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与单位管理部门间的冲突与规避

时间:2022-09-19 06:19:01

内部审计与单位管理部门间的冲突与规避

本文系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创新群体项目“新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财务会计创新研究”(批准号XJEDU2005G06)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内部审计师的责任是实现审计目标,并在审计过程中与管理机构形成共识。当双方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内部审计在单位建立一个肯定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实现这个目标最简单的方法是,内部审计师在与管理机构和个人交往中达成共识,与对方营造理解和合作的气氛,当然这需要的是决心、沟通和信任。

内部审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单位,与单位内各个层次的管理岗位主管及工作员打交道,测试和评价他们的工作,并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提出报告。正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发现单位管理层工作中的错误、无效或效率高的地方,所以内部审计人员的身份和工作性质决定了潜在人际冲突的必然性。

一、内部审计面临的矛盾或冲突的深层原因

尽管内部审计师要与单位内的个人和小集体发展各种关系,但其中最有争议的关系就是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内部审计师与被审计者的合作关系,对于在单位内部建设性地发挥内部审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但遗憾的是,双方间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它们间的冲突一般可概括成两类:管理部门因害怕内部审计师而产生的冲突和内部审计师自身行为造成的双方冲突。

被审计单位或工作人员通常害怕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会对将来的工作不利,因为在审计过程中不利问题的发现通常会追查由谁来负责的问题,可能产生工作表现不好,业绩不佳 ,甚至被追究责任的可能。审计对问题的发展代表着一种威胁,是种潜在的冲突。管理部门或人员通常抱怨,内部审计师的工作打乱了他们的工作程序,不必要地改变了他们已熟悉的常规,几乎不理解内部审计师专业的、封闭的甚至神秘的工作。

内部审计师与管理部门或人员之间的冲突可能是内部审计师自身行为所引起的,因为双方的有些冲突仅仅是因为工作方式。一些内部审计师近乎在一种神秘气氛中工作,他们与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见面就像是在法庭上一位法官盘问一位带敌意的证人,甚至视同被告。内部审计师强调缺陷、差错,造成误解是由于没有公正地反应管理部门和人员工作的总体效果造成的,他们通常把缺陷与责备、处罚连在一起,对管理部门和人员缺乏诚恳和真正的态度,更不要说心心相印的理解。

双方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感情、心理。冲突有时是因为受到威胁或感情的反应,很多管理部门或人员认为,内部审计师没有资格不断审查他的活动。这种想法可能是由于内部审计师缺乏专业的技巧,以至将不存在的或细微的缺陷表现出来而导致的。这种想法有可能进一步演化为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内部审计师的抱怨,而这些抱怨是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师与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协调化解到最低限度的。应该说,内部审计师向本单位最高管理机构或管理部门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通常不会有什么不恰当,只是内部审计师应保持职业谨慎,不使用不必要的专业术语,使双方的沟通畅通,以提升双方的信任感。当不可避免使用这些专业表达语言时,为了避免误解,内部审计师也应该认真、充分地向对方解释专业过程,特别是专业技术及审计结论。

二、处理双方冲突的对策及其内在矛盾性

人们普遍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事业成功至关重要。作为内部审计师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专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执业经验等;二是人际交往技巧。实际上,内部审计师和单位其他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可能是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和晋升的最重要的因素。相反,如果一位内部审计师缺乏交往技巧,那么他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希望会减少。

如前所述,冲突存在于内部审计师与单位管理机构或人员间,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面对冲突,行为科学方向性地提出了三种可行的路径,即:回避、转移、面对现实。

对冲突采取回避策略,一般可以用三种措施,一是将牵涉到的人调开,二是脱离冲突接触,三是减少冲突双方接触的范围和时间。但是,回避只能推迟冲突,而不能提供长时期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双方毕竟同处一个单位或组织。

对冲突采取转移策略,就是把冲突或争议的事情放在一边,把注意力集中在较少争议的事项上。这种方法的效果是通过强调重点,减少分歧或以折衷方法来解决分歧,是双方为获得共识而作出某些方面的让步。当双方同意实现共同目的时,一个可行的处理方案就成为可能。值得说明的是,这种策略让双方一起工作,但冲突的真正原因还是保留下来了,具有长效的、比较完美的方案还是没有达成。除了让步外,协调观点和信息沟通也可能帮助双方达成一致。

面对现实,也许是一个艰难但却是根本的策略,因为冲突最终的解决方法是让冲突的核心问题得以解决。当产生冲突的真正原因被证实,为了达成共识,冲突双方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找出在单位内部受限制的共同目标,而不是减少冲突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基于内部审计的专业特性和身份,回避和转移冲突是不可能的。因为内部审计师如果要进行有效的审计,他们必须和管理机构或人员在一起。事实上,内部审计是为发现产生错误或无效或效率不高的事项而设置的,回避冲突或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是很困难的,这样留给内部审计师的只能是面对现实,这也应证了前已述及的:人际交流技巧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解决审计冲突长效而根本的选择

独立性是审计的精神实质和灵魂,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内部审计师在保持他们的独立性的同时,与管理部门或人员发展良好的、融洽的关系与协作,使单位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一种威胁,这有助于内部审计充分、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一)内部审计要坚定地确立并坚持为他人服务的观念

内部审计存在于单位内部,与单位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有着密切而丰富的交往关系,加之其独立性较低(相对独立性),不对社会公众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其工作导向应该是优先解决他人的需要。按《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要求,内部审计师就是协助本单位其他成员完成任务,内部审计的功能就是为他人服务。如果一个人只专注于自己的愿望,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使他人感到压力,行为学上称为寻求自我满足的内部审计;如果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只顾自己履行职责,只关心自己的意见和结论,这就是“自我满足”。真正地为他人服务不是被迫的,内部审计师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本单位的一员,本单位是自己的服务对象,管理机构或人员是开展内部审计共同的合作者,是共同的目标把双方联系在一起的。

(二)自信而开放地开展内部审计

有些内部审计师提出用“参与性审计”来提升工作效果这是有益的。这种方法技巧应该是很多的,包括:(1)内部审计师与被审计者双方所在单位的共同目标的培养以增强共识;(2)内部审计师可以允许被审计者以其专业技能和洞察力参与内审使审计工作更为有效地进行,对被审计者认为特别重要的事项进行共同磋商;(3)内部审计师可以同被审计者讨论审计工作目标,以减少审计工作专业的、封闭的以至神秘的工作气氛,进而建立融洽的、和谐的关系;(4)内部审计师应告知被审计者在审计过程中的全部审计发现,包括好的与不好的方面,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者的参与与合作给予承认和肯定;(5)内部审计师可以允许被审计人事先阅读审计报告底稿,并给予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样,在草拟审计报告之前,内部审计师应该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方进行交流、沟通。

当然这种参与性工作并不是让被审计者与内部审计师共同组织、主持审计工作,而是内部审计师设法与被审计者建立一种更加协调的工作关系。上述建议措施有助于解决内部审计师与管理机构或人员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使被审计者有机会成为审计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而不仅仅是审计的对象;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师做出了与对方非常协作的姿态。

(三)诚实、高效的工作品质

诚实正直是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的品质,内部审计师在这一点上更为重要,因为他涉及到审计事项的评定和判断,存在着靠自己的工作来支持结论,靠自己的执业说服服务对象接受,即“双向说服”的问题。内部审计师是这个“双向说服”的介质和桥梁,诚实、正直就成为内部审计师最重要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一个人缺乏诚实就会处于“认识不和谐”的状态(Cognitive Dissonance),即心理上、情感上不和谐而导致的角色冲突。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始终按正直、诚实的观念去生活、工作,那他就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内部审计师有了诚实正直的价值观念,就为理解、服务被审计者奠定了基础。当然这还不够,还需努力、高效地工作。一个工作效率高的人要比效率低的人更能体会到自己对未来的控制。这种控制未来的感觉,使人产生一种接受挑战、迎接挑战的愿望。一个人总是希望在自己的一生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这种成就感使人感到自豪:正是因为自己的存在,事情才变得更好。内部审计师如果把自己的失败、工作不受重视归结于环境,归咎于他人,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内部审计师应该多去回味自己的成功经历,鼓励自己去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优的工作效果,并以此来向管理机构或人员显示自己是他们的一个十分有益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工作伙伴。

上一篇: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机构 下一篇:浅谈《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