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19 05:30:28

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家庭氧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症状控制出院后实施家庭氧疗,对照组不实施家庭氧疗,一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并观察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并发症的发生及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家庭氧疗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水平等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氧疗;慢阻肺;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87-02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尤其是肺心病的主要基础病因。在北方地区,其发病率及由于并发肺心病的死亡率都有上升的趋势。椐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阻肺在各类致死病因中排列在第4位。本病的危害关键在于慢性缺氧对机体损害的严重性,更主要的是决定于缺氧的速度和持续时间[1]。为了提高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活动强度,扩大活动范围,增加运动耐力,延长生存期,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2],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我们对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在其症状控制出院后对实施了家庭氧疗的患者一年后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现介绍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随机选择60例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的慢阻肺患者。按首次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家庭氧疗,对照组不实施家庭氧疗。其中慢性支气管炎5例,慢支并阻塞性肺气肿43例,慢支合并肺心病1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2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男性50例,女性10例。文化程度:大学6例,高中(含中专)34例,初中10例,小学7例,文盲3例。首次住院26例,反复住院34例,平均住院日8天,经住院抗炎、解痉、止喘、氧疗等症状好转,出院时仍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均伴有二氧化碳潴留,60例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中上水平。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1)由专科医师和护师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及体征共同制定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如沐浴、散步、穿衣、上楼梯,其中任何一项活动后气急者为“活动后气急”。诉遇事懒动,坐、卧也觉乏力者为“常感乏力”,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或入睡困难者为“失眠,诉每天大米不足2两,肉不足3两者为“厌食”。诉每月至少感冒一次者为“经常感冒”,观察期间为一年,动脉血氧分压进行分析。(2)自编患者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工作状况、家庭支持等,详细记录患者的氧分压、并发症、医疗费用等资料。

1.2.2家庭氧疗方法: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对接受家庭氧疗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氧疗指导,包括:安装氧气流量表;吸氧的流量:采取低流量给氧,将氧气流量调至1-2升/分,其浓度为25%-29%;吸氧时间:由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75%时可至肺小动脉高压,而动脉血氧分压低于75%又常在夜间睡眠后发生,因而采用晚间吸氧,白天亦可间断吸氧或在吸氧条件下作呼吸运动锻炼。每昼夜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吸氧方法:使用鼻塞给氧,每24小时更换鼻塞;氧疗的湿化,采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湿化,每日更换。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