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宋扬和汉斯的晚年

时间:2022-09-19 06:40:33

2006年2月,河南郑州小伙宋扬只身来到英国伦敦求学。在家里被父母照料惯的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事事都要自己打理,一开始很不适应。

到伦敦5天后的一个下午,宋扬要到位于市中心的中国银行开一份证明。哪知,一时大意乘车却坐错了方向,来到了伦敦西区。

时间还算宽裕,宋扬索性坐到了终点站,顺便欣赏一下伦敦市区的风景。在伦敦地铁的长椅上等车。

这时,坐在长椅另一侧的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问他:“年轻人,请问您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

“我是中国人!”宋扬有礼貌地答道。

“哦,您来自中国,那是个伟大的国家。”老人竖起了大拇指。于是,两人聊了起来。聊天中,宋扬得知,老人叫汉斯,瑞士人,定居伦敦已30年。

“年轻人,你能帮我看看这块表出什么毛病了吗?”汉斯摘下腕上的电子表递给宋扬,宋扬自小就爱摆弄钟表之类的东西,所以没费什么事就把日期混乱的手表给设定好,递给了汉斯。汉斯高兴地连声道谢。为了避免宋扬再次搭错车,汉斯带着宋扬到中国银行开了证明,并邀请宋扬到他家做客。

汉斯的家位于伦敦西区,紧临泰晤士河,对面就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他的住处不是很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看着汉斯充满温馨的家,宋扬无意中说自己也想在外面租间房,因为学校提供的住房太贵了,每周就要105英镑,他有点负担不起。

“你可以搬到我这里住,我不收费。平时你帮点活就行了。”汉斯爽快地向宋扬发出了邀请。看着汉斯真诚的目光,宋扬答应了。

于是,宋扬搬到了汉斯的住处。每天早上他骑车去上学,晚上回来做饭,有时间就陪汉斯外出购物。晚上,宋扬做作业,汉斯就看电视,有时宋扬还为汉斯按摩身体,两人相处得非常愉快。

时间长了,宋扬了解到汉斯老人一生未婚,30岁之前闯荡世界,30岁后定居伦敦。老人在伦敦没有亲戚,朋友也很少。于是,心地善良的宋扬就决定尽自己所能照顾好汉斯。

英国的学费很贵,宋扬只能边上学边打工。尽管如此,他每天还是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陪汉斯。宋扬是个勤快的小伙子,不但家务活抢着干,他的一手好厨艺也常使得汉斯大快朵颐。有时,汉斯也做一些瑞士风味的菜,但除了他做的土豆泥和煎鸡蛋还可以尝一尝,其他的菜就不敢恭维了。宋扬常常开玩笑地说:“真难以想象,瑞士人能把手表做得那么精细……”

很快,朴实能干的宋扬也得到了汉斯邻居的喜欢。谁家的水龙头坏了、篱笆墙倒了,宋扬都会帮忙。汉斯的朋友都说,宋扬的到来,使得汉斯的精神比以前好多了,走起路来也很有生气。

汉斯的家也成了宋扬郑州老乡的中转站及大本营。由于这里离希思罗机场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转机的、来伦敦访问、观光的郑州人很多都在汉斯家做过客,而汉斯从来没有感到厌烦,并且从来没收取过费用。

自从宋扬入住到汉斯的家后,汉斯差不多成了宋扬的半个秘书。他整天忙着出门购物,帮助宋扬到大使馆取资料,办手续,到各个大学索取招生简章,帮着宋扬选择学校。由于在伦敦老人可以免费坐地铁,汉斯还义不容辞地做起了宋扬的通讯员。和汉斯的朝夕相处,还使得宋扬的英语口语有了很大提高。

相处时间久了,汉斯从精神到生活都离不开宋扬了。他经常对宋扬说:“没有你,我该怎么办?”有时候,汉斯会突然紧紧握住宋扬的手,动情地说:“宋,我在英国没有亲戚,你就是我的亲人。”宋扬非常理解这位精神上孤苦的老人,照顾起汉斯来就更加用心了。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汉斯,宋扬选择了离家25分钟车程的泰晤士谷大学就读。

2007年3月,汉斯最亲密的朋友、60岁的邻居维多利娅突发心脏病猝死家中,令汉斯和宋扬很是震惊。维多利娅和汉斯的关系很密切,他们经常串门,在一起聊天、喝茶。维多利娅和汉斯一样,也是终生未婚,也没有亲人照料晚年,以致于晚景凄凉。维多利娅的死,使汉斯更加意识到宋扬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坚定了和宋扬一起生活的决心。

汉斯对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很是向往,为了了却老人的心愿,2010年5月14日,宋扬陪汉斯来到郑州。在英国,汉斯很少能读到关于中国的新闻,即使有,大多也是负面的。然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汉斯大为吃惊,他感慨地说:“在很多方面,中国应该是第一世界了。”除了郑州外,宋扬还陪着汉斯去了连云港、深圳、上海等地。汉斯认为上海在某些方面已超过了伦敦。

在郑州,汉斯找到了自己多年来一直渴望的亲情,受到了宋扬一家热烈的欢迎和周到的款待,品尝到了正宗的中国美食,更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魅力。让汉斯惊讶的是,宋扬的家庭如此之大,亲情如此之浓郁。尽管语言不通,宋扬的奶奶天天领着汉斯老人到处走走看看,还带着汉斯去尝试中国传统的足底按摩。大开眼界的汉斯还把按摩店里的足底按摩图要了回来。

“上海和深圳,你会选择住在哪里?”宋扬曾经试探过汉斯。“我会选择郑州,因为这里有浓浓的人情味!”汉斯毫不犹豫地说。汉斯还说中国浓郁的人情味与伦敦人际关系的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他十分感慨。平时,汉斯在瑞士的亲戚也只是在圣诞节寄张贺卡,而在中国,宋扬的亲戚朋友几乎是倾其所有地招待他,这是几十年一直独居的老人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常常感动得汉斯热泪盈眶。“今后谁要说中国不好,我就要和他理论理论。”汉斯无比动情地说。

四年多的朝夕相处,使这爷儿俩的感情越来越深,宋扬成了汉斯老人最大的精神支柱。有一次,宋扬去法国旅游了三天。回来后,汉斯神情黯然地说:“宋,你知道吗?你走这三天,我几乎就睡不着觉。”

汉斯老人也成了宋扬在英国最亲的人,他明白这位孤苦无依的老人需要他的陪伴和关心。宋扬早就在内心作出了要一直陪伴汉斯老人的决定,等学业结束后,他将回国发展,而且一定要带着汉斯来中国定居,为他养老送终,给他一个美好的晚年。

(责编:辛娅)

上一篇:想对旅行社说 下一篇:文带刀酒,字沾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