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以象外”谈“意境”

时间:2022-09-19 04:47:39

自先秦以来,随着道家哲学在艺术领域中的逐渐拓展和不断延伸,“意境”逐渐成为中国艺术创作中永恒的追求。同时,“意境”理论的产生正是以道家美学思想,特别是以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主要来源的,从而奠定了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重要的理论地位。从“超以象外”入手研究“意境”的核心问题,会使人们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由“意境”带来的“至乐至美”。

[关键词]庄子;意境;庄子美学思想;超以象外;象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6-0048-04

吴昊(1973-),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北京 100871)

自先秦以来,随着道家哲学在艺术领域的逐渐拓展和不断延伸,“意境”逐渐成为中国艺术创作中永恒的追求。同时,“意境”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独立于世界的显著美学特征。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老子提出的宇宙本体论和万物生化论作为总的哲学基础。“意境”理论的产生正是以道家美学思想特别是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主要来源,从而奠定了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理论地位。正如徐复观谈庄子的美学思想时说:“(庄子的美学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

有关“意境”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意境”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个解释首先肯定意境是通过形象表现的。刘九洲认为:“所谓意境,就是情境交融所层递出现的艺术形象。”这主要突出意境被感知时的时空效果。袁行霈则更多地站在创作者的位置上看待意境,他认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所谓‘意境’,就是在感性的(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形而上的意味。”这是有极大突破的论断,它肯定了意境的普遍存在性。金元浦在《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空白》中说:“意境乃审美意趣构造之境。”蒋寅认为:“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表现抒情主题的情感、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方式构成的符号系统。”这又将意境归回艺术的范畴,并且肯定意境的意象结构。王德有在《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一书中的解释更为直接也更为个性化:“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对大智大慧的体悟。”夏昭炎的《意境概说》认为:“意境是创作主体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的艺术世界。”那么,意境是被创造的?还是被体验的?抑或是被发现的呢?

关于意境的论述大体上可划分为五类:

第一类,从分析具体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意境人手,针对古典诗歌词曲进行美学鉴赏,解读意境的创作、品味意境的生成。如朴月的《历代名词意境回放》、陈铭的《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任志斌《诗经鉴赏辞典》等著作。

第二类,对前人意境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王国维、宗白华、王昌龄等人,尤其多见的是王国维研究,如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王振铎《(人间词话)与(人间词)》、蒋永青《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等。

第三类,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对意境理论进行梳理。如20世纪30年代老舍将意境范畴和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等人的意境观点引入《文学概论讲义》,40年代朱光潜在《诗论》中阐释意境的发生、构成等问题。1944年,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被众多学者视为关于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经典作品。1957年李泽厚发表《意境杂谈》,至80年代,南开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编辑的《意境纵横探》(1986)、胡经之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1988)、贾文昭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类编》(1998)、《中国近代文论类编》(1991)和陈谦豫等学者编的《意境·典型·比兴编》(1994)等书,皆涉及历代有关意境的资料,成书重点放在文献清理。

第四类,在美学研究体系中定位。如陈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论》和祁志祥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和郁源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等把意境纳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代美学理论的体系中。黄世瑜的《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丁枫和张锡坤的《美学导论》、杨辛和甘霖的《美学原理》等把意境纳入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的体系中。肖驰的《中国诗歌美学》、禹克坤《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王克文的《山水画意境创造与笔墨理法》、张节末的《禅宗美学》、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王迪的《中国电影与意境》等,则从部门美学理论的体系来看待意境理论。

第五类,部分学者的意境理论专著,如夏昭炎的《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从意境的义界、形态,到意境的创作、鉴赏、源流五个层面探讨意境理论的系统构成。迄今已先后出版的意境研究专著,还包括:刘九洲《艺术意境概论》(1987)、林衡勋《中国艺术意境论》(1993)、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1995)、夏昭炎《意境——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研究》(1995)、蓝华增《意境论》(1996)、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2000)、成远镜《意境美学》(2001)等。

对于“什么是意境”的问题,类似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不可能寥寥数言就能讲清楚。结合对庄子美学思想的理解,笔者认为,“意境”首先是“超以象外”的,它所诉求的是在艺术创作中认识的超越、传达认识的超越以及传达认识时对艺术语言的超越。因此,当语言文字能够清楚表达它的定义的时候,“意境”可能已非“意境”了。总之,“意境”超越思想的核心问题就是超越“象”的问题,即所谓“超以象外”。

“超以象外”的思想,来自道家思想对自然外物的认识。从老子开始,就在思考具体的物象与抽象的道之间的关系。《老子》说:“大象无形”。所谓“大象”,是指天地的本体。成玄英解释说:“大道之象,象而无形,无形而形无形也,离朱视之,莫见其形也。色象遍乎虚空,欲明即有而无。故日大象无形也。”唐玄宗亦说:“夫涉形器者,则滞于一方矣。唯大象之道,本无形质,随感而应,能状众形,故日大象无形。”

上一篇:西部地区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江西林业投融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