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19 07:26:49

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 要:文章通过对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教育研究,归纳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教育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教育研究对象,探讨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教育的整合优化方法。

关键词:合并类高校;多校区多层次高校;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改变教育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一些学科单一、综合实力较软的高校合并已十分常见。同时,合并类高校的出现也伴随着一下两个现象:一所大学中存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培养的现象;一个高校分为若干个校区,往往校区间距离较远,甚至不在一个城市。因此,随着合并类高校的产生,多校区多层次高校也应运而生。为各校区各层次深入实质意义上的融合,多校区多层次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一、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的优势及劣势

合并类高校是指由多个原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合并而形成,具有多个校区的,并且在合并后统一了法人资格的高校,被称为合并类大学。多所院校在"共建、合作、转化、协作"的前提下整合,从而学校规模增大,学生结构层次扩大。

(一)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

1、师资丰富,模式多样

合并类大学从硬件与软件方面,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特点。尤其是在校园文化方面,呈现出了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为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奠定了基础。

2、辐射影响,相互弥补

各校区各层次间校园文化存在辐射作用较强,也就是各校区各层次的校园文化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相互弥补,达到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3、个体提升,整体深化

合并类高校可看做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大系统与各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对于系统整体而言,作为子系统的各校区,其校园文化的提升有利于整体校园文化内涵与品味的深化。

(二)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的障碍与不足

1、打破原有,矛盾产生

合并类高校原具有独立的管理模式,独特的校园文化底蕴。学校合并后,原有校园文化被打破,各校区间校园文化模式等将产生矛盾冲突,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停止不前,甚至倒退。

2、成员差异,影响发展

多层次高校在师资力量,成员素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定会统筹兼顾,考虑各层次的特色与层次间平衡。这为探索新的建设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使校园文化发展进入瓶颈时期。

3、特色多样,融合较难

合并类高校中,原有各高校有着独特的历史积淀与校园文化,而新的校园文化往往不能兼顾所有,这对校园文化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合并类多校区多层次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视主校,忽略分校的问题。主校区的优越与分校区的被忽视造成了思想、模式融合的矛盾与障碍。

4、缺乏制度,影响融合

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合并类高校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重管理、轻权益,建章立制成为合并类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调。由于司法对高校管理的介入有限性,合并类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大多还停留在表面层次。

二、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

(一)校园文化整合的内容

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物质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在校园硬件建设过程中,既统一整体风格,又重视历史沉淀,将校园文化融入物质建设中。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的运行主导系统,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的组织文化形态。其从制度约束的角度规范师生行为,建设校园文化。精神文化包括高校的办学方针、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大学精神等,大学精神是其重要方面,是群体价值观的主要部分。对于合并类高校而言,不同的高校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也不经相同,相一致的精神文化将有利于合并类高校的发展。

(二)合并类高校校园文化整合的方法

1、确立模式,扬长弃短

合并前各高校存在着独立的管理模式,独特的校园文化;而合并后新模式的确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各校区所在地理位置上相互独立,但其思想核心应是统一的。重建的校园文化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学校历史、师资力量、学生层次、校风学风等。新校园文化不应只是原有校园文化的加权,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以整合优化,扬长弃短,建立理想的校园文化发展模式。

2、增进交流,凝聚文化

大学本就是一个思想文化聚集之地。各校区各层次间应打破原有壁垒,建立学多方面的交流,使一校区一层次的文化影响其他校区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其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学校可在不同校区定期举行学术、文艺、体育等活动,不但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平台,学生展示了空间,同时也促进了校园交流,有利于校园文化融合,塑造统一校园新形象。

3、网络建设,加强联系

各校区间地理间隔是不可逾越的,但是网络建设使得地理距离问题相对弱化。网络建设既不受时空的限制,使信息的交流更为通畅,又借助于网络平台交流信息,增强联系。在网络中,师生间、同学间可进行学术、思想、文化的交流,建立一个无时空的文化交流空间。

4、以人为本,加强法治

树立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互助的法治价值观和法治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妥善协调学校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各项矛盾,使广大师生融洽相处的途径,从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公民文化建设,即民主文化。民主即平等、自由,在校园中师生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整合高校各部门功能,协调合并后各部门矛盾,梳理各部门职能,减少职能重叠,补充职能空白;通过法治文化促进监督,使师生监督权得以实现,监督学校的事务发展,监督教师的研究教学;通过法治文化建设完善民主管理,保障实现学校管理的师生参与权。

合并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特点与难点,不同类型的在进行校园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运算,而是从实际出发,需要各大学自身情况出发,设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思想。

参考文献:

[1]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杨新起,向东.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刘衡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冲突及解决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1,(3).

[4]张玲玲,等.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0,(10).

作者简介:莫静(1985.11-),女,天津人,天津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研究。

上一篇:加强高校管理体制创新,促进高校快速稳步发展 下一篇: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