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不想长大?

时间:2022-09-19 06:54:44

“如果给我一朵七色花,我许下的第一个愿望就是不想长大,永远都不想,我想一辈子都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中……”这是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的心声。在高校,一些有着“奶瓶情结”,用奶瓶喝水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奶瓶和其他毛绒玩具一样也成了朋友之间相互赠送的礼物,而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唱红了大江南北,更反映了这个时代“不想长大”的人绝不是少数。

是谁不想长大?

现在的儿童(6~12岁)总是背着大大的书包,放学后除了完成课堂作业之外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校外培训,从小学习钢琴、舞蹈、美术和书法的他们缺少无忧无虑的童年,据一些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不愿上学、害怕考试的烦恼。他们的作文中也常常流露出害怕长大的想法。

12~18岁的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生理、心理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的时期。处在这个阶段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逐渐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很大的学习任务,特别是站在人生重要转折点上的高年级学生正准备考大学找工作,精神负担也许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当他们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应对当前压力时,会逃课、退缩、固执、哭泣、玩世不恭,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而这些消极的行为和想法实际上根源于他们“不想长大”心理的消极一面。

如今在高校,除了那些有着“奶瓶情结”的大学生之外,还有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收集维尼熊、流氓兔、加菲猫等玩具:另外也有整天沉迷于动漫世界或沉醉于网络游戏而夜宿网吧的,这些年轻人“长不大”的行为中也折射出一些“不想长大”的情结。

在步入社会身处职场的人当中,偏爱并收集各种玩具和模型的成年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在家里、办公桌和汽车上摆满各种玩偶、芭比娃娃和各类小车模型等,还时常感慨:“要是人水远不长大,永远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该有多好呢?”

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当遇到挫折和压力时人们在行为上的表现分为消极反应或积极的应对,前者有回避、忘记、自我否定、推卸责任、不成熟行为等,后者比如微笑面对、尝试着超越自我。心理与行为虽然不存在――对应关系,但行为通常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消极行为常常源于消极的心理,反之亦然。

“不想长大”的心理普遍地存在于人们心中,但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眷恋童年、爱幻想是二者的共同之处。

著名漫画家庸在上海的一次书展上说:“成年人怎样才能找回快乐的本能?建议大家每天做一次小孩,就会发现快乐其实就那么简单。”保留“不想长大”心理的积极一面,可以让我们简单地活着、单纯地思考、自由地幻想,将这些积极的品质运用到创作中也许还能写出美丽的童话故事、动听的儿童歌曲,编出迷幻的网络游戏。

持有“不想长大”心理消极一面的个体可能会更多地表现出一些负面情绪:逃避易幻想、脆弱易自卑、焦虑易退缩、孤独易失落、浮躁又空虚、反抗又妥协、莽撞又怯懦、独立又依赖、自我封闭又渴望被理解、怀有梦想又深陷迷茫。如若个体不能以适当的方式调整心态,就容易回避现实并产生不成熟或幼稚行为,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他人。

深层的心理原因

很多的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的。“不想长大”心理的产生实际上源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退行和固着。自我防御机制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是指当遇到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人们不自觉地进行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来消释焦虑,维持心理上的平衡。而弗洛伊德把退行与固着比喻为战争过程中的撤退,在行军过程中,一旦遭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或失败,只好以退为进,从长计议。

退行,是主体通过倒退至人格发展的前一个(甚至前几个)阶段,来消除他自己对成长的恐惧。比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本来已经顺利地通过了口腔期(0~1岁的阶段),但是当其母亲又生了一个小妹妹或小弟弟之后,因父母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更小的婴儿上,这个孩子便感觉受到冷遇。可怜的孩子为了消释失去母爱的焦虑,于是退回到“口腔期”,重新吮吸手指、咬指甲、乱吃零食等等。

也有一种对身心有益无害的退行,比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年迈者返老还童,表现出与自己的实际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天真、单纯、顽皮、执著和快乐,这种“退行”昭示了个体的人老心不老,无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人格的正常发展应该是稳定地从一个时期过渡到另一个时期。然而,进展有时会停止,人可能停留在原处而不能登上更高一级台阶,这种心理现象叫“固着”。个体面对不安全因素,失败和惩罚时,为了避免自尊心遭受打击,觉得原地踏步反倒安全,按照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说,固着是正常发展的不可避免的特点,也可成为适应不良行为的根源。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固着现象。

自我防御机制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人格中稳定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近乎习惯化的反应方式,因此,影响人格形成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文化环境也会间接地影响到“不想长大”心理的形成,

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根据父母要求和孩子反应这两个维度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研究发现,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心境乐观积极,有较高的自信,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出色,能够坦然地面对成长,较好地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而其他3类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缺乏自信、对未来的担忧、对成长的焦虑,表现出退缩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通过父母的教养观念、学校教育、大众媒体传递给孩子,进而影响他们的人格特征,在提倡独立意识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的孩子,会被更多地鼓励去独立面对生活,接受一些磨难训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

坦然面对成长

心理学认为,一般来说人人都有某些不现实、不正确乃至不健康的欲念或冲动,有的人不能控制它,有的人只是消极压抑,有的人却能以理性的自觉和坚强的意志去克服、消除、抛弃这些不良意念和冲动。这种差异实际是习惯化的人格特征的必然结果,而人格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从作用于“不想长大”心理的人格因素来看,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和自我修养的水平来克服此类心理的消极方面。

一方面,当觉察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时,不是消极压抑、埋怨、发泄,而是采取理智和冷静的态度将下正确、不现实、不可能的思想要求用客观条件允许的思想行为表达出来。比如因被误解而受到朋友批评时,首先应该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回忆事件的来龙去脉,待到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和朋友探讨此事,避免因冲动而产生更多的矛盾。再如,当个体面对繁重的学习或工作压力时,可以暂时用音乐来放松自己,或通过运动来缓解不满情绪,或者对朋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待到情绪缓和时再继续学习或工作,而不是消极地回避现实或应付了事。

另一方面就是学会幽默。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起作用的液体”,心理学把幽默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及人格品质。因为幽默来源于对世事的洞察,含笑面对人生中的矛盾也是当人们处于困境时的一种自我解脱。

最后,对于父母而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和爱,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其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设立恰当的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和达到这些目标,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在理性、严格、民主、有耐心并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更容易形成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

上一篇:民俗文化中的鼠 下一篇:“乔迁之喜”的由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