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法待孩子

时间:2022-09-19 09:41:29

换个方法待孩子

孩子到了3岁,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和小脾气,自己的要求一旦不被满足,或是被家长冷落,就会发脾气,甚至哭闹不止。有些家长以为很了解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态度:被冷落就会发脾气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室主任戴耀华说:“我国家长教育孩子目前存在着两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打骂和忽视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其造成的后果,将有可能延续孩子的一生。”孩子犯了错误或是淘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说服教育,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听的懂道理了。当然,家长要尽量把道理讲的简单易懂。比如把他于其他小朋友对比;或是告诉他以前哪件事他做的比较好,现在这件事做的就不好等等。这种交流方法,可以打消孩子做错事以后的紧张心理,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白天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一定要全部都给孩子,而且尽量要做到孩子随时都在自己的视线之内,这样才能听到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及时的与孩子交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孩子会认为家长忽视了他,就会发脾气。即便是家里来了亲朋好友,也不要冷落了孩子,大人在交谈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被冷落的孩子往往会以发脾气的形式来吸引家长对他的注意,如果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从心理上就会和家长疏远。

交流:拿到手里的都是玩具

从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和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不一样的,孩子觉得很有兴趣的东西,家长会觉得没什么意思,这就是家长没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所造成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喜欢玩的玩具,而孩子却往往不感兴趣。他们对家里一些常用的东西却很感兴趣,比如给孩子拿一个不锈钢的小锅,拿一个小勺,孩子霹雳啪啦地敲着玩,能玩很长时间。拿几个杯子和几个塑料夹子,孩子会把他夹子放进杯子里然后拿出来,再放到杯子里再拿出来,这种“玩具”我们每个家庭中都有,而且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那些花高价买来的毛绒玩具,只能摆着看,对孩子没有多大的好处,吸引力也不大。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多学一点东西,就给孩子买来花花绿绿的图书。可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搞不清书对他们有什么用,对孩子来说能拿到手里的都是玩具,他会把书撕坏。撕书这个动作对孩子来说一是能锻炼动手能力,二是孩子听到这个声音很高兴。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奉劝一些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要多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不要再花冤枉钱给孩子买华而不实的玩具了。

做法:身教胜于言教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对任何事物都是好奇的,他们做出的一些举动,也是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他们经常会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是在淘气,其实孩子是在看这样东西扔到地上以后的反应。还有一些孩子不管手里拿着什么都往嘴里塞,尤其是他没有见过的东西,他是想尝一尝这样东西的味道,用味觉来感知一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这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扔到地上就会摔碎;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如果家长能够演示给孩子看,那是最好的,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训斥孩子。 这样只能使他们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这种逆反心理有可能“陪伴”他们一生,以至于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在事业上的发展。

孩子3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常言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胜过言教,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观念:对待孩子要以夸奖为主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造成了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差异。最典型的是,西方国家的家长经常夸奖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我们的家长经常指责孩子的错误或是不足,使孩子从小就没有自信心。对待孩子一定要以夸奖为主,在外人面前也应该这样做。不要以为说孩子的种种不好是谦虚,这种谦虚给孩子带来的只能是加重他的自卑心理。

现在的孩子既无兄弟姐妹,又没小伙伴可以玩。家长最好在外出采购或是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时,尽量带着孩子一起去,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另外,要多让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玩,从小就要建立孩子的伙伴关系,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上一篇:小便能颜色很深怎么办?等 下一篇:你也可以变成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