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字教学法”的推进之困看高中新课改的困境和对策

时间:2022-09-19 11:25:53

从“五字教学法”的推进之困看高中新课改的困境和对策

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从学校实施层面看,就其成就而言,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逐步转变,“三维目标”深入人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有了新的探索;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了新的尝试。就其问题来说,恐怕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转变上,具体地说,“传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仍然普遍存在于高中课堂中,多数高中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与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有很大距离,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知识不是一种外在于个体或强加于个体的被管理、被灌输的‘客观’的东西,而是一种可探寻、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的探索过程,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来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应当说,从根本上讲,没有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就没有新课改。人们对于十年新课改效果不佳的反思焦点,也在于此。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剖析自己所在学校――临县一中“五字教学法”的推行困境及其原因,来透视高中新课改的困境并提出推进对策。

一、“五字教学法”内容概述

“五字教学法”是我校于2012年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五字”,是指“学、问、探、练、测”。“学”是指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预习时间:上课前一日的晚间第二节、第三节自习课共100分钟;预习任务:1.感知教材(阅读);2.识记教材(识记定理、定义、公式、概念、重要字词句、主要情节……);3.发现问题,积累问题,提出问题。“问”指学生提出问题,既包括学生课前预习阶段的发问(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每人每科必须发现与积累1~3个问题,并做好记录,以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交予小组长),也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发问(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或小组代表集中全组意见发言,其余学生可作补充发言。各组提出别组没有发现的问题,供师生共同探究,共同解决,丰富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探”是指以“探究“为特点的40分钟课堂运作模式,其中包括四步:第一步,5分钟左右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首先可以回顾一下旧课,由旧知引入新知,体现知识与学习的连贯性,接着呈现三维目标,评价学生预习情况);第二步,25分钟左右的课堂探究(在探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就是说,在探究过程中,不排斥教师的讲授,但不能只有教师的讲授,更不能由教师一讲到底,继续由教师垄断课堂,而要给学生留有发问的时间与空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变革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第三步,6~7分钟的课堂作业(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针对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和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教师精选1~2道典型的作业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作出讲评,借以检测教学目标当堂的落实情况);第四步,3~4分钟的课堂小结与布置课外作业(课堂小结要回归教学目标,简要小结教学目标落实情况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作出评价)。“练”是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题,首先要体现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也要体现层次性,照顾学情;还应该把握好作业的量,不要超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测”是指达标测试。课堂练习是一种即时的达标测评,课后作业是一种及时的达标测评,在一单元或一章的教学完成后,还必须进行达标测评(原则上一个月一次,相当于月考)。

应该说,“学、问、探、练、测”五字教学法,强调学生要自主预习与发现问题,向教师反馈问题,并在课堂探究中继续发问,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又遵循了“先学后教”与“以学定教”的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理念与方法的载体。“学、问、探、练、测”五字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分四步:课堂导入、课堂探究、课堂作业、课堂小结。综合四步的内容和要求,这一模式既体现了新课改的标志――突出了三维目标的呈现(展示)及其导引作用,强调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遵循了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重视教师的讲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课堂作业的要求,作为课堂的延伸,又保留了课外作业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可以说,“四步模式”是科学的。同时,“四步模式”的思路是清晰的、简约的,具有可操作性。

二、“五字教学法”的推进之困及其原因分析

我校创建于1952年,属县城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山西省推行高中新课改以来,我校也在努力探索符合新课改精神和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2012年秋季开始,我校推行了“五字教学法”,也叫“五字四步教学法”。经过一年的实验,教师的一些新课改理念(如“三维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到了强化,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尝试运用“五字教学法”组织教学。但遗憾的是,多数教师还是默默沿用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缺乏探究性,偶尔按照“五字教学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也是应付听课检查的临时;学校安排的自主预习时间学生主要用来做作业,而非课前预习以发现问题,“五字教学法”精髓或者说最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精神的“学、问、探”三字,未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五字教学法”的推进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反思。

1.为什么学校安排的课前预习时间学生不用来预习

(1)作业量的问题。学生的作业多,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所以只能占用预习时间。尽管在最初设计和构建“五字教学法”的时候,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控制各科作业量,所以把作业时间和预习时间分开,而且明确了各科作业量的具体时间要求。但是,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并未按照相关要求去执行,没有对学科作业进行精选、整合和重组,结果导致了量的“失控”――“超量”。为什么教师们对学科作业资源不进行整合以减少学生“做”的负担和自己“批”的负担呢?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对作业的整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懒得去做;②教师担心作业量少了后,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因为许多教师已经认同了一种观点――“多练出成绩”。(2)学校监管力度问题。尽管改革方案设计、规定了学生的作业时间,明确了作业量的要求和预习的载体、任务,但对相关过程的落实情况监管力度不够,落实情况未与教师的考评奖惩挂钩。(3)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预习作出评价这一要求,在小结中忽视了对学生预习任务的布置。(4)学生的认识问题。学生不在预习时间预习,除了作业量的原因外,还因为本身对“自主预习”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很明显,如果学生能认识到自主预习比作业更重要的话,他们会主动调整预习和作业的时间,从而保证预习落到实处。

总之,学生的课前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只有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整合教学资源,控制作业量,学生提高认识,主动预习,学校加强相关过程的监管和考核评价,才能进一步保证预习的落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为什么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按照“五字教学法”中的“四步”要求去做,而是仍然固守着传统教学范式不放

(1)这是教师的“惯习”阻抗。这里所谓的惯习,是指“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或者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特的感知、思维和行动倾向系统。建国以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堂尤其是高中课堂长期以来被凯洛夫的教学模式所占据,一代一代的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重复、强化、内化着这一教学模式,并将其模式所隐含的教学思维演化成为教师的一种潜意识,这就是教师身上的凯洛夫教学模式的教学惯习。不同于这种惯习的外在力量触动它,仿佛是触到了它的一种软性防卫机制,虽然双方没有面对面的激烈冲突,但是它的抗拒力量却无处不在,这就是为什么“五字四步教学法”实践遇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这是教师的认知阻抗。个人的知识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的信念,同样,教师的知识也在影响和制约着教师的信念。研究表明,教师所具有的信念多与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相符,教师大多仍以原有的观点来组织教学,造成课程改革的理念无法有效实施。这正如“五字四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样,我校的多数教师虽然从字面上似乎理解了什么是“五字四步教学法”,但思想认识并未跟上,结果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回到原来的认识,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认同对象。(3)这是教师的利益抗拒。在中国特殊的应试文化背景下,学校升学率牵涉着千家万户,成为学校办学的终极目标和地方政府所关注的一个政绩指标。教师的收入、奖金、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甚至是自尊,都会受到学生考试成绩的显著影响。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在升学而非就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教师们在应试教学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信息容量最大化、学生学习时间最大化、尽早完成教材内容,早复习、早备考等。因此,教师们往往会控制课堂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听话,采取“讲授―传递”这一所谓的高效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这里应作些补充,这种理念并不正确,对高考也未必有效,同时也不符合高考改革的趋势。

综上所述,“五字教学法”的理念是先进的,要求是明确的,方法是科学具体的,它是高中新课改的有效载体。在实践中受困遇阻并非是其本身问题,正如我国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校实施过程中遭遇困境一样,我们不应该怀疑变革本身的正当性,而应重点分析、研究“阻抗因素”,以此来减少阻抗,走出困境,推进变革。通过上面对“五字教学法”的阻抗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学校层面的新课改实施者阻抗新课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如应试文化影响、利益分配问题、考核评价问题、过程监管问题、学生认识问题,也有教师主观原因,如教师个人的工作惰性、教学惯习、缺乏新课改的知识信念、害怕失去既得利益等。因此,学校应该努力营造新课改的文化氛围,变革教师的考核评价内容与方式,加强新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管,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对新课改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并促进其认同,耐心帮助教师摒弃凯洛夫教学模式,设置“课改新秀奖”等,强化教师课改的动力,多管齐下推进新课改。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义无反顾地奏响课程改革进行曲[N].中国教育报,2006(05).

[2]张国举.“场域――惯习”论:创新机制研究的新工具[J].中央党校学报,2005(3):34-87.

[3]张新海.反对的力量: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抗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柯政.理解困境:课程改革实施行为的新制度主义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00-101.

(作者单位 山西省临县一中)

上一篇:综合高中地理应注重衔接教学 下一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忽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