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美术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9 07:36:30

赏识教育在美术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中职美术专业学生通常是零基础入学,而美术专业需要学生通过刻苦的训练具备相对扎实的基本功,随着选择专业时的好奇心理的褪去,缺乏可持续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导致美术学困生“学困”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困生成功的体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三种途径进行赏识教育,从而在根本上激发学困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达到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可持续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美术;赏识教育;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经过研究发现,一个人若没有受赏识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过赏识激励后,他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遗憾的是,在就业与升学的压力下,在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把学困生当成“累赘”,不但没有给予学困生充分的鼓励和赏识,相反经常是批评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们便对学好美术专业课不抱希望,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实,学困生并非能力低下,也并不存在认知障碍,他们也想学好专业,只是因各自不同原因暂时落后。学困生长期被否定,他们更渴望被赏识,特别需要得到肯定。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美术专业课的信心、唤醒自我效能感,进而产生学习美术专业课的兴趣并能够持久保持。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是运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困生可持续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而然会喜欢自己的老师,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迁移,继而喜欢其任教的学科。但是在学校里,对不少教师而言,优生往往是心中的“宝贝”,面对升学的压力学困生往往成为这些教师眼里的“沙子”。甚至在对待不同学生所犯的同样错误,采用双重标准来衡量。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我认为首先必须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有独立的人格,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学习中作为学困生,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是“弱势群体”。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复杂,往往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不能片面地将学习困难的责任归咎于学困生主观不努力。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也想学好美术,但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上表现不佳实属无奈。替他们设身处地地想想,教师应该理解他们。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多地改进自己,并且学会坚信,他们并非天生学困生,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还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既是教师的职业操守,也是道德底线。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会轻视甚至漠视学困生,相反的,应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们,帮助和关心他们。爱是最伟大的力量,它可以使学困生感受关注,并激励他们重树学习的信心。

二、创设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学困生的成功体验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中职美术专业学生通常是零基础入学,而美术专业需要学生通过刻苦的训练具备相对扎实的基本功,随着选择专业时的好奇心理的褪去,缺乏可持续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导致美术学困生“学困”的关键因素。从而渐渐丧失了学习美术的信心。这是一种本能的逃避反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学困生其看到希望,成功的体验可以带来美术专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喜欢上美术。班杜拉说“人们很容易有强烈的自尊心──只要降低目标就好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不同标准要求学生。对学困生应降低目标,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对学困生一定要有耐心,可先从一个个“小目标”为开端,根据学困生具体的专业水平而量身定制,设定他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的目标作为开端,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美术专业分阶段的技能训练,刚开始时对基础特别差的学生不必要求他们能达到班级的平均水平,可以将训练中每阶段的作业,逐步再分阶段的完成,降低难度,每一阶段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样学困生只要认真努力的分步骤的完成训练目标,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鼓励与肯定,让学生在各分阶段中都能体验成功,他们的学习的信心也会逐渐提高。成功的体验加上适时的赞赏,使学困生信心倍增,自然而然的就会克服对美术专业学习的畏惧心理,并重新唤醒他们学习自我效能感。

三、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某些方面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千里马”,教师应有“伯乐”一样的眼光,能慧眼识英。反之,则只能让其“骈死于槽枥之间”。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很具成就感和挑战性的使命。

笔者现在任教的美术班的张同学和李同学,专业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不大,适逢学校在全校征集校运会会徽的设计。他们主动要求代表班级参加这次活动,于是我选择了相信他们。把要求跟他们说清以后,他们兴趣极大。非常认真投入,收集材料,在一起研究版面设计、配图及书写。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还跑来征询我的意见。半个月后,他们给了我一个惊喜,他们制作的会徽非常精美。在会徽征集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我不失时机地发出由衷的赞赏,看得出来,他们的表情非常满足和幸福。做了一个设计,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美术设计知识。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他们以后交上来的作业,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学困生绝非一无是处,教师不妨用“放大镜”去找其优点,只要心中真给学困生留有一席之地,不难发现他们也有很多闪光点。

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庞大的学困生群体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处理得当,时机恰当的赏识教育,往往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赏的动作,就能激起学困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同时也应避免过度赞赏以及赞赏不值得赞赏的行为,正所谓过犹不及。美术专业教师如能做到对学困生合理而有度的赏识,那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困生学习美术专业的信心,对美术专业学习产生浓厚而又可持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吴立岗.动机形成的理论及相应的教学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4.

[3]Anita Woolfolk 著. 何先友等译. 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上一篇:汲取教改精华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下一篇:刍议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