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本中提示语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2-09-19 07:13:02

小学数学课本中提示语的有效运用

[引言]: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常出现提示要点、方法,指明关键的提示语,它分为哪几种情况,各有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提示语呢?通过研究和实践,我认为这些提示语既是帮助教师正确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教法指导,又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掌握知识要领的学法指导,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有效的运用提示语,让它发挥该有的作用。

[案例描述]

一、启发式提示语的运用-“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

1、出示挂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揭示方程概念: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示语: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师:你认为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生1:含有未知数

生2:必须是等式

师:请你观察上面的四个式子,看看方程和等式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生1: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生2:等式包含方程

师:很好!同学们能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板书并画集合图: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反思之一]:在以前教学中,遇到类似的提示语,我总是不太重视,认为学生不能正确描述两者间的关系,常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不影响课时任务的完成,而直接把两者间关系告诉学生,学生看似懂了却不能真正领会。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我仔细分析了这里的提示语“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的含义,改进了教学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方程概念中关键条件“含有未知数”“等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将等式和方程式的对比并讨论,使学生体会到“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等式包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二、运用迁移规律,沟通知识间联系的提示语-“你能通过平移找出答案吗?”

1、(出示下表)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提示语:你能通过平移找出答案吗?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框的?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如果每次框4个数、5个数呢?完成表格:

师: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几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相加正好是10

师: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生:得到的几个不同的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

师:利用大家发现的规律想一想,如果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是几?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反思之二]:数学知识间联系紧密,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基本经验和方法时,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一味的采取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设框框让学生被动观察、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激发,学习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教材中的提示语“你能通过平移找到答案吗?”,提醒教师要注意从旧知识迁移入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操作经历探索过程,得出规律,找到答案,从而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热情,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留有“空白”的提示语-“又收集的比送给小军的少6张,现在比原来……”

国标本第十册教科书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教材中先安排了学生能理解掌握的倒推的方法得到答案52+30-24=58(张),而后又出现“又收集的比送给小军的少6张,现在比原来……”这样的一个提示语,它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仔细分析理解,

四、操作性理解的提示语-“我用纸折一折,再涂色看一看。”

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要求根据题意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

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2.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

指导分小组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长方形的试验田,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它的和,再看看与相加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注意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的得数是多少吗?

[反思之三]: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材里安排了学生“用纸折一折,再涂色看一看”的提示语,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学生用通分的方法得到结果呢?课前,我对这句提示语的用处进行了揣摩,发现:通过折纸使学生感知在分数单位不同的情况下,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即同一分数单位)后再进行计算,也就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其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的根据所在―统一分数单位。如果只单纯的告诉学生运用通分的方法将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那么学生掌握的只是方法,对通分的目的却并不能理解。因而,在教学中,凡有操作性提示语的地方,就该按照教材的意图让学生动手感知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理性的理解。

五、直接给出答案的提示语―“要先算是多少。”

[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新课标,运用新课标的理念,仔细研读教材,进行教学尝试后,对教材中提示语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挖掘提示语中的隐含要求,明确提示语的作用,加强了对提示语教学,改教学中把知识点一味的灌输给学生单一形式为多样的启发、探究形式,根据提示语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分析、理解和归纳总结,从而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以提示语为基础,适当扩展,形成综合性的思维训练活动。课堂上把小组交流讨论与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通过教师适当、适时的点拨和讲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开学生探求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通过对提示语的学习和运用,为自己理解编者对“提示语”的要求与作用,更好的把握教材,正确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教法指导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提示语的学习,明确答题范围。

通过提示语的学习,明确规定的数量,答题时的注意点。

通过提示语的学习,明确答题时语言表达的格式。

挖掘提示语中的隐含要求,明确解题的方向方式。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能力 下一篇:论夏洛蒂及《简爱》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