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量检定与计量校准的作用与区别

时间:2022-09-19 08:00:18

浅析计量检定与计量校准的作用与区别

1检定

检定是计量领域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是对计量器具检定或计量检定的简称。检定(verifiecation)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1.1计量检定有以下特点:

(1)检定的对象是计量器具,而不是一般的工业产品;

(2)检定的目的是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其主要作用是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检定的结论是确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是否允许使用;

(4)检定具有计量监督管理的性质,即具有法制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在社会上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

计量检定在计量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的重要形式,是实施法制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2校准

校准(calibration)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的目的是确定被校准对象的示值对应的由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量值的溯源性。

校准工作的内容就是按照合理的溯源途径和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其他经确认的校准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将被校对象与计量标准进行比较和数据处理。这些校准结果数据应清楚明确地表达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报告校准值或修正值时,应同时报告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是按使用的需求实现溯源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3强制检定

3.1强制检定:对于列入强制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实施的定点定期的检定。这类检定是政府强制实施的而非自愿的。《计量法》规定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属违法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列入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都是担负公正、公平和诚信的社会责任的计量器具。国家为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免受计量不准的危害,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对这类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3.2强制检定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计量标准器具,它们是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这些计量器具肩负着全国量值传递的重任。另一类是工作计量器具,它们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并且必须是在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中实际使用的工作计量器具。这些工作计量器具直接关系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交易的公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环境、资源的保护。

3.3按强制检定的管理要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和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使用者应向主持该计量标准考核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报,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按时申请检定。属于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使用者应将这类计量器具登记造册,报当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当地政府计量行政区部门申请检定,由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按周期检定计划检定。

承担强制检定任务的计量检定机构,包括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各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开展强制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应就所承担的任务制定周期检定计划,按计划通知使用者,安排接收使用者送来的计量器具或到现场进行检定。强制检定工作必须在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计量检定机构在完成强制检定后应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并加盖检定印记。不应出具校准证书或测试报告。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检定收费标准收取检定费。

4非强制检定

非强制检定:在所有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中除了强制检定的以外,其余计量器具的检定都是非强制检定。这类检定不是政府强制实施,而是由使用者依法自己组织实施。这类计量器具的准确与否只涉及其使用单位的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经济核算、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等。使用这类计量器具的单位应建立内部计量器具台账,制定周期检定计划,按计划对所有计量器具实施检定。

5检定及校准依据的技术文件

检定和校准必须依据相关的技术文件,如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等。这类文件是按照每一种计量器具特殊要求分别制定的。在每一个文件中规定了该文件的适用范围,包括适用于哪一类计量器具或量值,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规定了计量要求:包括被测的量值、测量范围、准确度要求等,也规定了通用技术要求:如外观结构、安全性能等。文件中还规定了进行检定或校准必备的条件,包括设备要求和环境条件要求。设备要求包括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的要求,如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的名称、准确度指标、功能要求等。环境条件要求包括环境参数的技术指标,如所需的温度范围、湿度范围等。

检定应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如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则依据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部门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

校准应根据顾客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技术文件。首选是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如果没有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可使用满足顾客需要的、公开的,国际的、地区的或国家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或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还可以使用自编的校准方法文件。这种自编的校准方法文件应依据JJF1071-200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进行编写,经确认后使用。

6检定结果的评定

按照所依据的检定规程的程序经过对各项法定要求的检查,包括对示值误差的检查和其他计量性能的检查,判断所得到的结果与法定要求是否符合,全部符合要求的结论为“合格”,且根据其达到的准确度等级给以符合×等或×级的结论。判断合格与否的原则见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凡检定结果合格的必须按《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出具检定证书或加盖检定合格印;不合格的则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

7校准结果

校准得到的结果是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修正值或校准值,以及这些数据的不确定度信息。校准结果也可以是反映其他计量特性的数据,如影响量的作用及其不确定度信息。对于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性校准,可根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做出符合其中哪一级别计量标准的结论。对一般校准服务,只要提供结果数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即可。校准结果,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如果顾客要求依据某技术标准或规范给以符合与否的判断,则应指明符合或不符合该标准或规范的哪些条款。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维护中Ping命令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