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建的《霓裳词》

时间:2022-09-19 10:06:59

摘要:王建是中国唐代中期重要的诗人,他在新乐府创作领域取得极高的成就,因此世人将他与张籍并称为“张王乐府”。王建的绝句在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是他的《宫词》100首,前人对此也已经有过相当多的论述。本文要研究的《霓裳词》10首是王建的绝句,前人对此论述甚少,所以本文期望通过对这十首绝句的研究,能够获得对王建诗歌的新的认识。

关键词:王建,绝句,《霓裳词》,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王建的《霓裳词》10首,形式上都是七言的绝句,与其著名的《宫词》一致。在绝句短小的体制下,王建最大限度的发挥绝句叙述方面的特色,描写宫中的生活情形和歌舞的场景。展现了唐王朝宫廷之中奢华的帝王生活,同时也满怀同情之语的写出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往事,虽然在描写故事时绝句不如古体诗歌叙述的完整,但绝句因其在意境方面的独特意味使得李杨之间的爱情又一次得到再现。以往对李杨之间的爱情故事多有描写,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白行简的《长恨歌传》,还有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等都是名垂千古的杰作。但文学史上王建以绝句组诗的形式写李杨的爱情故事是有相当独特的成就的。王建用绝句把李杨的爱情拆分成各个阶段从最初的相逢到相伴到最后的别离,短短280个字就把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及相关的典故描写出来,足见王建对绝句的艺术特色的娴熟掌握,同时也可以联想到他《宫词》取得很高的成就不是巧合。我们可以通过《霓裳词》来细细品味王建的诗作功力。

首先,对于怎样将为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完整的通过绝句这种短小的形式表现出来,却不漏掉关键的历史瞬间问题,王建选择将历史的重要场景一一粗化,提炼出最具象征性的语句,用一两个字完整的将当时的情境还原,但又不失诗的韵味和作为绝句整体的效果。如《霓裳词》中的第四首“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我们都知道杨贵妃得宠之后,她的亲戚大都获得了官职,这首就是描述当时的情景,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关系密切,因为统治者任命官员不再是看能力或者是当时的科举制度,而是依靠这种贵妃的关系,不能不说这是为后来埋下了祸患。“中官走马赐功臣”七个字把作者对这种任命官员的厌恶之情暗含在其中,因为毕竟作者身在唐代,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表达的含蓄些。再如,《霓裳词》第七首“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自有杨贵妃的故事开始,关于杨贵妃美貌的传说就有很多,历代文人都有赞誉之词,如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而各种艺术体裁中对杨贵妃最直接的描绘莫如“贵妃出浴图”,许多画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心中亦或是天下人心中的杨贵妃。这些画作直接清晰的展现了贵妃出浴的美轮美奂,在这首诗歌中同样描绘的是这幅场景,作者写出唐玄宗看见杨贵妃沐浴后的惊奇、兴奋、称赞“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和其他写杨贵妃的作家不同的是,王建并没有直接写杨贵妃具体有多美,比如穿着、肤色、脸庞、秀发、眼神等,而是从一个当事人的角度去写,也就是把唐玄宗的心情和表现写了出来,毕竟当时宫中的男人就唐玄宗一个,也只有他才有这个福气,也只有他才有这个能力,所以当唐玄宗都无法用言语去欣赏一个女人时,只能说这个女人的魅力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倾国倾城了。这里我们读者都成为了旁观者,容不得我们插上一句话,历史在此刻封存,无比的美丽,让人艳羡。同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王建能写出与别人不同的景象,正是这十首《霓裳词》的价值所在。

其次,王建的这十首绝句为近体诗歌,近体诗歌都讲求押韵,一首诗歌押韵很好做到,因为一首诗歌在描写时主要是在诗歌中将其所要描述的景物完整的表述清楚即可,所要可以应用的词汇很多。但是在王建的这十首绝句中,每一首绝句都在完成各自的任务,既要完整表现当时的情境,同时又要符合绝句的押韵要求,所以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比如《霓裳词》第七首“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这两句把杨贵妃沐浴归来的场景表现的淋淋尽致,恍如一副美女出浴图,看不到宫廷里封闭的宫苑,也看不到在人间的种种迹象,仿佛一切都是神仙般的感受。其中“好字先从殿上来”当是唐明皇之语,此语一出,既把杨贵妃出浴之时的几近仙境之景描写的相当逼真,同时又写出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喜爱,可见遍览群芳的唐明皇对此时刚刚出浴的杨贵妃身着“霓裳”的魅力也是难以抗拒的。同时也写出诗人王建对这贵妃出浴时的幻想,一个“好”字既写出整个贵妃出浴画面极致之美,同时这一个“好”字也写出帝王九五至尊的天子身份,也可能隐含了王建对唐明皇的羡慕。“开”“来”二字押“灰”韵,并无人工雕琢的痕迹,清新天然符合诗中的情境,又满足绝句押韵的要求。第一首“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押阳韵。第二首“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押青韵。第三首“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押微韵。第四首“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押真韵。第五首“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押支韵。第六首“弦索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押文韵。第七首“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押灰韵。第八首“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押阳韵。第九首“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押寒韵。第十首“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押庚韵。纵观这十首绝句的所押之韵,在最大限度满足叙述故事完整性的基础上,字字妥帖流畅,诗歌朗朗上口,无矫揉造作之感,充分体现了王建对绝句诗歌的掌握何其卓越的才华。短短280个字,要在这其中既讲故事又要使诗歌便于诵读,同时还要充满音律美,这是不小的苦难,但是王建做到了,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过多的人为痕迹,几乎完全是兴到之笔,与故事的发展脉络完美契合。

最后,在艺术手法上王建很少在诗中发议论,全部十首诗都是在用叙事诗的形式在讲述故事可谓独具匠心,常运用比兴,白描对比,映衬等手法,通过人物的举动来再现现实,在结尾处用重笔突出主题,便戛然而止。

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被人所熟知,被历代文人演绎成各种文学形式,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有白行简的唐传奇《长恨歌传》再如元代杂居《梧桐雨》可谓体式多样各有千秋。王建在《霓裳词》十首中包含了对李隆基与杨玉环爱情生活的艳羡与惋惜,感叹世间有情人不得长相厮守,作为天下唯我独尊的帝王也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这似乎比普通人的求之不得要更加痛苦。在这一点上白居易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更能写出这段爱情故事的悲哀。王建能够用绝句这种形式写出如此让人感动的作品,的确称得上大家了。希望本文对王建《霓裳词》的研究能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王建,拓宽对王建诗歌研究的范围。

作者简介:杨帆(1988.5-)女,汉,吉林省吉林市,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上一篇:论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形象 下一篇:苏轼词中的人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