒:避免用四物汤、八珍汤补身体,以免愈补火气愈大。少吃辛辣高油食物,要有充足睡眠。

困扰2:胀痛

成因:肿胀甚至有疼痛感,常见是属于脾虚水聚、痰湿体质;如果是敏感、痛不可触,通常是肝郁气滞、肝郁化火体质。

治疗:适度热敷与按摩。另使用健脾利湿、舒肝降火的中药调理,针灸脾经、肝经穴位,中药熏蒸以及与相对应的膏肓穴。

提醒:黄体素跟钠离子亲合性高,会让黄体素消退得比较慢,也容易使体内水分滞留,月经前比平时更容易下肢水肿、胀痛,所以经前要避免高盐食物,如薯条、炸鸡或加工食品。这类女性的细胞对荷尔蒙变化比较敏感,痰湿体质的妇女也容易长纤维囊肿,甚至是肿瘤病变,要长期注意检查。

困扰3:小腹闷痛

成因:

肝气郁结型:多呈现胀痛感,伴随胸闷、呼吸不顺、睡眠质量不佳、经前烦躁、乳胀。

血瘀型:剧烈收缩痛,常伴随腰痛。血色比较深、有大血块。血块排出腹痛便会减轻。

寒湿型:腹痛在经前就开始,偏冷痛感,经量较少。因有湿气,也常伴随有稀便型腹泻。热敷小腹,经痛能缓解。

湿热型:胀痛感。经血色暗,质地较稠,血腥味比较浓重。经量正常或偏多,平时常有白带困扰,且多是黄浊白带。

血虚型:闷痛或是月经过后闷痛才比较明显。经色偏淡,像是被水稀释一般。经量偏少,却拖很久才结束。平常有气无力,经期更特别疲倦乏力。

治疗:依不同症状用中药调理。经期前3~5天针灸血海、三阴交、公孙、太冲等穴位,都可以活络气血,帮助经血顺利排出。

保养:平日多按摩腹部与上述穴位。

提醒:止痛药从中医药性的观点来看是偏寒性,尽量避免服用过多,以免经血量可能会减少或排出不顺畅。

避免吃高盐食物,如薯条、炸鸡、或加工食品。

困扰4:腰酸背痛

成因:与下盘无力、骨盆腔气血循环不佳、肾气较虚有关。

保养:若膝盖没问题,在非月经期间可慢跑以促进骨盆血液循环,调整气息。每坐1个小时,就要起身抬腿动动,平常可以做仰卧起坐、核心肌群训练运动,强化下盘、腹肌与背肌力量。

提醒:平日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跷二郎腿使骨盆歪斜。

困扰5:拉肚子

成因:可能是荷尔蒙造成的。前列腺素让子宫收缩排出经血,同时也使肠道收缩,排出粪便,造成腹泻;黄体素则安定子宫,并压抑肠道收缩,造成腹胀便秘。当黄体素下降,压抑能力减弱,就会造成腹泻。

治疗:气虚型腹泻类似前列腺素型腹泻,粪便比较稀糊、常发生在饭后,会以补法治疗;气滞型腹泻则偏向黄体素型腹泻,经前会胀气便秘,月经来腹泻会伴随排气,粪便不会太稀,会以理气法治疗。

提醒:少吃冰品、甜食,避免加重脾胃负担,难运化水气,体内湿气重,容易拉肚子。

困扰6:情绪烦闷

成因:月经期间内分泌受到影响,肝掌管内分泌,会影响情绪。若肝气郁结,就容易有郁闷、焦躁、情w不稳的状况出现。

治疗:透过舒肝理气的药物,如加味逍遥散、酸枣仁汤可有效调理。针灸神门、太冲、印堂等穴也有疏通气血的作用,可调节自律神经。

保养:多做配合深呼吸的运动,如:八段锦,可以开阔心胸气机,或是可伸展的瑜伽伸展动作,有助于疏通肝、肾、脾等经络,让对应脏腑气血更通畅。医师也提醒,临床上有看到病患因瑜伽练习不正确,导致受伤,因此建议要找专业教师指导,切勿超过自己身体所能负荷的范围。饮食可多吃深绿色蔬菜、喝玫瑰花茶。另外可用玫瑰精油按摩腿部内侧。

上述的生理期不适都需排除器质性病变造成,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多囊性卵巢、巧克力囊肿等。若长期有经期腹痛状况,建议仍先由妇产科医师检查。

看中医调理,遵守两原则

1.不乱吃补药:民间有许多四物汤、中将汤,有些人经期不顺就认为是补不够而乱吃补品。然而若没有对症下药,形同火上加油,因此一定要让医生评估,否则吃错补药比不吃还糟。

2.拿了药要按时吃:依据女性的月经周期,医生用的药物也会不一样。调经时,中医师会问上次来的时间,月经是否已排干净。中医师调经期,基本上以7天为一个单位,每个星期身体都在变化,排卵期前与排卵期后的用药也不同。医师开的药会以调理当时的状况优先,若没有按时吃,一星期的药吃成两星期,反而效果不大。

最后,提醒,让中医师调理生理期不适,最少要3个月才能看到效果。保有耐心,搭配生活习惯的调整,才有望挥别生理不适。

平日保养,中医这样做

生理期不适与生活形态非常有关。这里有5招保养小秘诀:

运动搭配深呼吸:多训练下盘,维持骨盆腔内的气血循环。慢跑、快走、八段锦都是很好的运动。若膝盖没问题,建议每天可慢跑半小时。此外,运动也是为了要能调整气息,让呼吸更深层,借此按摩五脏六腑,也能达到缓和经痛效果。

穴位按摩:中医调理经期常用的穴位有血海、三阴交、内关等,平常多按摩保养,经前3~5天让中医师针灸,都有助于缓解经痛。

腹部保暖:穿衣不露出肚子,晚上睡觉盖条毯子,避免腹部着凉。睡前泡脚10分钟暖身,平日可以多顺时钟按摩小腹,都有助于气血循环。

饮食均衡:高盐、高钠、高糖、加工食品等都容易让身体处于发炎症状,要多吃食物而非食品,且各种食物多元摄取。即使是寒性食物,若有营养仍应摄取,平时减量,月经期间避食即可。

避免压力:压力是让经期不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适当排遣压力,培养兴趣、多运动都能有帮助。

责编/昕莉

上一篇:歌手廖芊芊:智慧催熟男友,收获美满爱情 下一篇:被同学打的孩子,你要如何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