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方法浅谈

时间:2022-09-19 06:59:11

激活语文课堂方法浅谈



“沉默是金。”我非常欣赏这一名言。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该现象就极为不妙。课后生龙活虎的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上课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异彩纷呈的乐园,成为学生的最爱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种激活语文课堂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

叶圣陶说:“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因为思维能够使人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未知走向已知。 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厌恶静止、死板,喜欢变化。情境、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如教授《散步》时设计如下导语:“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无论你去了哪里,永远在等着你。它犹如一个幸福的避风港,一直呵护着我们。家正因为有浓浓的爱,有浓浓的情而使人流连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莫怀戚先生,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亲情。”这样,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就用抒情化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对家的无限温情的感受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2.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如《爱莲说》设计的问题:“文章是写莲的,为什么还要写牡丹、菊?为什么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菊是花之隐逸者?为什么莲是君子?”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

3.运用多媒体手段等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我努力创造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环节,丰富学生的想象世界。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一改以往的教学手段,用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来叩击学生的心扉,使他们逐步走近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师生在愉悦中完成了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丰富教学模式,鼓励竞争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爱表现自己,有独立感,自我意识强。为此,我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一直努力创造一种“自我表现”的环境和机会,使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创造“自我”需要的精神财富。

1.引入比赛、表演等。针对中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我把竞争意识引入到教学中,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进行快速阅读、快速复述、快速作文、快速查工具书等。教学《孔乙己》时,让学生表演“排九文大钱”,看谁演得惟妙惟肖。学生们都摩拳擦掌,拿出九个大硬币,在桌上比划着,那股认真样令我倍感欣慰。这样,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充分表现,学生饱满的学习激情也得到了释放。

2.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兴趣是一种感情、一种需要的延伸,是一种美的流露。当学生在感知自然和艺术美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的美,并能赞叹这种美的时候,就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兴趣。开展综合性活动“话说风流人物”时,学生们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异彩纷呈,其中影视歌星占绝对席位。我针对学生们对明星的那份激情,把明星锁定在歌星周杰伦身上。“你为什么欣赏周杰伦?”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沉寂的课堂像炸开了锅,其中“酷、风光”占据了答案的主流。我趁机介绍了周杰伦的成长经历,评论了《七里香》的歌词,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总结活动时,有“周杰伦迷”发表了激情洋溢的结束语:“明星是流星,我们要做恒星。我欣赏周杰伦,我更欣赏他的意志、才华,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培养坚强的毅力以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掌声响彻整个教室。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

三、改进评价方式,激励创新

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是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不满足现状,力求创新。教师只有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才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1.分享成功、增强自信心。成功意识是指运用自己的才能克服障碍、完成任务,做出比别人优异的成绩的意识,是学生心理发展和培养开拓型人才的需要。它给人以自信、自豪、自尊、自立的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即使是最微小的成功,也是生命的闪光点。每次作文批改时,我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你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有创意、有新意”“这个句子好”等。总之,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到 “成功”的喜悦,感到学习的快乐。

2.及时引导评价,鼓励创新。进入课堂教学视野的问题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应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或亢奋或沉静的情绪中积极思考。生成的问题应该既让学生感兴趣,又有思考价值。作文评改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各抒己见、大胆评改。如写人的文章,让学生们以《背影》作为基点去评改:选材上的评价,要求真实、典型;立意上的评价,要求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结构上的评价,好的文章要有曲折跌宕之美。

参考资料;

1.陈安福《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法国〕罗曼?罗兰著,傅雷译《名人传》,译林出版社。

3.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教育科学》2001年第4期。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上一篇:浅谈想象在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带我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