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手操作,乐于获取知识

时间:2022-09-19 03:45:51

让学生动手操作,乐于获取知识

[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摸、剪、拼、量、画、做等方式,使眼、耳、口、手和脑等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动作,感知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

[关键词]动手操作;理解;掌握;增强;发现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21-03

[作者简介]席赞萍(1962―),女,江苏无锡人,专科,江苏省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最重要,这个东西能创造一切。”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操作活动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常用过程,也是我们数学教师青睐的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做”中学数学,通过摸、剪、拼、量、画、做等方式,使眼、耳、口、手和脑等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动作,感知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

一、动手操作,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是按照“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规律学习知识的。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强化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建立清晰而正确的概念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十几减九”时,让学生小组活动,边摆小棒边思考,从15中去掉9,该怎么办?学生能很快从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5-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在学习“千克”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称出1千克重的物体,再用手掂一掂,就可以感受1千克的重量,从而加深对“千克”这一概念的认识。又如,在学习“米”“分米”和“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剪一剪、摸一摸1米、1分米和1厘米小棒的实际长短,再量一量1米里包含多少个1分米,1分米里面包含多少个1厘米。在学习“毫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三角板或塑料尺上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在“掂一掂”“剪一剪”“摸一摸”“量一量”和“数一数”的过程中,说说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安排学生四人小组动手操作。第一项:把一张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张圆片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张?第二项:把三张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张圆片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张?学生通过操作得到圆片后,再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分得的圆片从而形成结论“把一张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张圆片的1/4,是1/4张。把三张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张圆片的3/4,是3/4张”。这样一来,将课堂环节落实,教学效果凸显,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动手操作,掌握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中不少问题的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用“剪角拼方”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WTBX]S=ah。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先组织学生用绳子在圆形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就是水池的周长。然后,拿出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小球走过的轨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怎么办?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个直径是1分米的圆形纸片,用这个圆形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可以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倍数关系。最后,教师让学生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从而正确掌握圆周长计算公式:C=[WTBZ]π[WTBX]d,或C=2[WTBZ]π[WTBX]r。再如,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与学生一起用“剪圆拼方”的方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从而得到圆面积计算公式:S=[WTBZ]π[WTBX]r2。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杯中投沙”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1/3sh[WTBZ]。学生动手实践获取的知识,印象深刻,易于储存。

三、动手操作,增强思维能力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较难理解和掌握,通过动手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例如,在解答“红旗小学修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厚的三合土,再铺4厘米厚的煤渣,需要三合土、煤渣各多少立方米?”这一题时,可用一张和数学课本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表示操场,把一本数学课本重合在这张纸上,表示要加的10厘米厚的“三合土”。在演示中学生懂得,三合土的体积就是长60米、宽40米、厚10厘米的长方体体积。接着,可在数学课本上重合一本比数学课本薄一点的书,表示再铺的厚4厘米的“煤渣”。“煤渣”的体积,也就是长60米、宽40米、厚4厘米的长方体体积。在实物演示的情境中,这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知道题中的“60米”和“40米”这两个条件的重复使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测量一个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再要求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较小的三角形,测量计算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小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并且都是180°”。这时,老师提出疑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分别用课前剪好的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纸片做实验,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结果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手过程中,得出结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样,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动手操作,发现数学规律

有些数学问题直接解答比较困难。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发现规律,顺利解出。

例如:判断正方形边长与面积、边长与周长成不成正比例,可列式并从中找出规律。

1.正方形边长与面积的比例关系

边长1234567……

面积14916253649……

面积与边长的比值1234567……

从上可以发现,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一定。从而得出:正方形边长与面积不成比例。

2.正方形边长与周长的比例关系

边长1234567……

周长481216202428……

周长与边长的比值4444444……

从上可以发现,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为4,是“一定”的。从而得出:正方形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

总之,动手操作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通过“动作思维――形成表象――抽象思维”等一系列认知过程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捧绵.小学数学课堂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5).

[2]成家玲.激发兴趣愉快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3]陶青.小班化教学的政策建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8-122.

上一篇:云南弥渡苴力地区多金属矿找矿远景探究 下一篇:小学生法制教育走进课堂